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134a/R125混合工质水平管外凝结换热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定才 杜佳迪 +4 位作者 冀文涛 张振 朱春洁 何雅玲 陶文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9-124,共6页
对纯工质R134a以及R134a/R125在三种不同组成比例下的混合工质,在光管和相同肋密度的二维及三维强化管外进行凝结换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134a在光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与Nusselt数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R134a在光管及强... 对纯工质R134a以及R134a/R125在三种不同组成比例下的混合工质,在光管和相同肋密度的二维及三维强化管外进行凝结换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134a在光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与Nusselt数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R134a在光管及强化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变化趋势与Nusselt数理论解相一致。与纯R134a相比,含R125的混合工质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所有下降;对于光管,含R125的混合工质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随壁面温差的增大而下降,但对于强化管,含6%及以上的R125混合工质,其凝结表面传热系数随壁面温差的增大而增大,有接近纯R134a凝结表面传热系数的趋势,表明混合工质凝结换热热阻分布与纯工质有较大差异。相同组分的工质,三维强化管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高于二维强化管,二维强化管亦明显高于光管,在壁面温差为8K时,强化管HT-3D、HT-2D相对于光管的传热强化倍率分别为9.83和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强化管 R134a/R125 混合物 凝结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侵·冷地·冰心:遗民流人的寒冷体验与北方抗拒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春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207,共9页
宋末元初与明末清初的遗民流人,同处改朝换代之际,新旧政权之交替、南北地域之迁徙,作用于他们的身体和书写,由此形成其突出的寒冷体验,并指向其背后的身体权力话语。从统治者施加的身体惩处方式来看,元朝偏于规训,清廷则重在惩罚。两... 宋末元初与明末清初的遗民流人,同处改朝换代之际,新旧政权之交替、南北地域之迁徙,作用于他们的身体和书写,由此形成其突出的寒冷体验,并指向其背后的身体权力话语。从统治者施加的身体惩处方式来看,元朝偏于规训,清廷则重在惩罚。两朝遗民流人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除了身体层面的抵御,流人也在诗文中将冰雪之性内化为自身的不屈生命意志和澄澈人格,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北方异族统治的精神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流人 身体 寒冷 北方 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诗歌的“快”境美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春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2,共9页
苏轼对诗歌"快"境的标举和追求是诗歌史上不应忽视的现象,他从赞赏欢快之诗、效仿前代快诗文人到提倡快诗写作,较早提出并完善了快诗理论。在创作中,他借助欢快之情与疾速书写、痛快之感和奋笔疾书的彼此相融,用快笔来写快景... 苏轼对诗歌"快"境的标举和追求是诗歌史上不应忽视的现象,他从赞赏欢快之诗、效仿前代快诗文人到提倡快诗写作,较早提出并完善了快诗理论。在创作中,他借助欢快之情与疾速书写、痛快之感和奋笔疾书的彼此相融,用快笔来写快景与快情,构建了诗歌中的"快"境,同时为之注入了幽默、健快的新元素,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中真正成就了一种诗歌美学。这种诗歌美学根源于其性格才思和生命体验,是一种从心理快感到审美快感的转变与升华过程,并借由后人的接受和学习,形成独具特色的快诗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