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牙根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恩僦 杜庆玲 +3 位作者 朱杰晶 邹明媛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究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5 mm)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完成病例,共45颗下颌第二磨牙。采用直接数字化全景片测量正畸前后磨牙牙根长度及轴倾角度变化。根据磨牙初始轴倾度分为A组(轴倾度<86.42°)... 目的:探究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5 mm)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完成病例,共45颗下颌第二磨牙。采用直接数字化全景片测量正畸前后磨牙牙根长度及轴倾角度变化。根据磨牙初始轴倾度分为A组(轴倾度<86.42°)、B组(轴倾度≥86.42°);根据轴倾度改变量分为C组(变化<10°)、D组(变化≥10°)。计算牙根吸收量并分析轴倾度对其的影响。结果:正畸前后下颌第二磨牙牙根长度缩短(P<0.01);近中、远中牙根吸收量接近(P>0.05);平均牙根吸收量为(0.97±0.40)mm。A组、B组牙根吸收量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仅在远中牙根吸收量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量较小,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磨牙轴倾度改变量对远中牙根吸收存在一定影响,磨牙缺失后应尽早开始正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磨牙近中移动 牙根吸收 轴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全牙列远移中牙周膜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啸宇 朱杰晶 +1 位作者 王栋才 任艳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的过程中各牙齿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及牙根吸收的危险区域。方法:建立包括上颌骨,上牙列,牙周膜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微种植钉联合镍钛拉簧远移全牙列,通过控制不同的牵... 目的:探讨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的过程中各牙齿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及牙根吸收的危险区域。方法:建立包括上颌骨,上牙列,牙周膜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微种植钉联合镍钛拉簧远移全牙列,通过控制不同的牵引方向(一共12组),记录并分析上颌牙列中各牙齿的牙周膜应力情况。结果:牵引钩高度0 mm,位置侧切牙、尖牙之间或者尖牙、第一前磨牙之间,种植钉高度0 mm或7 mm,这4种模式所受到的力系统在这12组结果中是比较均匀的,各个牙齿牙周膜所受到的应力在适度范围内,且牙列在矢状方向移动的效率较高。结论:牵引力与弓丝平行时(23-0-0、34-0-0),所受到的力系统比较均匀的,各个牙齿牙周膜所受到的应力在适度范围内,且牙列在矢状方向移动的效率较高。磨牙区不容易出现压力过大区域,前牙区容易出现,可能和解剖及位置相关。牵引钩附近的牙齿是牙根吸收的危险区域。不建议高位种植钉和高位牵引钩一起使用,注意侧切牙及尖牙垂直向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微种植钉 牙周膜应力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恒磨牙不同发育阶段受到颊侧向后推力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朱杰晶 潘恩僦 +3 位作者 杜庆玲 郭丹妍 李伯休 林新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结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对第二恒磨牙萌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氏II类1分类患者33例,年龄8~14周岁,采用固定矫正器结合口外弓联合头帽治疗,正畸结束时,观察第二恒磨... 目的探讨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结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对第二恒磨牙萌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氏II类1分类患者33例,年龄8~14周岁,采用固定矫正器结合口外弓联合头帽治疗,正畸结束时,观察第二恒磨牙是否顺利萌出,并测量其在正中矢状面牙体长轴及第二恒磨牙间宽度的变化.结果患者33例,正畸结束时,25例正常萌出;8例患者上颌第二恒磨牙尚未在口腔内萌出,此时牙发育阶段为8~9,且未观察到明显萌出阻力.在不同发育阶段,上颌第一恒磨牙的牙体长轴基本维持不变;上颌第二恒磨牙的牙体长轴轻度向远中倾斜,各发育阶段倾斜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第一恒磨牙间距离平均增加2.95mm,第二恒磨牙平均增加1.63mm,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轻度前突或轻中度拥挤的患者,颊侧推磨牙向后的力在有效控制下,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第二恒磨牙萌出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 推磨牙向后 第二恒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