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牛蒡射频钝酶工艺研究
1
作者 朱永全 胡昕迪 +5 位作者 滕聪 许璐靖 刘金阁 王紫印 张见 李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目的:降低鲜切牛蒡的相对酶活。方法:以鲜切牛蒡为原材料,进行射频灭酶,研究极板间距、样品高度和电导率对灭酶效果、色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射频灭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极板间距90 mm、样品高度74 mm、电导率0.... 目的:降低鲜切牛蒡的相对酶活。方法:以鲜切牛蒡为原材料,进行射频灭酶,研究极板间距、样品高度和电导率对灭酶效果、色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射频灭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极板间距90 mm、样品高度74 mm、电导率0.14 s/m,实际可降低121.24%相对酶活。结论:电导率在0.1 s/m左右时,极板间距越低,样品高度越高,升温速率越快。样品经过射频处理有效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了鲜切牛蒡酶促褐变,优化工艺能够表现出较小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多酚氧化酶 鲜切牛蒡 酶促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分布及预警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浩博 陈宏文 +4 位作者 赵东平 朱正国 赵梓宇 朱永全 高新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66,共14页
随着强降雨天气的频发,在役岩溶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及失稳破坏事故日益增多。地表降雨补给下衬砌背后积聚高水压力是岩溶隧道发生水压灾害的主要原因,对在役岩溶隧道开展监测预警是避免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以郑万线岩溶隧道为依托,... 随着强降雨天气的频发,在役岩溶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及失稳破坏事故日益增多。地表降雨补给下衬砌背后积聚高水压力是岩溶隧道发生水压灾害的主要原因,对在役岩溶隧道开展监测预警是避免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以郑万线岩溶隧道为依托,开展了相似模型试验及渗流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岩溶形态下衬砌背后水压分布规律及衬砌隆起位移,制定了岩溶隧道运营监测预警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当地表降雨补给超过隧道排水能力时,衬砌背后将形成“地表补给+洞内排水”的动水压力,仰拱底部极易积聚高水压力;地层中存在岩溶管腔和溶蚀裂隙带时,地表降雨将会导致衬砌水压局部增高,衬砌承受偏压荷载,并使仰拱受力进一步劣化;以隧道仰拱中心水压力和隆起位移作为控制基准,将岩溶隧道运营监测预警等级划分正常运营、临时补修、限速整治和封闭整治。研究成果可为岩溶隧道的结构设计优化及监测预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岩溶管腔 溶蚀裂隙带 衬砌水压力 预警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空气幕保温技术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仁远 朱永全 +3 位作者 方智淳 朱正国 韩玉林 徐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189,共10页
为研究寒区隧道空气幕保温技术的保温效果,以某隧道为设计背景,应用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法,首次搭建由外界环境控制装置、棚洞模型、空气幕射流控制装置和温度测试装置4部分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工况下空气幕... 为研究寒区隧道空气幕保温技术的保温效果,以某隧道为设计背景,应用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法,首次搭建由外界环境控制装置、棚洞模型、空气幕射流控制装置和温度测试装置4部分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工况下空气幕保温技术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幕保温技术的最优射流角度为30°~40°;当外界温度为-10℃,外界风速为2 m/s时,一道空气幕墙可以满足隧道的防寒保温需求;空气幕射流速度应根据隧址处的自然环境变化,才能有较好的防寒效果;寒区隧道空气幕保温技术的保温原则为以加热为主、隔风为辅;当串联多道空气幕共同工作时,最佳串联间距为30 m。模型试验填补了寒区隧道空气幕保温技术试验的空白,结果可为我国寒区隧道工程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寒区隧道 模型试验 空气幕 保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高寒区、冻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控制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永全 贾晓云 张雪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77-2180,共4页
青藏高原腹地的青藏铁路风火山和昆仑山隧道,近5 000 m海拔的高原缺氧和严寒恶劣气候,以及多年冻土不良地质,使施工作业人员生命与健康、冻土保护和隧道质量问题严重。通过创建洞内施工环境流体温度场和冻土围岩温度场理论和温度场计算... 青藏高原腹地的青藏铁路风火山和昆仑山隧道,近5 000 m海拔的高原缺氧和严寒恶劣气候,以及多年冻土不良地质,使施工作业人员生命与健康、冻土保护和隧道质量问题严重。通过创建洞内施工环境流体温度场和冻土围岩温度场理论和温度场计算模拟,研制和使用施工通风与供暖一体化机组、制氧与供氧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了洞内气温、空气质量的全面控制,为两隧道的顺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和合适的工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温度场 通风与供暖 制氧与供氧 监测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支护结构荷载作用的随机反演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永全 景诗庭 张清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2期57-63,共7页
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算对应的荷载作用,可反推围岩抗力系数和覆土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作用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 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算对应的荷载作用,可反推围岩抗力系数和覆土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作用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满足了反分析所需众多的已知位移数。通过一施工实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支护结构 荷载 随机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稳定性位移判别准则 被引量:65
6
作者 朱永全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0-83,共4页
本文明确了隧道稳定性及其位移极限状态的概念 ,提出了隧道稳定性可通过隧道位移来体现和判别。以隧道位移为判据的隧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极限值的确定。根据隧道的变形动态信息反推围岩参数和支护结构实际... 本文明确了隧道稳定性及其位移极限状态的概念 ,提出了隧道稳定性可通过隧道位移来体现和判别。以隧道位移为判据的隧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极限值的确定。根据隧道的变形动态信息反推围岩参数和支护结构实际所受荷载为输入参数 ,进行隧道极限位移的计算模拟 ,辅以室内模拟试验验证和现场资料调查整理的综合手段来确定 ,更能反映隧道的现场实际。本文还介绍了实测位移的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分析、位移随机反分析、位移随机插值的方法。以隧道周边位移为依据 ,建立隧道稳定性判别准则以及设计体系。它可以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 ,建立反馈系统实施控制 ,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稳定性 位移判别准则 围岩 支护结构 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净距地铁隧道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永全 何本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72,共4页
结合南京地铁Ⅱ号线苜蓿园站—小卫街站超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左右线隧道之间距离较近,对在后行洞开挖爆破荷载作用下先行洞衬砌振动响应进行相关监测,并分析地震波在不同位置的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超小净距 地铁隧道 爆破振动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南水北调干渠热力隧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永全 高新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11,20,共6页
随着城市和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建筑或构筑物也大量出现。浅埋、松散砂土地层隧道施工中,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和调整,引起地层和地表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它对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及安全使用则可能产... 随着城市和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建筑或构筑物也大量出现。浅埋、松散砂土地层隧道施工中,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和调整,引起地层和地表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它对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及安全使用则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介绍石家庄市热力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建设中的主要相互影响因素、设计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分析了位置关系、隧道施工变形、隧道防洪与防渗等设计处理措施,供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下穿 隧道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白剂CXT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永全 路慧玲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2,共3页
论述了荧光增白剂CXT的合成工艺过程 ,通过小试及中试研究分析了其中反应及传递因素对过程的影响 ,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 ,并结合放大过程研究了混合。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CXT 合成 过滤 晶型转换 二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T压缩模塑过程中模腔内的传热行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永全 路慧玲 戴干策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分析压缩模塑法生产 GMT制品过程中模腔内的传热行为 ,对制品内部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和数学模拟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探索制品冷却速率对其结晶度及弯曲强度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模温及冷却速率。
关键词 压缩模塑 CMT 模腔内传热 结晶度 变曲强度 冷却速率 非稳态传热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荷载──结构模型的位移随机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永全 景诗庭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6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推估计对应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满足了反分析所需众多的已知位移数。本文通过一施工... 本文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推估计对应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满足了反分析所需众多的已知位移数。本文通过一施工实例对该方法的可用性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反分析 隧道支护结构 压力和抗力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的计算模拟 被引量:20
12
作者 朱永全 景诗庭 赵玉成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75-78,共4页
提出了隧道大变形以及大变形隧道稳定性的概念。分析了产生大变形的机理和判断膨胀性围岩及挤压性围岩的参考标准 ;提出了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状态的概念 ,即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大变形隧道的极限位移 ,利用隧道的实测位移和其极限位移判别... 提出了隧道大变形以及大变形隧道稳定性的概念。分析了产生大变形的机理和判断膨胀性围岩及挤压性围岩的参考标准 ;提出了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状态的概念 ,即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大变形隧道的极限位移 ,利用隧道的实测位移和其极限位移判别大变形隧道的稳定性。以隧道周边位移为依据 ,建立大变形隧道稳定性判别准则 ,可以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 ,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大变形 极限位移 计算模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稳定性判据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永全 孙明磊 李文江 《高速铁路技术》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围岩是隧道稳定性控制的主要对象,针对铁路隧道建设中高地应力软弱围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本文开展了理想连续介质条件下,围岩塑变形加速发展或塑性应变突变的稳定性极限状态研究。提出:(1)开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允许... 围岩是隧道稳定性控制的主要对象,针对铁路隧道建设中高地应力软弱围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本文开展了理想连续介质条件下,围岩塑变形加速发展或塑性应变突变的稳定性极限状态研究。提出:(1)开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允许围岩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但不能因过大变形让围岩进入松动状态,以保持围岩的稳定性;(2)当围岩塑性过程发展到塑性应变突变或变形加速发展时,围岩材料将进入塑性流动状态。此时,围岩因过大变形而松动,扰动后极易失稳、坍塌。(3)近区围岩塑性流动松动、深部为连续介质条件下,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判据方法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隧道 变形 控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西单车站2^#施工横通道交叉点部位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永全 冯卫星 陈豪雄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利用SAP5计算机程序,对北京地铁西单车站2~#施工横通道交叉点部位支护结构在工作荷载作用下,进行了空间弹性有限元分析,为结构模型试验提供理论指导。分析结果表明,2~#施工横通道交叉点部位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法可靠。
关键词 计算 分析 地铁 车站 临时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铁路隧道建设工期定额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永全 陈豪雄 莫勋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文阐述了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的优点,介绍了该方法的建模过程及其计算程序框图,在铁路隧道建设工期定额编制中,成功地应用于围岩类别与施工进度之间关系的分析。
关键词 回归分析 工期定额 铁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TBM安装洞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永全 高成雷 李文江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4,22,共5页
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工程长度大、支洞多,断面形式和围岩类别复杂。对TBM施工掘进速度、长距离掘进机可靠性以及对不良地质适应性要求高,TBM洞内安装(拆卸)洞室大、边墙高。为了合理设计和施工,利用平面有限元对TBM安装洞室稳定性进行了... 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工程长度大、支洞多,断面形式和围岩类别复杂。对TBM施工掘进速度、长距离掘进机可靠性以及对不良地质适应性要求高,TBM洞内安装(拆卸)洞室大、边墙高。为了合理设计和施工,利用平面有限元对TBM安装洞室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其施工动态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所得结论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TBM安装 洞室稳定性 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箱涵顶进法的隧道下穿车站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永全 朱正国 +1 位作者 王道远 方智淳 《高速铁路技术》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文章以下穿某车站站场富水砂砾地层隧道为研究背景,首先根据工程结构自身的地质、地层、施工条件等特点,制定变形控制标准以及变形控制研究指标;然后考虑耦合与非耦合两种施工工况对箱涵顶进法下穿隧道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耦合... 文章以下穿某车站站场富水砂砾地层隧道为研究背景,首先根据工程结构自身的地质、地层、施工条件等特点,制定变形控制标准以及变形控制研究指标;然后考虑耦合与非耦合两种施工工况对箱涵顶进法下穿隧道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耦合作用下与非耦合作用下地表沉降以及隧道竖向位移趋势基本一致,但耦合作用下数值要明显大于非耦合作用;(2)隧道拱顶沉降以及水平收敛趋势不一致,隧道开挖前期,耦合作用下位移要小于非耦合作用,随着隧道的持续开挖,位移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3)总体来说,耦合情况下(不降水施工)隧道施工引起的各项位移均比非耦合情况下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 隧道 站场 箱涵顶进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地层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永全 冯宝才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S2期85-87,共3页
以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富水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技术分析,考虑降水前后CD法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析比较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洞周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降水前可以采用CD法施工,但... 以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富水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技术分析,考虑降水前后CD法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析比较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洞周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降水前可以采用CD法施工,但是施工效率低下;采用降水井降水后施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满足施工稳定性要求,且省时省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流固耦合 洞周位移 支护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永全 刘勇 宋玉香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1-47,共7页
对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算例分析,建议在非线性功能函数,可靠指标β值较小的隧道结构工程中,为提高计算精度宜采用比较实用且精度较高的计算方法──Cai二次矩近似计算法。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隧道工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坪隧道围岩参数的随机反演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永全 景诗庭 张清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7-41,共5页
根据桃坪隧道施工监测的离散收验结果,采用Monte-carlo有限元随机反分析,反推地层参数和原始地应力分布的随机值。反推参数的结果不仅给出了其均值,还给出了参数的标准差和分布类型,使得反演结果为隧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提供... 根据桃坪隧道施工监测的离散收验结果,采用Monte-carlo有限元随机反分析,反推地层参数和原始地应力分布的随机值。反推参数的结果不仅给出了其均值,还给出了参数的标准差和分布类型,使得反演结果为隧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提供了必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围岩参数 隧道 工程施工 随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