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子组合流体室温磷光现象(Ⅱ)——醇对环糊精/碘代乙基联苯/溴代环己烷体系室温磷光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渝萍 李隆弟 童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17-621,共5页
在外部重原子微拢剂溴代环己烷存在下,β-CD/碘代乙基联苯体系可发射一定强度的室温磷光信号,若丁醇作为第四组分存在,则能显著提高体系的室温磷光发射强度。研究了该体系室温磷光发射的适宜条件和多种醇、不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在外部重原子微拢剂溴代环己烷存在下,β-CD/碘代乙基联苯体系可发射一定强度的室温磷光信号,若丁醇作为第四组分存在,则能显著提高体系的室温磷光发射强度。研究了该体系室温磷光发射的适宜条件和多种醇、不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影响。认为β-CD/碘代乙基联苯/溴代环己烷/丁醇体系属于一种超分子组合的发光体系,醇的作用属典型的分子调控作用。β-CD/碘代乙基联苯/溴代环己烷形成主、客三元包结物,而醇则利用其羟基与CD端口羟基形成氢键,其烷基键借助于疏水相互作用力,覆盖在CD上、下端口,对外部氧向CD腔内的扩散起着隔离作用,减少了三线态氧对发光体激发三线态的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 环糊精 碘代乙基联苯 溴代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6-S-丹磺酰基)-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功能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渝萍 李隆弟 童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9,共5页
合成鉴定具有发光基团的环糊精衍生物(6-S-DNS-β-CD),研究了该产物水溶液的荧光特性和它对客体环已醇,环已烯,溴代环已烷,以及苯甲酸系列的包结与识别作用,用修正的Hilde-brand-Benesi方程计算得... 合成鉴定具有发光基团的环糊精衍生物(6-S-DNS-β-CD),研究了该产物水溶液的荧光特性和它对客体环已醇,环已烯,溴代环已烷,以及苯甲酸系列的包结与识别作用,用修正的Hilde-brand-Benesi方程计算得主客化合物的包结常数和识别因子,不仅证明主客体间形成1∶1包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磺酰基 环糊精 合成 分子识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接收机群时延波动畸变的预判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斌 苏嘉琪 +2 位作者 陈国伟 朱渝萍 李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1-2019,共9页
随着高性能卫星测控技术、导航技术、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扩频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对星载高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接收机群时延波动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在工程实践中,高灵敏度接收机的某些微波特性会导致群时延波动的畸变.本文... 随着高性能卫星测控技术、导航技术、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扩频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对星载高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接收机群时延波动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在工程实践中,高灵敏度接收机的某些微波特性会导致群时延波动的畸变.本文通过分析微波高灵敏度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变化及干扰、反射、微波泄露等实际的工况,对群时延波动进行了估算,推导出了其畸变的预判公式,得出了自动增益控制接收机群时延波动畸变的预判依据.最终,本文通过对星载L频段高灵敏度导航接收机实例分析和设计,将其自动增益控制环路中可调衰减器群时延调整为8.7 ps,小于18.6 ps的指标;内部电磁泄露空间隔离度为-60 dB,优于-46 dB的指标;驻波比为1.5,优于2.2的指标;镜频抑制为25 dBc,大于所需的20.8 dBc的指标.经系统联试验证,群时延波动畸变小于1 ns,说明针对高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接收机群时延波动畸变的预判分析方法及结果正确,对其工程设计、器件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高灵敏度 自动增益控制 接收机 群时延波动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