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ISSA-DALSTM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
1
作者 王庆荣 王俊杰 +1 位作者 朱昌锋 郝福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81,共16页
针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数据序列的波动性和非线性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二次分解、双重注意力机制、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引入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针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数据序列的波动性和非线性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二次分解、双重注意力机制、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引入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交通碳排放数据序列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再利用样本熵对各分量复杂度进行量化,并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对熵值最高的分量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弱化交通碳排放数据序列的波动性和非线性;然后,为挖掘交通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构建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优化的LSTM(DALSTM)模型,在LSTM模型的输入端嵌入特征注意力机制,突出关键输入特征;同时,在输出端嵌入时间注意力机制,提取关键历史时刻信息;最后,结合Circle混沌映射、动态惯性权重因子和混合变异算子策略改进SSA算法,并对各模态分量分别建立ISSA-DALSTM模型,接着对各模态分量预测值进行重构。用所测算的中国交通运输业1990—2019年碳排放数据来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5.3088、3.5661、0.4439,均优于其他对比模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碳排放预测 二次分解 双重注意力机制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联运营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优化
2
作者 邓澄远 卢锦生 +2 位作者 朱昌锋 孙元广 马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3,211,共7页
[目的]重联运营模式能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运量的匹配度,同时也为车底运用计划的编制带来挑战,因此需对该模式下车底与不同编组车次的接续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重联运营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的特点,以及客流... [目的]重联运营模式能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运量的匹配度,同时也为车底运用计划的编制带来挑战,因此需对该模式下车底与不同编组车次的接续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重联运营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的特点,以及客流高峰向非高峰转化阶段车底的接续情况,以车底运用数量最小、车底接续时间费用最小及车底运用均衡性为目标,综合考虑车次接续唯一性、车底一致性、检修计划、节点常规接续、重联车次节点接续等相关约束,引入MTSP(多旅行商问题),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高峰向非高峰转化阶段的车底运用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MOFA-MCS(多策略协同多目标萤火虫算法)。以某条客流时段不均衡性较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对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及结论]重联运营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优化方案能合理优化不同编组车次间的接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车底运用 重联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联编组条件下城轨车底运用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昌锋 贾锦秀 +3 位作者 马斌 孙元广 王傑 成琳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6-2636,共11页
随着对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出行规律的不断挖掘,运输组织创新是解决客流与运力有效匹配问题、实现系统能耗节约及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手段,而重联编组运营模式可有效提高客流与运力的匹配度。通过分析重联编组与固定编组条件下车... 随着对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出行规律的不断挖掘,运输组织创新是解决客流与运力有效匹配问题、实现系统能耗节约及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手段,而重联编组运营模式可有效提高客流与运力的匹配度。通过分析重联编组与固定编组条件下车底运用问题的差异性,构建基于“影子列车”的重联编组车次接续法,以车底与车次接续、车底一致性和重联编组作业等为约束条件,以车次接续总成本最小和车底使用时间标准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重联编组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方案优化模型。通过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更新方法和动态学习因子,设计多目标混沌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Chao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CPSO)算法。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102个车次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车次接续时间上限、车底重联解编作业和车底存放情况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CPSO算法通过引入Logistic混沌优化策略可有效跳出局部最优;车次接续时间上限越大,需要投入的车底数量越多,不宜使车次接续时间过长;在车底运用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联挂解编作业的次数。该方法可为决策者提供一系列不同运营投入和车底运用均衡性下的车底运用Pareto非劣方案,有助于协调线路运能利用,同时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重联编组 车底运用 多目标优化 混沌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DEA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研究
4
作者 朱昌锋 王学贵 +2 位作者 刘康儒 安轲 周宏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2,共9页
编组方案是实现不同时期地铁运营模式与客流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地铁规划建设成本和低碳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地铁编组方案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编组方案比选... 编组方案是实现不同时期地铁运营模式与客流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地铁规划建设成本和低碳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地铁编组方案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编组方案比选的两步筛选法;通过分析各指标对地铁编组方案影响的差异性,提出基于超效率DEA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评价比选模型,并在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合并的基础上,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指标体系进行划分;最后,以实例验证和分析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评价比选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1)固定编组方案属于成本赋能型方案,需较高的设备设施成本和运营投入;而更改编组方案属于技术赋能型方案,通过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实现了运能匹配和乘客时间满意度等方面的有效产出;(2)更改编组方案和固定编组方案之间的优劣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需结合具体的线路条件、城市或企业财政情况、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进行综合判断。本文提出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理论方法适用于多种实践场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编组方案 初近远期 超效率DEA 指标体系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庆荣 谭小泽 +1 位作者 朱昌锋 李裕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为增强自动驾驶车辆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及其道路行驶安全性,提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TGTF,使用GRU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通过双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提取车辆的时空交互特征,生成预测轨迹。试... 为增强自动驾驶车辆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及其道路行驶安全性,提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TGTF,使用GRU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通过双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提取车辆的时空交互特征,生成预测轨迹。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降低7.3%,STGTF在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TRANSFORMER 车辆交互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工程中电缆敷设与接线施工技术研究
6
作者 朱昌锋 《消费电子》 2025年第7期139-142,共4页
在全球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当下,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光伏发电凭借其可将光能高效转换为电能这一独特优势,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清洁无污染、可循环... 在全球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当下,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光伏发电凭借其可将光能高效转换为电能这一独特优势,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再生的特性,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然而,在光伏发电工程中,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技术是影响发电效率和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电缆敷设路径、规范的接线操作,能有效降低能量损耗,提升发电效率;同时,确保电缆连接牢固、绝缘良好,可避免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本研究聚焦于光伏发电工程中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技术,旨在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性能,为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电缆敷设 接线施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理性条件下多层次轨道交通客流拥堵传播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贾锦秀 朱昌锋 +4 位作者 方劲皓 王傑 成琳娜 何润田 章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6-2216,共11页
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融合不同制式轨道交通,实现了运输能力的灵活配置和互补,但也增加了客流拥堵传播的不确定性,极易出现客流拥堵的跨层级传播。在分析乘客出行有限理性选择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心理账户理论,建立了广义出行时间... 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融合不同制式轨道交通,实现了运输能力的灵活配置和互补,但也增加了客流拥堵传播的不确定性,极易出现客流拥堵的跨层级传播。在分析乘客出行有限理性选择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心理账户理论,建立了广义出行时间账户和拥堵程度账户,并利用改进的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刻画了乘客出行路径的综合交易效用。通过考虑出行方式与出行路径双因素,建立了基于巢式Logit-心理账户-累积前景理论(Nested Logit-mental Accounting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NL-MA-CPT)的乘客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改进的易感-感染-恢复(Upgraded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 USIR)模型,提出了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多层次轨道交通客流拥堵传播模型,并刻画了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传播速率和恢复速率。最后,以北京市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相关关键因素对拥堵传播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拥堵传播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和收敛性特征,而传播速率和恢复速率直接影响拥堵传播的强度及影响范围,且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乘客出行选择决策的有限理性特征对拥堵传播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可为运营企业制定客流拥堵控制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轨道交通 客流拥堵传播 有限理性 累积前景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 U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旅客有限理性的城际公交化列车开行频率优化
8
作者 安醇 朱昌锋 +3 位作者 唐兆鑫 成琳娜 王傑 章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93-3106,共14页
列车开行频率优化对提升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收益水平和旅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乘车选择行为,构建了有限理性条件下城际铁路客流分配模型;通过构建列车候选集,以基于客流分配的列车客流与开行频率相关的成本... 列车开行频率优化对提升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收益水平和旅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乘车选择行为,构建了有限理性条件下城际铁路客流分配模型;通过构建列车候选集,以基于客流分配的列车客流与开行频率相关的成本为目标,考虑开行客流条件、客流守衡和区间运力等为约束,构建基于列车候选集与旅客有限理性的城际公交化列车开行频率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NSGA—II算法进行求解。以长株潭城际公交化铁路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关键参数扰动分析,揭示不同客流OD和客流条件阈值对开行频率方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旅客和企业双方效益下,开行频率方案更具多样性,且随开行频率增加,二者间的制约作用显著。随客流OD增大,模型解空间缩小,算法收敛性和解集多样性降低,优化梯度更倾向于增开站站停列车。此外,随客流阈值增加,有限理性行为对优化方案影响甚微,企业成本大幅降低。本研究可为铁路运营企业在城际公交化运营中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公交化运营 有限理性 客流分配 开行频率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昌锋 王庆荣 朱昌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是分析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内容.首次将灰色聚类理论引入分析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的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构造白化矩阵和白化函数的基础上,计算出聚类权系数... 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是分析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内容.首次将灰色聚类理论引入分析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的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构造白化矩阵和白化函数的基础上,计算出聚类权系数和聚类系数,并利用聚类系数确定出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综合分析情况.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客观性和适用性,并归纳了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分析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灰色系统 聚类评价 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环境下铁路货物占用货位时间参数的概率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昌锋 李引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在兰州、天水、西宁站的货场抽取发送货物、到达货物各300批进行调查,得到发送货物、到达货物占用货位时间t参数的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其频率峰值位于1.5-2.0 d附近,并随偏离量的递增而呈现对称单调递减的趋势,由此可假定... 在兰州、天水、西宁站的货场抽取发送货物、到达货物各300批进行调查,得到发送货物、到达货物占用货位时间t参数的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其频率峰值位于1.5-2.0 d附近,并随偏离量的递增而呈现对称单调递减的趋势,由此可假定t参数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分别运用χ^2检验法、SHAPIROWILK检验法对发送货物、到达货物t参数值的分布进行检验,并对2种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送货物、到达货物t参数值的分布各自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别在1.742和1.749 d左右波动。由此可知,发送货物t参数的观测值与现行规章的取值比较吻合;而到达货物参数t观测值与现行规章的取值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场 货位 t参数 概率分布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水铁联运枢纽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昌锋 叶前云 +2 位作者 刘道宽 张成 侯耀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69,共8页
水铁联运枢纽项目的实施具有多阶段、多参与方、多行业等特征,使得其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分析水铁联运枢纽项目的特点及其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BIM技术,将BIM技术与EPC模式进行优势互补,构... 水铁联运枢纽项目的实施具有多阶段、多参与方、多行业等特征,使得其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分析水铁联运枢纽项目的特点及其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BIM技术,将BIM技术与EPC模式进行优势互补,构建基于BIM的水铁联运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架构,从项目设计、项目采购、项目施工和项目运维等4个阶段管理模块,设计基于BIM的水铁联运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功能,为改进水铁联运枢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EPC模式与BIM技术的结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铁联运 枢纽工程 全生命周期 EPC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lon的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昌锋 李海军 张玉召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通过引入Holonic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应急物流高可靠性的特征,以及构造复杂系统可靠性指标和参数间解析表达式的困难性,利用基于贝叶斯网络对其体系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通过引入Holonic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应急物流高可靠性的特征,以及构造复杂系统可靠性指标和参数间解析表达式的困难性,利用基于贝叶斯网络对其体系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最后,实例分析了该协同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 虚拟物流 协同体系 Holon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函数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昌锋 刘德元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9-132,137,共5页
为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高效顺利开展,应急物资需求的准确预测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考虑特征因素值的归一化、特征因素的影响权重系数和各特征因素对时间的敏感性,引入了效用函数的归一化,采用基于时序的案例权重调... 为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高效顺利开展,应急物资需求的准确预测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考虑特征因素值的归一化、特征因素的影响权重系数和各特征因素对时间的敏感性,引入了效用函数的归一化,采用基于时序的案例权重调整,获得特征因素的影响权重系数,寻求最佳相似源案例,以解决灾区应急物资需求问题的案例推理方法.并以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应急物资需求的预测,为应急决策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物资 效用函数 权重调整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既定列车运行图的铁路旅客列车车底套用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昌锋 李引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在不改变车底配属制的前提下,以车底在配属站和折返站的接续时刻和停留时间、车底与列车对在接续时间间隔和车底要求的匹配度、车底运用与到发线运用和整备线运用的协同性等为约束条件,以始发和终到旅客列车的车底不必要在站停留时间最... 在不改变车底配属制的前提下,以车底在配属站和折返站的接续时刻和停留时间、车底与列车对在接续时间间隔和车底要求的匹配度、车底运用与到发线运用和整备线运用的协同性等为约束条件,以始发和终到旅客列车的车底不必要在站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既定运行详图的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模型。将模拟退火算法参数的设定描述为随机优化问题,采用序优化巢分区算法设定模拟退火算法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求解优化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以郑州车站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运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得到的车底套用方案,减少了所需车底数量和车底在配属站及折返站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车底运用效率。车底套用后尚需进一步解决某些旅客列车晚点对车底接续的影响、因车底不匹配对中短途列车上座率的影响、旅客列车密集到达和发车时间段出现的站台拥挤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列车 车底套用 运行图 接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普速旅客列车车底套用方案鲁棒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昌锋 李引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分析列车晚点时间和车底接续时间对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影响,以车底接续的唯一性、车底的匹配度和车底日常检修等为约束条件,以车底接续延误概率最小和车底运用的均衡性为目标函数,建立考虑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普速旅客列车车底套用方案... 分析列车晚点时间和车底接续时间对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影响,以车底接续的唯一性、车底的匹配度和车底日常检修等为约束条件,以车底接续延误概率最小和车底运用的均衡性为目标函数,建立考虑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普速旅客列车车底套用方案鲁棒优化模型。通过引入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取值依据和基于动态密集距离的非劣解集更新策略,设计基于Pareto排序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以北京西、郑州、西安、兰州4个铁路大型客运站的20个车次为例,验证了优化模型及其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对非套用模式、不考虑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套用模式和考虑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套用模式3种情况下的普速旅客列车车底套用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考虑车底接续延误概率的普速旅客列车车底套用方案鲁棒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不但可提高普速旅客列车车底运用的效率,而且得到的车底套用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旅客列车 车底周转 车底套用 车底接续延误概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昌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利用信息熵分析和优化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C2R模型.以广州地铁一号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历年运营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 利用信息熵分析和优化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C2R模型.以广州地铁一号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历年运营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在产出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输入指标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DEA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昌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5期149-153,共5页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的实际集装箱货运量作为输出,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以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实例分析表明:非线性灰色模型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0.52%,而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大为8.72%,说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指标的共同作用,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了较完善的输入数据,神经网络模型考虑了各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集装箱运输 运量预测 神经网络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布局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昌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为了克服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布局分析中主观赋权法带来的局限性,运用模糊数学和熵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客观地分析出各指标的重要性,通过计算差异性系数、权数,确定出综合分析系数,并根据综合分析系数值的大小... 为了克服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布局分析中主观赋权法带来的局限性,运用模糊数学和熵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客观地分析出各指标的重要性,通过计算差异性系数、权数,确定出综合分析系数,并根据综合分析系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最后利用实际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集装箱办理站 模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oss-efficiency DEA的中间站运营绩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昌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5-99,共5页
根据传统DEA存在的局限性,在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的中间站绩效分析方法,在调查收集影响中间站运营绩效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对中... 根据传统DEA存在的局限性,在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的中间站绩效分析方法,在调查收集影响中间站运营绩效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对中间站运营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测算,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各中间站源配置效率的排序,在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决策单元运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为改进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科学性,分析结果表明: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决策单元运行效率的现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中间站 Cross-efficiency DEA 运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集装箱运量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昌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聚类预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将集对聚类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聚类预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将集对聚类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的实际集装箱货运量作为输出,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以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实例分析表明:集对聚类分析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0.52%,而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大为8.72%,说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指标的共同作用,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了较完善的输入数据,神经网络模型考虑了各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集装箱 运量预测 神经网络 集对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