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子织构谱仪原位加载装置
1
作者 陈铭韬 刘晓龙 +7 位作者 侯宇晗 朱桂杰 李玉庆 田庚方 白若玉 李眉娟 孙凯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0-1766,共7页
原位加载过程中织构演化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在不同变形工艺及服役条件下变形方式和性能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织构谱仪,设计并研制了一台专用原位加载装置。该装置的最大加载力为10 kN,加载速率在0.... 原位加载过程中织构演化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在不同变形工艺及服役条件下变形方式和性能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织构谱仪,设计并研制了一台专用原位加载装置。该装置的最大加载力为10 kN,加载速率在0.01~3 mm/min范围内连续可调,可绕中子织构谱仪欧拉环χ角在0°~90°旋转、沿装置拉伸轴进行0°~360°自转,以实现多晶材料在原位拉伸和挤压过程中微观结构和体织构实时演变测量。利用该装置对热挤压Mg-1.2Al-0.3Ca-0.47Mn(MMK1)合金原位拉伸过程中织构演化的研究发现,随着拉伸位移的增加,(0002)基面织构强度不断增加,表明该装置可实现多晶材料原位加载过程中织构演化测量。CARR中子织构谱仪原位加载装置的设计和研制,为了解多晶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尤其是在外部载荷条件下材料结构演化的规律和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 中子织构谱仪 原位加载装置 体织构演化 挤压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卵裂球数及取卵后2天和3天冷冻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焦杰华 朱桂杰 谭丽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卵裂球数及取卵后2天(D2)和3天(D3)冷冻对胚胎的复苏效果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FET的41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按胚胎冷冻的时间(D2/D3)、卵裂球数、移植优质胚胎... 目的:探讨胚胎卵裂球数及取卵后2天(D2)和3天(D3)冷冻对胚胎的复苏效果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FET的41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按胚胎冷冻的时间(D2/D3)、卵裂球数、移植优质胚胎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胚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结果:D2≥4-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2<4-细胞组(89.35%vs.79.11%,42.01%vs.30.22%,P<0.05);D3≥6-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3<6-细胞组(86.52%vs.72.43%,41.13%vs.31.07%,P<0.01)。D2组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率(56.84%)高于D3组(48.82%),但D3组FET临床妊娠率(38.52%)高于D2组(2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胚胎复苏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50%vs.79.44%,10.81%vs.10.09%,P>0.05)。随着移植优质胚胎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4-细胞和D3≥6-细胞的胚胎冻融效果较好,D3冷冻胚胎的FET临床结局优于D2冷冻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冷冻 冻融胚胎移植 复苏率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织构谱仪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桂杰 刘晓龙 +8 位作者 田庚方 侯宇晗 王洪亮 于艳丽 薛耀辉 李玉庆 李眉娟 孙凯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7-864,共8页
中子织构谱仪在航空航天、交通、核工业等领域关键材料的织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提升探测效率,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织构谱仪在2020—2021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将探测系统从单个3He计数管升级为大尺寸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本研究针... 中子织构谱仪在航空航天、交通、核工业等领域关键材料的织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提升探测效率,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织构谱仪在2020—2021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将探测系统从单个3He计数管升级为大尺寸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本研究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织构谱仪升级后的实验测量数据,提出了从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获得的衍射中子计数到织构极图转换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并基于该方法使用Python语言开发了中子织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系统,对实际测量数据的应用验证了该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实现了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数据到极图数据的转换和极图绘制,满足了中子织构谱仪升级后的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织构谱仪 织构数据分析 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极图 Pyth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坤丹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桂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尿促性素...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尿促性素治疗,治疗组的促排卵方案同对照组,同时加用定坤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绒促性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_(2))水平、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数、促排卵天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阴超检测次数、周期费用、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HCG注射日E_(2)水平[(391.01±91.61)pg/ml vs.(324.70±87.39)pg/mL,P=0.004]和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12.06±1.43)mmvs.(9.51±1.30),P=0.000]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排卵数[(1.46±0.56)vs.(1.30±0.53),P=0.240]无差异;治疗组患者的促排卵天数[(7.19±1.20)vs(8.20±1.24),P=0.001]、Gn用量[(391.27±92.09)Uvs(460.00±93.91)U,P=0.004]、阴超检测次数[(4.05±0.94)vs(4.83±0.95),P=0.001]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周期费用[(1027.64±106.20)元vs(702.57±81.84)(元),P=0.000]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43.24%vs16.67%,P=0.033)高于对照组;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2.70%vs3.33%,P=1.000;6.25%vs20.00%,P=0.429)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异位妊娠、多胎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价指标均无异常,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定坤丹联合促排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坤丹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来曲唑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合金冷轧板材的中子衍射织构表征与力学性能分析
5
作者 侯宇晗 白若玉 +8 位作者 朱桂杰 刘晓龙 李玉庆 田庚方 余周香 刘蕴韬 李眉娟 孙凯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9-1737,共9页
2024铝合金是Al-Cu-Mg系铝合金的代表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其力学性能受到晶粒择优取向(织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子衍射与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表征了不同冷轧变形量下2024铝合金板材的晶粒形貌与取向分布,基于拉伸实验进... 2024铝合金是Al-Cu-Mg系铝合金的代表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其力学性能受到晶粒择优取向(织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子衍射与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表征了不同冷轧变形量下2024铝合金板材的晶粒形貌与取向分布,基于拉伸实验进行了特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织构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板材沿轧向方向屈服强度最优,沿与轧向呈45°方向延伸率最优;通过中子衍射测得{111}极图定性分析了板材沿宏观方向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结果与拉伸测试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相对于EBSD,中子衍射能更好表征粗晶粒材料中晶粒取向的分布,反映材料体织构,从而可用于定性判断其力学性能,为优化材料工艺、提高服役性能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织构 中子衍射 EBSD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育胎丸对夫精人工授精助孕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朱桂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科接受AIH助孕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63周期),采用常规AIH治疗方案;治疗组32例(65周期),在常规AIH治疗方案的...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科接受AIH助孕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63周期),采用常规AIH治疗方案;治疗组32例(65周期),在常规AIH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滋肾育胎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绒促性素(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最大卵泡直径、排卵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授精次数、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C)、治疗周期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HCG注射日LH[(22.07±6.78)mlU/m Lvs(20.27±5.62)mlU/mL,P=0.43 6]、P[(0.33±1.39)n g/mL vs(0.31±1.25)n g/mL,P=0.784]、最大卵泡直径[(20.20±2.12)mm vs(19.93±1.74)mm,P=0.709]、排卵数[(1.42±0.63)个vs(1.35±0.74)个,P=0.432]、授精次数[(1.87±0.35)次vs(1.80±0.41)次,P=0.238]、TPMC[(17.07±6.24)×106 vs(16.21±4.85)×106,P=0.628]均无差异。治疗组患者HCG注射日E2[(405.33±60.69)pg/mL vs.(331.36±68.54)pg/mL,P=0.004]、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11.87±2.23)mm vs(9.39±1.72)mm,P=0.002]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周期数[(1.67±0.72)个vs(2.26±0.70)个,P=0.029]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23.08%vs9.52%,P=0.033)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3.08%vs3.17%,P=1.000;6.67%vs16.67%,P=0.500)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仅1例发生了异位妊娠,对照组患者无异位妊娠发生,因例数太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均无多胎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价指标均无异常,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IH过程中添加滋肾育胎丸辅助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最终提高临床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 夫精人工授精 不孕 妊娠率 流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