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步合成三维石墨烯/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万伟华
戴长松
朱星宝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能源转化与储存关键材料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9-662,共4页
-
文摘
以酵母生物质为碳源,采用共水热法一步制备酵母生物质碳与三维立体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的阴极。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的物理性能表征及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充放电循环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酵母生物质碳在三维立体石墨烯表面分布较为均匀,并且其表面存在N等元素,循环伏安测试表现出明显的氧化峰和还原峰。在电流密度为40 mA/g的条件下,按电极总质量计算出电极的比容量为3 100 mAh/g,电极放电平台为2.6 V左右,充电平台约为4.5 V,随着电流密度增加,电池容量下降,当电流密度达到100和200 mA/g时,对应比容量分别为2 300和1 300 mAh/g,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保持了较好的催化活性。
-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
生物质碳
复合电极
-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biomass carbon material
composite electrode
-
分类号
TM9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车用固态锂电池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应用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武佳雄
王曦
徐平红
宗磊
朱星宝
-
机构
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2-405,共4页
-
文摘
目前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胀气、析锂、内短路等安全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爆炸。固态电池是解决液态电池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采用固态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的传输介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抑制锂支晶的生长,防止内短路。另外,固态电池可以采用锂金属负极,实现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世界各国纷纷布局固态电池研发,从固态电解质研发、电极-电解质界面和电池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以车用固态电池的发展为主线,从车用动力电池需求、固态电池研究进展、应用现状等方面介绍了动力电池固态化的进展。
-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固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膜
界面
-
Keywords
electrical vehicles
solid-state Li-ion battery
solid-electrolyte membrane
interface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一种柔性锂空气电池的设计与性能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万伟华
戴长松
朱星宝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新能源转化与储存关键材料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
-
出处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9-312,共4页
-
文摘
针对锂空气电池实际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不足及循环性稳定能差等问题,以三维石墨烯/生物质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设计柔性锂空气电池,研究电池的搁置性能、柔性及不同活性物质载量的放电性能。随着搁置时间的延长,开路电压从2.23 V增大至3.13 V,逐渐趋于稳定,阻抗呈现同样的趋势,在5 h后稳定在4.28Ω。柔性电池在空气中可正常工作,将整个电池折叠近90°时,仍可正常工作。随着活性物质载量从52 mg增加到168 mg,放电容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电极中活性物质总载量为140 mg时,全电池的比能量为1100 W·h/kg,是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的3倍以上。以5 mA的电流按200 mAh/g的比容量在空气环境中循环152次,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分别稳定在4.38 V、2.51 V。
-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生物质碳复合材料
锂空气电池
比能量
循环性能
柔性
-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biomass carbon composite
lithium-air battery
specific energy
cycle performance
flexible
-
分类号
TM911.4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