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分析的森林公园对游憩者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晋立 陈千山 +4 位作者 吴舒扬 王琬青 郑燊玥 董建文 郑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结合AHP法、问卷调查法与GIS空间分析法量化评价景观元素、空间特征与健康效益评估状况,利用相关性分析与Johnson-Neyman技术解析三者之间的影响,并对空间特征的调节效应与调节阈值进行评估,揭示其作用逻辑和影...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结合AHP法、问卷调查法与GIS空间分析法量化评价景观元素、空间特征与健康效益评估状况,利用相关性分析与Johnson-Neyman技术解析三者之间的影响,并对空间特征的调节效应与调节阈值进行评估,揭示其作用逻辑和影响边界。结果表明:1)森林公园景观元素对健康效益评估具有显著影响,植被(0.1213)、自然互动体验(0.0962)、动物(0.0914)是重要指标;2)绿视率、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空间可达性、空间围合度与健康效益评估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不同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差异性;3)森林公园景观元素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空间特征对于局部路径存在显著调节作用,绿视率、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空间围合度的正向调节效应阈值分别为34.489、0.2316、0.1911、0.664。结合森林公园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与调节效应检验,解析了森林公园景观元素、空间特征与健康效益评估的影响,为健康导向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借鉴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元素 空间特征 健康效益 调节效应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对健康效益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3 位作者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4-643,共10页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游憩者“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视角,构建景观知觉、场所依恋、环境行为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四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①自然属性感知、设施属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空间属性感知是构成景观知觉的主要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777、0.696、0.743、0.755,景观知觉对场所依恋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达74.4%;②景观知觉能显著影响环境行为水平,直接影响效应达39.8%,间接影响效应达44.3%,场所依恋是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③景观知觉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30.2%的直接影响效应,并通过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的中介作用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50.9%的间接影响效应。【结论】通过结构关系模型检验分析,揭示了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健康恢复是“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系。后续可结合媒体大数据以及科学的人体健康测定器材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知觉 场所依恋 环境行为 健康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C理论的城市自然公园游憩承载力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陈千山 朱晋立 +3 位作者 王琬青 吴舒扬 郑燊玥 郑宇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1-57,64,共8页
研究以城市自然公园游憩资源过量使用问题与新发展理念下公园建设、管理、运营为出发点,选取福州市鹤林生态公园为样地,基于LAC理论九步骤,借助对描述性、评价性两个类型承载力影响因子的可度量的集合与标度来反应公园游憩承载力现状,... 研究以城市自然公园游憩资源过量使用问题与新发展理念下公园建设、管理、运营为出发点,选取福州市鹤林生态公园为样地,基于LAC理论九步骤,借助对描述性、评价性两个类型承载力影响因子的可度量的集合与标度来反应公园游憩承载力现状,提出包括客容量评估、游憩管理及景观优化等方面的公园承载力研究新思路,并总结出一套城市自然公园游憩使用管理框架,以期成为解决容量过载、环境破坏、游憩满意度低等问题的新视角。研究结果表明:(1)鹤林生态公园瞬时游憩承载力为6460人次,日游憩承载力为25850人次;(2)公园设施、景观、自然三类ROS分区的游憩承载力有效率为0.644、0.545、0.580,设施型空间整体处于弱载状态,景观型、自然型空间处于适载状态,鹤林生态公园整体承载量适中,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尚有进一步游憩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承载力 城市自然公园 LAC理论 游憩使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森林公园景观要素对健康效益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2 位作者 吴琰泓 董建文 郑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279-289,共11页
景观要素与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发挥具有紧密联系,对于研究森林公园的健康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多源数据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从而更加精准、科学地对景观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本研究以福州森林公园为例,结合质性分析、... 景观要素与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发挥具有紧密联系,对于研究森林公园的健康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多源数据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从而更加精准、科学地对景观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本研究以福州森林公园为例,结合质性分析、图像语义分割技术、GIS分析等多源数据技术手段,对景观要素与健康效益进行量化分析,解析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通过对3773张网络媒体照片进行景观要素质性分析,共得到植物、构筑物与设施、道路与铺装、水体、天空5类树状节点以及34个自由节点。2)绿视率(0.569^(***))、植被覆盖度(0.401*)、归一化植被指数(0.409^(*))、植物群落结构(0.472^(**))、设施数量(0.508^(**))、蓝视率(0.825^(*))、天空开敞度(0.660^(***))与健康效益评估呈显著正向相关;植物色彩丰富度(-0.597^(***))、植物高宽比(-0.435^(**))、构筑物比例(-0.668^(***))、围合度(-0.427^(*))、铺装种类(-0.668^(***))与健康效益评估呈显著负向相关。结合多源数据探讨景观要素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针对性提出森林公园景观健康效益提升策略,可以为森林公园景观优化提供更为精准的科学数据支撑,后续可结合更多的公园类型与景观要素指标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要素 健康效益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