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内外表面喷砂除锈半自动生产线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熀秋 刁小燕 +1 位作者 刘贤兴 吉敬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32,共4页
介绍了钢管内外表面喷砂除锈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及主要参数,电气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程序设计。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钢管内表面喷砂除锈作业线,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操作方便,运行可靠,并给出了自动控制程序顺序功能图。本生产作... 介绍了钢管内外表面喷砂除锈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及主要参数,电气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程序设计。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钢管内表面喷砂除锈作业线,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操作方便,运行可靠,并给出了自动控制程序顺序功能图。本生产作业线实现了钢管内外表面的半自动喷砂处理,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砂作业线 可编程序控制器 设计 钢管内表面 生产线设计 喷砂除锈 外表面 半自动 生产作业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链耦合分析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通用数学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熀秋 秦英 +1 位作者 鞠金涛 李发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91-198,共8页
由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内部有两套极对数不等的定子绕组(即转矩绕组与悬浮力绕组),所以电机气隙内存在着转矩绕组气隙磁场与悬浮力绕组气隙磁场两种极对数不等的磁场。对转矩绕组与悬浮力绕组之间的磁链耦合情况的分析,是建立精确数学... 由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内部有两套极对数不等的定子绕组(即转矩绕组与悬浮力绕组),所以电机气隙内存在着转矩绕组气隙磁场与悬浮力绕组气隙磁场两种极对数不等的磁场。对转矩绕组与悬浮力绕组之间的磁链耦合情况的分析,是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基础。通过应用机械/电气坐标系变换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极对数下转矩绕组与悬浮力绕组之间的磁链交链情况,并证明了当转矩绕组极对数PM=1,悬浮力绕组极对数PB=2(或PM=2,PB=1)时转矩绕组磁链ψM与悬浮力绕组磁链ψB之间相互耦合。当转矩绕组极对数PM与悬浮力绕组极对数PB均大于等于2且满足PB=PM±1时,转矩绕组磁链ψM与悬浮力绕组磁链ψB之间没有相互交链,该证明方法概念清晰、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同时基于该证明结论建立了当转矩绕组极对数PM与悬浮力绕组极对数PB均大于等于2且满足PB=PM±1时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通用数学模型。所提出的通用数学模型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仿真与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磁链分析 数学建模 仿真和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悬浮原理与解耦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熀秋 巫亮 +1 位作者 李同华 孙玉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34-38,共5页
在介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基础上,分析和推导了径向悬浮力和径向悬浮力绕组中电流及永磁体等效电流之间的关系,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进行解耦控制,并在电机不同负载情况下设计... 在介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基础上,分析和推导了径向悬浮力和径向悬浮力绕组中电流及永磁体等效电流之间的关系,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进行解耦控制,并在电机不同负载情况下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采用TMS320LF2d07 DSP研制了数字控制控制系统硬件,并开发软件.实验结果表明,电机空载运行在3000r/min时,转子径向位移振动幅值小于100μm,电机在0~3000r/min时,能够实现转子快速稳定悬浮和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径向悬浮力 解耦控制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四自由度主动磁悬浮轴承控制器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熀秋 徐龙祥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建立径向四自由度磁轴承系统状态方程基础上 ,介绍了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磁轴承集中和分布参数控制器步骤 ,并用 MATL AB语言进行了仿真比较 ,得出磁轴承在性能方面的退化是微乎其微的 .文中简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 在建立径向四自由度磁轴承系统状态方程基础上 ,介绍了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磁轴承集中和分布参数控制器步骤 ,并用 MATL AB语言进行了仿真比较 ,得出磁轴承在性能方面的退化是微乎其微的 .文中简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的数字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结构、参数调试方法和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 :用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的分散控制器 ,磁轴承转子运行在 0~ 6 0 0 0 0 r/ min范围 ,转子振动峰峰值在 2 0 μm左右 ,满足主动磁轴承性能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四自由度 磁悬浮轴承 控制器 状态方程 最优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泵原理及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熀秋 陈金海 左文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7-521,共5页
针对驱动离心泵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基于薄片转子悬浮原理设计了该电动机驱动离心泵样机,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 DSP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硬件,开发了控制系统软件.... 针对驱动离心泵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基于薄片转子悬浮原理设计了该电动机驱动离心泵样机,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 DSP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硬件,开发了控制系统软件.为使控制系统调试方便,结合系统控制要求设计了人机交互控制界面对数字控制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与系统重要参数的在线调试,并进行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薄片转子径向悬浮和运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人机交互控制界面实时在线调试可快速、便捷地确定控制系统参数使数字系统达到预定目标,满足对系统的控制要求,所设计的4 kW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驱动离心泵及数字控制系统空载情况下,薄片转子转速在0~2 000 r/min范围内连续可调并能够迅速达到稳定,转子质心在平衡位置(2 000,2 000)附近振动且沿径向的偏心位移振动幅值小于80μm,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 数学模型 数字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扰动下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悬浮力补偿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熀秋 赵玉亮 +1 位作者 胡亚民 祝苏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9-105,共7页
传统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通过径向位移的闭环控制来间接实现悬浮力稳定控制,当薄片转子受到径向干扰时,悬浮力控制的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将受到限制。且悬浮力控制中所需的相位信息是需要在准确获得转子角度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因此增加... 传统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通过径向位移的闭环控制来间接实现悬浮力稳定控制,当薄片转子受到径向干扰时,悬浮力控制的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将受到限制。且悬浮力控制中所需的相位信息是需要在准确获得转子角度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因此增加了电机控制系统复杂性。为了克服以往悬浮力控制的上述不足,在推导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悬浮力变化量和悬浮力绕组磁链变化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径向悬浮力和径向位移的双闭环补偿控制策略,采用电压-电流模型对转矩绕组气隙磁链进行辨识,使得电机控制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悬浮力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悬浮力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 磁链辨识 双闭环 悬浮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泵中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熀秋 左文全 +1 位作者 吕艳博 付向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6期471-476,共6页
为解决密封泵系统中泵体的密封性问题,提出采用无轴承电动机替代传统电动机构成新型无轴承密封泵方案,研制无轴承电动机成为其关键.阐述了无轴承密封泵中永磁型无轴承电动机转子悬浮原理,并给出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根据无轴... 为解决密封泵系统中泵体的密封性问题,提出采用无轴承电动机替代传统电动机构成新型无轴承密封泵方案,研制无轴承电动机成为其关键.阐述了无轴承密封泵中永磁型无轴承电动机转子悬浮原理,并给出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根据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功能框图,构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控制系统,为了使控制系统软件与硬件之间互相配合,设计并使用人机交互界面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转速、PID控制器等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调试和控制.样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试验调试,能够快速地达到预期目标,转子转速为1 200 r/min,转子轴心在平衡位置中心(0,0)附近振动,径向偏心位移振动幅值控制在50μm范围之内,满足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在线调试和控制的要求,对无轴承密封泵的研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泵 无轴承电动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 径向悬浮力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三自由度磁轴承支承的飞轮储能系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熀秋 杨兆成 丁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7-12,共6页
飞轮储能系统通常采用五自由度磁轴承支承的结构,而这种结构轴向长度较长,临界转速受到限制,控制较为复杂.为避免这些缺陷,提出一种集成无轴承电机和三自由度磁轴承优点的新型结构.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磁轴承支承飞轮储能系统的优缺点,... 飞轮储能系统通常采用五自由度磁轴承支承的结构,而这种结构轴向长度较长,临界转速受到限制,控制较为复杂.为避免这些缺陷,提出一种集成无轴承电机和三自由度磁轴承优点的新型结构.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磁轴承支承飞轮储能系统的优缺点,分析磁轴承内外转子动态性能差异;确定采用外转子结构,并用三自由度磁轴承来支承;它具有轴向利用率高、体积小等优点.鉴于三自由度磁轴承系统是非线性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该文结合传统PID与模糊控制的优点,设计模糊PID控制器,用于控制三自由度磁悬浮轴承,使PID参数在转子处于不同状态下实现自动调节.它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等优点.仿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抗干扰能力好、超调量较小、鲁棒性较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飞轮储能系统 结构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二次型策略的交直流磁轴承控制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熀秋 王泉 陈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9-246,共8页
介绍一种新型交直流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交直流磁轴承系统的状态方程;阐述了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交直流磁轴承集中和分散控制器的方法和步骤;用MATLAB语言编制适用离散系统最优控制器的仿真计算程序... 介绍一种新型交直流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交直流磁轴承系统的状态方程;阐述了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交直流磁轴承集中和分散控制器的方法和步骤;用MATLAB语言编制适用离散系统最优控制器的仿真计算程序;利用所编程序对交直流磁轴承集中和分散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比较。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交直流磁轴承转子在50000r/min以下运转,采用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忽略反馈阵中的耦合系数,而设计出的分散控制器,能满足交直流磁轴承系统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交流电流 状态方程 线性二次型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主动磁轴承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熀秋 徐龙祥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0-32,共3页
介绍了基于DSP的径向四自由度磁轴承数字控制器的总体结构,A/D和D/A转换电路, PID控制算法和控制软件的结构,调试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设计的数字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系统,参数实时调试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满足了磁轴承... 介绍了基于DSP的径向四自由度磁轴承数字控制器的总体结构,A/D和D/A转换电路, PID控制算法和控制软件的结构,调试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设计的数字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系统,参数实时调试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满足了磁轴承控制性能要求。研究结果对开发数控磁轴承系统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控制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直接转矩直接悬浮力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熀秋 顾迎月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1-546,552,共7页
针对矢量控制策略在完成定子电流解耦的同时也使控制系统坐标转换计算复杂化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BPMSM)直接转矩(DTC)直接悬浮力控制策略.在推导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鉴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PM... 针对矢量控制策略在完成定子电流解耦的同时也使控制系统坐标转换计算复杂化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BPMSM)直接转矩(DTC)直接悬浮力控制策略.在推导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鉴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无轴承薄片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子系统.根据转矩控制系统与悬浮力控制系统的相似性,将直接转矩控制思想引用到悬浮力控制子系统中,构建无轴承薄片电动机直接悬浮力控制子系统.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实现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直接转矩与直接悬浮力双SVPWM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不仅简化了控制算法,并使电动机获得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且产生的转矩与悬浮力脉动都得到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 数学模型 直接转矩 直接悬浮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电感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晓东 陈龙 +2 位作者 杨泽斌 李烽 朱熀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9-1065,共7页
针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难以通过实验准确获得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四极悬浮控制二极表贴式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特性.根据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静态电感和增量电感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矩... 针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难以通过实验准确获得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四极悬浮控制二极表贴式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特性.根据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静态电感和增量电感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矩绕组和悬浮力绕组的静态电感特性,并通过3/2变换得到了在转子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交直轴静态电感;最后以转矩绕组为例,研究其增量电感,并与其静态电感进行了比较.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增量电感比其静态电感小6%,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永磁电机 电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证据框架下LS-SVM的BPMSM磁链建模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晓东 陈龙 +2 位作者 杨泽斌 朱熀秋 嵇小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3-877,共5页
针对常规解析法建立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磁链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贝叶斯证据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BPMSM磁链建模方法.对BPMSM磁链的非线性建模进行简单分析,在介绍LS-SVM回归理论和贝叶斯证据框架基本思想的基础... 针对常规解析法建立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磁链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贝叶斯证据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BPMSM磁链建模方法.对BPMSM磁链的非线性建模进行简单分析,在介绍LS-SVM回归理论和贝叶斯证据框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贝叶斯证据框架推断准则1确定模型的权向量w,通过贝叶斯证据框架推断准则2确定模型的正则化参数γ,通过贝叶斯证据框架推断准则3确定模型的核参数σ,进而建立基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LS-SVM的BPMSM磁链模型.在Matlab7.0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LS-SVM的磁链模型具有拟合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结构灵活、计算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 贝叶斯证据框架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保进 朱熀秋 王德明 《排灌机械》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径向力产生的原理,概述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分析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该电机在泵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原理 研究现状 径向力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集成式多能源电控管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磊 袁银南 +3 位作者 张彤 陈诗 储爱华 朱熀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9-524,共6页
介绍了基于超级电容的单轴并联混合动力轿车结构,开发了混合动力集成式多能源控制器,实现了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化。从电控单元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分析,采用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开发出了集成式电控... 介绍了基于超级电容的单轴并联混合动力轿车结构,开发了混合动力集成式多能源控制器,实现了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化。从电控单元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分析,采用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开发出了集成式电控单元,利用其丰富的传感器信号处理、执行器信号驱动以及CAN总线通讯功能,实现了对发动机、整车以及超级电容的信号采集和驱动功能。根据混合动力整车制定的控制策略,对混合动力整车的起/停工况、怠速充电工况、加速助力工况以及混合动力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混合动力总成台架和整车试验平台上,对混合动力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策略进行试验调试验证,使混合动力整车获得很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电控单元 控制策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混合磁轴承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红云 朱熀秋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介绍轴向混合磁轴承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悬浮力的产生机理,用等效磁路法对永磁和励磁混合磁轴承磁路进行了计算,推导出磁轴承吸力方程,导出了磁轴承力/位移系数、力/电流系数和最大承载力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磁轴承气隙磁... 在介绍轴向混合磁轴承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悬浮力的产生机理,用等效磁路法对永磁和励磁混合磁轴承磁路进行了计算,推导出磁轴承吸力方程,导出了磁轴承力/位移系数、力/电流系数和最大承载力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磁轴承气隙磁感应强度、磁极面积、气隙长度、电磁铁参数和永磁体参数等设计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等效磁路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交流主动磁轴承参数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诸德宏 程新 朱熀秋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7-660,共4页
建立了一种三相逆变器驱动的交流主动磁轴承的悬浮力数学模型,根据实验样机悬浮磁力的要求,给出了实验样机参数计算过程.利用Ansoft对该结构磁轴承的磁场和转子受力情况进行仿真验算,并对磁轴承悬浮力非线性和转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 建立了一种三相逆变器驱动的交流主动磁轴承的悬浮力数学模型,根据实验样机悬浮磁力的要求,给出了实验样机参数计算过程.利用Ansoft对该结构磁轴承的磁场和转子受力情况进行仿真验算,并对磁轴承悬浮力非线性和转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耦合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磁轴承机械和磁路结构合理,悬浮磁力满足设计要求,悬浮力在平衡位置附近具有较好的线性和对称性,二自由度运动几乎没有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主动磁轴承 数学模型 参数设计 非线性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I理论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滑模鲁棒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宇新 唐敬伟 +1 位作者 朱熀秋 施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了实现对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动态解耦控制,提出一种基于HJI理论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滑模鲁棒控制方法。在悬浮系统建模时,将系统不确定性以及外界扰动考虑其中,并通过设计合适的滑模控制律满足HJI不等式鲁棒条件来确保控制系... 为了实现对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动态解耦控制,提出一种基于HJI理论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滑模鲁棒控制方法。在悬浮系统建模时,将系统不确定性以及外界扰动考虑其中,并通过设计合适的滑模控制律满足HJI不等式鲁棒条件来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终,该方法实现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动态解耦控制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动性能。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实现两自由度无轴承异步电机径向悬浮力之间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机 悬浮系统 解耦控制 HJI不等式 滑模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时截尾法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吉敬华 赵文祥 +1 位作者 朱熀秋 黄振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135,139,共3页
对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串联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在分析其故障模式基础上,应用定时截尾法进行样本计算,得出了开关磁阻电机在2 000 h工作的故障率。采用基于定时截尾法的开关... 对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串联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在分析其故障模式基础上,应用定时截尾法进行样本计算,得出了开关磁阻电机在2 000 h工作的故障率。采用基于定时截尾法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计算量较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可靠性 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周超 朱熀秋 +2 位作者 魏杰 周令康 黄振跃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2年第2期69-75,共7页
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在新能源发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概述了我国风... 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在新能源发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概述了我国风能资源的储量和分布,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的总体情况、各省(自治区)风力发电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风电企业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了我国风力发电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力发电 风电企业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