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总温探针的高精度总焓测量方法优化研究
1
作者 朱新新 隆永胜 +3 位作者 赵顺洪 杨远剑 李泽禹 赵文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为提高中低焓来流的总焓测量精准度,以铱铑铱热电偶为测温元件研制了一种总温探针。基于流热耦合计算模型对该探针各部件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总温探针的复温率不低于0.9;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铱铑铱热电偶结点温度会随着热电偶后... 为提高中低焓来流的总焓测量精准度,以铱铑铱热电偶为测温元件研制了一种总温探针。基于流热耦合计算模型对该探针各部件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总温探针的复温率不低于0.9;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铱铑铱热电偶结点温度会随着热电偶后端面温度和屏蔽罩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升高,导致不同测量时间段下得到的总温值不同,因此必须规定测量时间段并进行溯源校准。为此,借助一种新设计的加热器弧室总温探针,将应用于电弧风洞超声速流场的总温探针向亚声速流场总温校准装置进行了溯源校准。在电弧风洞中开展了总焓测量验证试验,采用基于精度极限和偏差极限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计算了总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总温探针具有较高的总焓测量精准度,就本文试验结果而言,其重复性精度约为3%,不确定度约为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焓测量 总温探针 流热耦合 溯源校准 不确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热流计与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的激波风洞试验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苏宇 刘济春 +3 位作者 杨凯 朱涛 朱新新 王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激波风洞试验的主要测试量是热流密度,且多采用薄膜热流计进行测试,但薄膜热流计热流测试结果缺乏直接验证手段,存在测热结果不确定度偏大等问题。原子层热电堆(ALTP)热流传感器响应时间短且线性度好,结合高精度可溯源的热流传感器标定... 激波风洞试验的主要测试量是热流密度,且多采用薄膜热流计进行测试,但薄膜热流计热流测试结果缺乏直接验证手段,存在测热结果不确定度偏大等问题。原子层热电堆(ALTP)热流传感器响应时间短且线性度好,结合高精度可溯源的热流传感器标定实验,可保证ALTP热流传感器测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多个流场条件下的激波风洞试验中开展了薄膜热流计和ALTP热流传感器测热结果交叉对比验证。对比试验显示:ALTP热流传感器和薄膜热流计在不同流场参数下测热结果相对稳定,中高热流下两者测热结果相差在8%以内。结合对比标定溯源链以及激波风洞试验测热结果的讨论,展现了利用ALTP热流传感器在激波风洞试验中在线标定薄膜热流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密度 薄膜热流计 原子层热电堆 激波风洞 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的改进和性能测评
3
作者 朱涛 杨凯 +2 位作者 朱新新 徐洋 王辉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
为满足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迎角试验动态热流测量需求,改进了一种小尺寸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以热流标定装置进行了静态校准和动态测试,得到改进后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为57.67μV·m^(2)/kW,响应时间约26 ms,截止频率26 ... 为满足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迎角试验动态热流测量需求,改进了一种小尺寸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以热流标定装置进行了静态校准和动态测试,得到改进后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为57.67μV·m^(2)/kW,响应时间约26 ms,截止频率26 Hz,可覆盖1~130 kW/m^(2)的热流范围。基于特征响应时间常数,建立了变迎角速度与最大测量误差的定量关系;参照某阶梯变迎角试验测得的热流数据,对该传感器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能够满足的最大连续变迎角速度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流测量 Schmidt–Boelter传感器 连续变迎角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块式量热计隔热结构的改进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新新 杨庆涛 +2 位作者 王辉 杨凯 朱涛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了提高塞块式量热计的热流测量精准度,对其隔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原隔热套改为中空结构,大幅度减小量热基体的不稳定侧向传热;设计了与改进隔热套匹配的封装壳结构,使量热计标定时的隔热特性能够完整保留至测试环境中。经数值计算和优... 为了提高塞块式量热计的热流测量精准度,对其隔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原隔热套改为中空结构,大幅度减小量热基体的不稳定侧向传热;设计了与改进隔热套匹配的封装壳结构,使量热计标定时的隔热特性能够完整保留至测试环境中。经数值计算和优化,确定了量热计各部件的较优尺寸,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热流标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塞块式量热计的测量准度和精度都有较大提高。风洞试验考核结果表明:单个塞块式量热计的重复性精度优于3%;不同塞块式量热计的个体差异小,在对称位置,测量偏差小于3%;与水冷戈登计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测量偏差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塞块式量热计 隔热结构 热流标定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寸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新新 朱涛 +2 位作者 杨凯 杨庆涛 王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为满足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的热流测量需求,研制了一种小尺寸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建立了传感器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其结构尺寸开展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结果,制作了尺寸为Φ3×10 mm的传感器样件。在弧光灯热流标定系... 为满足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的热流测量需求,研制了一种小尺寸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建立了传感器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其结构尺寸开展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结果,制作了尺寸为Φ3×10 mm的传感器样件。在弧光灯热流标定系统上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灵敏度系数大于30μV·m^(2)/kW,响应时间约5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Schmidt-Boelter传感器 仿真优化 热流标定 常规高超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块量热计的热流计算与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新新 王辉 +3 位作者 杨凯 朱涛 杨庆涛 刘进博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2,108,共7页
为减小塞块量热计的热流测量误差,对其热流计算与修正方法开展了研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传热理论,建立了隔热套结构塞块量热计的传热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塞块量热计传热模型的仿真分析,给出了温升率提取方法和计算误差的主要影响因... 为减小塞块量热计的热流测量误差,对其热流计算与修正方法开展了研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传热理论,建立了隔热套结构塞块量热计的传热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塞块量热计传热模型的仿真分析,给出了温升率提取方法和计算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直接比对标定修正方法和基于标定的数值计算修正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大幅度减小塞块量热计的热流测量误差,使其误差控制在5%以内;直接比对标定修正方法的误差相对更小,但要求热流标定系统能覆盖被测热流范围;基于标定的数值计算修正方法对热流标定系统要求较低,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塞块量热计 热流标定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焓探针的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新新 隆永胜 +3 位作者 石友安 杨庆涛 周平 赵顺洪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3,共7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防热试验高精度总焓测量需求,研制了一种带热防护罩的稳态焓探针。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设计了稳态焓探针测量系统,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焓探针采样管长度、壁厚以及冷却水流向、流量对焓值测量误差的影响,优化设计...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防热试验高精度总焓测量需求,研制了一种带热防护罩的稳态焓探针。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设计了稳态焓探针测量系统,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焓探针采样管长度、壁厚以及冷却水流向、流量对焓值测量误差的影响,优化设计了焓探针的隔热结构和水气流量。在电弧加热器流场中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稳态焓探针参数设计合理且隔热结构性能良好,重复性精度优于2.6%,与驻点热流Fay-Riddell法比较,最大偏差为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焓测量 稳态焓探针 隔热结构 优化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卡量热计的流热耦合模拟研究及试验分析
8
作者 朱新新 李泽禹 +3 位作者 赵文峰 王辉 杨凯 杨庆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8,共6页
研制了一种包含球冠测热体和热防护罩的球头水卡量热计,建立了球冠测热体与测试水的流热耦合模型,基于该模型和热流标定试验分析了水道内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对热流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道内测试水离受热面越近,水温越高,且沿水道径向... 研制了一种包含球冠测热体和热防护罩的球头水卡量热计,建立了球冠测热体与测试水的流热耦合模型,基于该模型和热流标定试验分析了水道内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对热流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道内测试水离受热面越近,水温越高,且沿水道径向的温度梯度越大;测试水质量流率越小,沿水道轴向和径向的温度梯度越大,热流计算结果因水温测点位置不同的差异就越大。设计水卡时应使热电偶尽可能远离受热面并靠近水道中轴线;使用前需进行热流标定,确定合适的测试水质量流率范围,获得准确的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球头水卡量热计能够应用于长时间、高精度、多状态的驻点热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点热流 水卡量热计 流热耦合 电弧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新新 《广东印刷》 2011年第4期33-35,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印刷市场趋于多元化与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和短周期的客户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减少成本,缩短印刷活件的生产时间,制作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印刷产品,印刷企业不仅要配备先进的印刷设备和高素质的人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印刷市场趋于多元化与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和短周期的客户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减少成本,缩短印刷活件的生产时间,制作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印刷产品,印刷企业不仅要配备先进的印刷设备和高素质的人员,还应该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生产流程。在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工作流程 数字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计算机技术 市场经济 印刷市场 客户需求 生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凯 朱涛 +4 位作者 王雄 陶伯万 朱新新 王辉 杨庆涛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1,共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对高频热流脉动的测试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横向热电效应的原子层热电堆(Atomic Layer Thermopile,ALTP)热流传感器。利用弧光灯热流传感器标定系统对其进行静态标定,获得ALTP热流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约为8.24μV/(... 针对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对高频热流脉动的测试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横向热电效应的原子层热电堆(Atomic Layer Thermopile,ALTP)热流传感器。利用弧光灯热流传感器标定系统对其进行静态标定,获得ALTP热流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约为8.24μV/(kW·m^-2),优于国外同尺寸敏感元件的ALTP热流传感器6.90μV/(kW·m^-2)的灵敏度系数;利用激波风洞试验,并通过与薄膜热电阻热流传感器对比,初步获得ALTP热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上限,响应时间小于0.2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热电堆 热流传感器 标定 灵敏度系数 响应时间 激波风洞 横向塞贝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冷条件下温度与热流复合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庆涛 王辉 +1 位作者 朱新新 周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参数测量需求,研究长时间飞行过程中无水冷条件下传感器表面温度和热流的快速响应测量技术。在分析环境特点和测量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锁紧固的柱塞式复合传感器,根据圆柱体侧面的温度响应处理得到表面温度和热流。... 针对飞行试验中参数测量需求,研究长时间飞行过程中无水冷条件下传感器表面温度和热流的快速响应测量技术。在分析环境特点和测量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锁紧固的柱塞式复合传感器,根据圆柱体侧面的温度响应处理得到表面温度和热流。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数据处理方法,有限元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抗畸变和抗噪声能力。标定该热流传感器的热流测量结果,得到不锈钢传感器的98%热流响应时间约为0.7 s,热流测量结果受到侧向隔热结构的影响明显。表面温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所测结果能够反映表面温度对热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表面温度 热流测量 快速响应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主要原材料的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朱新新 《广东印刷》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印刷过程中原材料的选用将会对印刷图像产生艺术效果与技术性能两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稳定性。此外,原材料的性能还会影响生产效率。印刷生产必然需要使用各种材料,把好所使用的材料的质量关,是保证建立高质量作业流程... 印刷过程中原材料的选用将会对印刷图像产生艺术效果与技术性能两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稳定性。此外,原材料的性能还会影响生产效率。印刷生产必然需要使用各种材料,把好所使用的材料的质量关,是保证建立高质量作业流程不可缺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质量 技术性能 原材料 印刷图像质量 艺术效果 印刷过程 生产效率 印刷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子技术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新新 《中国印刷》 2010年第12期83-86,共4页
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印刷技术,是指利用光、电及电化学原理和各种印刷技术,通过导电聚合物及纳米金属粒子制成的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油墨,将电子电路的图形信息打印、复印、转印或喷印到纸张或塑料薄膜上,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 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印刷技术,是指利用光、电及电化学原理和各种印刷技术,通过导电聚合物及纳米金属粒子制成的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油墨,将电子电路的图形信息打印、复印、转印或喷印到纸张或塑料薄膜上,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电路或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技术 电子技术 智能包装 应用 纳米金属粒子 电子电路 电化学原理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传热模态的瞬态热流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辉 吴东 +3 位作者 朱新新 朱涛 杨凯 程光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7,共6页
瞬态热流是电弧加热器试验高温流场需要校测的重要参数。针对高热流、强冲刷试验测试环境,根据能量守恒原则,给出了一种基于热容吸热和一维半无限体传热的混合传热模态的瞬态热流测试方法,分析了有效测试时间范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 瞬态热流是电弧加热器试验高温流场需要校测的重要参数。针对高热流、强冲刷试验测试环境,根据能量守恒原则,给出了一种基于热容吸热和一维半无限体传热的混合传热模态的瞬态热流测试方法,分析了有效测试时间范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瞬态热流传感器。结合标定试验,对研制的瞬态热流传感器进行动态响应特性检测和准度校准,并应用于电弧加热器试验环境中。结果表明:该瞬态热流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抗冲刷能力,可以满足电弧加热器试验环境高热流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传热模态 瞬态热流 测试方法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热电阻热流传感器的对比标定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凯 刘济春 +2 位作者 陈苏宇 朱新新 王辉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常用于薄膜热电阻热流传感器(简称薄膜热流计)的两步法存在标定步骤多、误差源多等问题。在解决吸收薄膜必要性、标定时限和标定热流范围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薄膜热流计的对比标定。在对比标定薄膜热流计时,基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乘积... 常用于薄膜热电阻热流传感器(简称薄膜热流计)的两步法存在标定步骤多、误差源多等问题。在解决吸收薄膜必要性、标定时限和标定热流范围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薄膜热流计的对比标定。在对比标定薄膜热流计时,基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乘积及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被处理为简单的传感器灵敏度系数,使得标定实验仅需重复简单的步骤,有效减少了误差源;针对通过对比标定获得的多支薄膜热流计灵敏度系数差异大的问题,在分析其测温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去除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得到同一批次生产的多支薄膜热流计较为一致的修正灵敏度系数。薄膜热流计对比标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超过6.5%,明显优于两步法标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约10.7%),提升了薄膜热流计测热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热电阻 热流 标定 灵敏度系数 不确定度分析 激波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测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卫 伍越 +4 位作者 罗杰 刘进博 王磊 朱新新 朱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42,共9页
点测量吸收光谱技术以饱和吸收为基本原理,可有效克服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线测量缺陷,通过探测光束与一同频的饱和光束交叉来提取交叉位置点处的信息,实现具有毫米级空间分辨能力的点测量。本文对点测量吸收光谱技术... 点测量吸收光谱技术以饱和吸收为基本原理,可有效克服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线测量缺陷,通过探测光束与一同频的饱和光束交叉来提取交叉位置点处的信息,实现具有毫米级空间分辨能力的点测量。本文对点测量吸收光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推导了饱和光束和探测光束在任意交叉角度下的饱和吸收系数,分析了饱和参数对吸收信号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弱吸收信号的调制方法,推导了饱和光束在高频正弦调制下的探测光一次谐波表达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验证。研究还表明,不同阶次谐波信号具有相同的半高宽,并且与无调制时的吸收信号半高宽一致,因此利用多次谐波叠加可进一步提高谱线宽度测量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技术 点测量 高空间分辨率 微弱信号检测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风洞喷管壁温对平板试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隆永胜 袁竭 +2 位作者 赵顺洪 杨斌 朱新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3,共7页
为研究电弧风洞喷管壁面温度对平板试验的影响,研制了隔热半椭圆喷管,采用电弧风洞半椭圆喷管平板试验的方法,将喷管长轴边与平板试验模型连接,使气流延伸到模型表面进行试验。喷管扩张段水冷壁面在试验初始时期(冷壁)和壁温上升(热壁)... 为研究电弧风洞喷管壁面温度对平板试验的影响,研制了隔热半椭圆喷管,采用电弧风洞半椭圆喷管平板试验的方法,将喷管长轴边与平板试验模型连接,使气流延伸到模型表面进行试验。喷管扩张段水冷壁面在试验初始时期(冷壁)和壁温上升(热壁)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平板测试模型表面冷壁热流和平衡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喷管来流焓值1.00~2.55 MJ/kg范围内,相对于冷壁,热壁模型表面冷壁热流增加4.7%~15.0%,平衡温度最大升高4.24%。因此,热防护试验时应考虑喷管壁面温度对平板试验结果带来的影响,需要提高来流焓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风洞 热流 焓值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在激波风洞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金鑫 李强 +3 位作者 杨凯 朱涛 朱新新 王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6,共8页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及激波-边界层干扰等基础气动问题的风洞试验中,高频脉动热流是一重要测试量。为了验证自研的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在实际风洞试验环境中的性能,利用尖锥模型在Φ2m激波风洞(FD-14A)内开展来流马赫数10、单位雷诺数...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及激波-边界层干扰等基础气动问题的风洞试验中,高频脉动热流是一重要测试量。为了验证自研的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在实际风洞试验环境中的性能,利用尖锥模型在Φ2m激波风洞(FD-14A)内开展来流马赫数10、单位雷诺数4.7×10^(6)/m等流场条件下的风洞试验,并与高频脉动压力传感器对比,热流测试结果反映出以150kHz为主、具有一定频率带宽的高频脉动热流分量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且高频分量相对强度较高;借助标定实验获得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通过与薄膜热电阻热流传感器对比以及重复车次中自对比验证了其用于平均热流测试的静态性能,在此试验条件下测试平均热流为7.92kW/m^(2),重复试验车次中测试平均热流为8.32kW/m^(2),重复性良好。由此,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的动/静态性能都说明其在激波风洞试验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风洞 高频脉动 原子层热电堆 热流 时频分析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科技泡沫及其重塑的过程及启示
19
作者 朱新新 《新经济》 2016年第15期9-9,共1页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掀起了一场以科技和新型的互联网企业领头的投资热潮,使得NASDAQ指数攀升至最高点后又暴跌75%,创下6年中的最低点位。伴随而来的是大批投资的巨额损失及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等高科技部门的过剩...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掀起了一场以科技和新型的互联网企业领头的投资热潮,使得NASDAQ指数攀升至最高点后又暴跌75%,创下6年中的最低点位。伴随而来的是大批投资的巨额损失及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等高科技部门的过剩产能。然而,美国最终度过了危机,完成了过剩产能的转换及经济的重塑。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治理产能过剩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研究美国2000高科技泡沫及其重塑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治理过剩产能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泡沫 产能过剩 产能化解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制备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庆涛 朱新新 +2 位作者 王辉 白菡尘 裘进浩 《遥测遥控》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长时间试验中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研究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介绍传感器在热流标定、表面温度测试和电弧风洞试验中的测试结果。利用光学显示设备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的加压银钎焊工艺,结果表明无...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长时间试验中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研究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介绍传感器在热流标定、表面温度测试和电弧风洞试验中的测试结果。利用光学显示设备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的加压银钎焊工艺,结果表明无助焊剂的高纯度银钎焊工艺具有焊缝平整、厚度小、气孔少的优点。热流标定结果表明,水冷条件下传感器的98%响应时间约为0.35s,热沉条件下约为0.33s,在0.42 MW/m2~2.11MW/m2范围内,与标准传感器的偏差不大于6%;表面温度对比测量表明,传感器所测温度与热流具有线性关系,可以反映表面温度对气动加热的影响;电弧风洞试验表明,传感器可以用于长时间热防护试验的热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温度测量 标定 电弧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