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驴源马腺疫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曼玲 齐鹏飞 +3 位作者 黄迪海 王长法 张燕 张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前,关于马腺疫链球菌感染驴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从山东省某驴场的2只病驴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液中分离出2株病原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PCR测序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马链球菌马亚种。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 目前,关于马腺疫链球菌感染驴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从山东省某驴场的2只病驴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液中分离出2株病原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PCR测序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马链球菌马亚种。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恩诺沙星、氯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本研究为驴感染马链球菌马亚种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腺疫 马链球菌马亚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一规模化驴场主要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曼玲 齐鹏飞 +5 位作者 丁召亮 刘文强 程国明 杨宏军 王长法 张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3-128,共6页
2018—2020年对山东一规模化驴场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目前驴养殖最大的病害是细菌病,其中大肠杆菌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并发现了缺失K88、K99等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通过不同防治方案的效果比对,发现短... 2018—2020年对山东一规模化驴场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目前驴养殖最大的病害是细菌病,其中大肠杆菌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并发现了缺失K88、K99等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通过不同防治方案的效果比对,发现短小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等驴源肠道的益生菌对治疗与调理细菌导致的腹泻效果显著。本研究明晰了集约化驴场细菌感染和流行状况,可为驴场细菌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病 流行病学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抑制剂对鸡朊蛋白过表达DF-1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学瑞 朱曼玲 +3 位作者 杨润霞 刘桂林 刘磊 吴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44-1850,共7页
为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鸡细胞型朊蛋白(ChPrPC)过表达的DF-1细胞(DF-1-PrP)增殖、黏附、侵袭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ChPrPC表达量的关系,以DF-1-PrP细胞为模型,空载体转染的DF-1-NC细胞和DF-1细胞为对照,分别用0、10、20、50、100... 为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鸡细胞型朊蛋白(ChPrPC)过表达的DF-1细胞(DF-1-PrP)增殖、黏附、侵袭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ChPrPC表达量的关系,以DF-1-PrP细胞为模型,空载体转染的DF-1-NC细胞和DF-1细胞为对照,分别用0、10、20、50、100、200nmol·L-1渥曼青霉素处理以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检测细胞对鼠尾胶原的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PRNP基因转录量。结果显示,随着渥曼青霉素浓度的增加,DF-1-PrP、DF-1-NC和DF-1细胞的PRNP基因转录量均减少,其增殖、黏附、侵袭能力相应下降,而总凋亡率均升高;但在低于100nmol·L-1的同一渥曼青霉素浓度下,DF-1-PrP细胞增殖、黏附、侵袭能力始终高于对照组,而总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ChPrPC的过量表达可促进DF-1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抑制其凋亡,在以上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渥曼青霉素能有效阻断这一通路,但PI3K/Akt信号通路并不是ChPrPC调节细胞凋亡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 鸡朊蛋白 DF-1细胞系 渥曼青霉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三种天然免疫相关受体和配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艳艳 高丹丹 +6 位作者 许传田 朱曼玲 杨少华 黄庆华 张琳 张秀美 吴家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建立检测鸡天然免疫相关受体(Ch-MDA5、Ch-TLR3和Ch-TLR7)及其相应配体(MAVS、TRIF和MyD88)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设计和筛选特异性PCR引物,制备各基因的质粒标准品,绘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并对方法的灵敏度、重复... 为建立检测鸡天然免疫相关受体(Ch-MDA5、Ch-TLR3和Ch-TLR7)及其相应配体(MAVS、TRIF和MyD88)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设计和筛选特异性PCR引物,制备各基因的质粒标准品,绘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并对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好。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后上述基因表达的变化,发现免疫后6h各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表明疫苗免疫迅速有效地激活了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建立了与鸡抗病毒感染天然免疫相关的3种细胞受体和相应配体的定量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病毒致病机制、鸡用新型疫苗、免疫增强剂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受体与配体 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水禽源ClassⅠ新城疫病毒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5
作者 杨少华 许传田 +5 位作者 黄艳艳 张琳 黄庆华 胡北侠 朱曼玲 张秀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6-1612,共7页
为了科学地了解新城疫病毒(NDV)的遗传进化规律,本研究对从鹭科候鸟分离的NDV毒株SD22/13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致病性指数测定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分离株SD22/13的毒力及与LaSota疫苗株、基因Ⅶ型NDV毒株的抗原相... 为了科学地了解新城疫病毒(NDV)的遗传进化规律,本研究对从鹭科候鸟分离的NDV毒株SD22/13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致病性指数测定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分离株SD22/13的毒力及与LaSota疫苗株、基因Ⅶ型NDV毒株的抗原相关性,同时设计引物对F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其在SPF鸡上的致病性进行评价。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SD22/13属于ClassⅠ分支基因3型,与LaSota疫苗株的抗原相关性为56.1%,与基因Ⅶ型强毒株的抗原相关性低于50%。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可在鸡体内较好复制,并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血清抗体,鸡的免疫器官和肾虽均有轻微的病理损伤,但无发病死亡,对试验鸡致病性较低;SD22/13感染后30d,再以基因Ⅶ型强毒株攻毒,在10d观察期内SD22/13感染组鸡均健康,无发病死亡,而对照组鸡至第5天时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SD22/13在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和对SPF鸡致病性方面与基因Ⅶ型NDV存在明显差异;虽然SD22/13与基因Ⅶ强毒株抗原相关性较低,不能阻止其排毒,却能完全保护鸡抵抗强毒株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野生水禽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驼Ig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秀萍 陆佳 +6 位作者 张亮 李敏 朱曼玲 张旺东 何晚红 李建飞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4,共5页
为制备抗双峰驼IgA的抗体,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基因克隆至pET-28a(+)上,构建重组蛋白质粒pET-28a-IgA-H,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和纯化,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用以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兔抗双峰驼IgA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 为制备抗双峰驼IgA的抗体,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基因克隆至pET-28a(+)上,构建重组蛋白质粒pET-28a-IgA-H,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和纯化,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用以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兔抗双峰驼IgA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目的蛋白大小约为39 ku,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 23.83μg/mL、诱导时间6 h,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ELISA检测显示抗体效价达1∶32000,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的pET-28a-IgA-H蛋白,并能有效地将双峰驼IgA与IgG区别开来,表明成功获得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的重组蛋白及特异性良好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IGA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规模化驴场主要病原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星熠 丁召亮 +2 位作者 颜恒 张伟 朱曼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7期16-21,共6页
目前关于规模化驴场主要病原的流行数据极为有限。为了解山东省驴养殖密集区的主要病原流行情况,2019—2021年,从聊城、德州、滨州等地的9个规模化驴场(繁育母驴100头以上),无菌采集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病死驴(驹)的心、肝、脾、肺、肠、... 目前关于规模化驴场主要病原的流行数据极为有限。为了解山东省驴养殖密集区的主要病原流行情况,2019—2021年,从聊城、德州、滨州等地的9个规模化驴场(繁育母驴100头以上),无菌采集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病死驴(驹)的心、肝、脾、肺、肠、肾等不同脏器病料共计742份,采用PCR与病原分离方法进行常见马属动物病原检测;采集296份临床健康驴血液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布鲁氏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腹泻症状样品中,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为48.89%(132/270);在肺炎症状样品中,大肠杆菌检出率为24.10%(80/332),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为29.82%(99/332),马链球菌检出率为22.29%(74/332);在流产症状样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为44.29%(62/140);在临床健康驴血液样品中,未检出布鲁氏菌感染抗体。结果表明,导致规模驴场发生腹泻、肺炎和流产的主要是条件性致病菌,其中导致腹泻的主要是大肠杆菌,肺炎的主要是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马链球菌,流产的主要是沙门氏菌。因此,规模化驴场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圈舍卫生水平,科学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细菌性疫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驴场 感染调查 病原菌 腹泻 肺炎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食动物肢蹄病症主要致病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齐鹏飞 朱曼玲 +3 位作者 刘文强 杨宏军 王长法 张伟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7期106-107,共2页
针对山东省牛、羊、驴等草食动物的部分规模化养殖场,从饲养管理、环境品种、场地、环境等诸多因素方面开展肢蹄病症流行病学研究。研究明确了肢蹄病症的主要发病类型有蹄变形、腐蹄病和蹄叶炎,其中蹄变形是主要肢蹄病型。研究还明确了... 针对山东省牛、羊、驴等草食动物的部分规模化养殖场,从饲养管理、环境品种、场地、环境等诸多因素方面开展肢蹄病症流行病学研究。研究明确了肢蹄病症的主要发病类型有蹄变形、腐蹄病和蹄叶炎,其中蹄变形是主要肢蹄病型。研究还明确了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环境病原微生物、营养、品种和体型等对肢蹄病发病率的影响显著(P<0.05),其它因素(精粗比、创伤修蹄、季节、年龄)对肢蹄病发病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蹄 病症 相关性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