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组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
1
作者
欧阳小丹
李文
+2 位作者
察亚平
朱晁谊
李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15,共9页
以酿酒酵母为宿主菌株,重构其体内代谢途径,生物合成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该研究在酿酒酵母菌株中引入来源于纯天仙子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HPO)、来源于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氧化酶(valencene oxidase...
以酿酒酵母为宿主菌株,重构其体内代谢途径,生物合成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该研究在酿酒酵母菌株中引入来源于纯天仙子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HPO)、来源于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氧化酶(valencene oxidase,CnVO),并构建了它们对应的4个突变体HPOM、CnVO-3、CnVO-4、CnVO-34,与来源于拟南芥的细胞色素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AtCPR)组合表达,通过静息细胞试验,筛选得到表达HPO和HPOM的菌株催化瓦伦西亚烯的效果最优,选取HPOM作为后续试验的基础。进一步引入来自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合成酶(valencene synthase,CnVS),过表达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1),截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truncated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tHMG1)。最终获得1株原位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的重组酵母菌株PK2-24,进行3 L发酵罐的发酵试验,158 h后总萜产量达310.94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11倍。该研究为利用酵母规模化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瓦伦西亚烯
P450
倍半萜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瓦伦西亚烯酿酒酵母的表达载体适配及发酵碳氮源优化
2
作者
陈和锋
朱晁谊
李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9-219,共11页
瓦伦西亚烯是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香水、香皂、食品和饮料等工业制造上。但由于其自然含量极低,且目前获取瓦伦西亚烯的方法较为麻烦且花费高,因而构建细胞工厂进行瓦伦西亚烯的生物合成是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方法。选取酿酒酵母...
瓦伦西亚烯是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香水、香皂、食品和饮料等工业制造上。但由于其自然含量极低,且目前获取瓦伦西亚烯的方法较为麻烦且花费高,因而构建细胞工厂进行瓦伦西亚烯的生物合成是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方法。选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宿主构建细胞工厂,先在酿酒酵母基因组上引入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合成酶(Valencene synthase from Callitropsis nootkatensis,CnVS),实现瓦伦西亚烯的初步合成,初始产量为4.16 mg/L。随后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酿酒酵母中Mevalonate(MVA)途径的erg9和rox1基因进行敲除,提高通往瓦伦西亚烯合成的碳流量。不同碳氮源浓度发酵的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积累过高可能不利于瓦伦西亚烯的积累。最后探究了不同CnVS表达载体对瓦伦西亚烯产量的影响,并获得17.54 mg/L的最高产量,是出发菌株的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瓦伦西亚烯
基因敲除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
1
作者
欧阳小丹
李文
察亚平
朱晁谊
李爽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1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8104)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10105019)
文摘
以酿酒酵母为宿主菌株,重构其体内代谢途径,生物合成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该研究在酿酒酵母菌株中引入来源于纯天仙子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HPO)、来源于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氧化酶(valencene oxidase,CnVO),并构建了它们对应的4个突变体HPOM、CnVO-3、CnVO-4、CnVO-34,与来源于拟南芥的细胞色素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AtCPR)组合表达,通过静息细胞试验,筛选得到表达HPO和HPOM的菌株催化瓦伦西亚烯的效果最优,选取HPOM作为后续试验的基础。进一步引入来自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合成酶(valencene synthase,CnVS),过表达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1),截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truncated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tHMG1)。最终获得1株原位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的重组酵母菌株PK2-24,进行3 L发酵罐的发酵试验,158 h后总萜产量达310.94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11倍。该研究为利用酵母规模化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瓦伦西亚烯
P450
倍半萜
代谢工程
Keyword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lencene
cytochrome P450
sesquiterpenoids
metabolic engineering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瓦伦西亚烯酿酒酵母的表达载体适配及发酵碳氮源优化
2
作者
陈和锋
朱晁谊
李爽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9-21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8104)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10105019)
文摘
瓦伦西亚烯是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香水、香皂、食品和饮料等工业制造上。但由于其自然含量极低,且目前获取瓦伦西亚烯的方法较为麻烦且花费高,因而构建细胞工厂进行瓦伦西亚烯的生物合成是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方法。选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宿主构建细胞工厂,先在酿酒酵母基因组上引入黄扁柏的瓦伦西亚烯合成酶(Valencene synthase from Callitropsis nootkatensis,CnVS),实现瓦伦西亚烯的初步合成,初始产量为4.16 mg/L。随后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酿酒酵母中Mevalonate(MVA)途径的erg9和rox1基因进行敲除,提高通往瓦伦西亚烯合成的碳流量。不同碳氮源浓度发酵的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积累过高可能不利于瓦伦西亚烯的积累。最后探究了不同CnVS表达载体对瓦伦西亚烯产量的影响,并获得17.54 mg/L的最高产量,是出发菌株的4.2倍。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瓦伦西亚烯
基因敲除
表达载体
Keyword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lencene
gene knockout
expression vector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组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瓦伦西亚烯及其衍生物
欧阳小丹
李文
察亚平
朱晁谊
李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产瓦伦西亚烯酿酒酵母的表达载体适配及发酵碳氮源优化
陈和锋
朱晁谊
李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