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GPS卫星钟差的改正和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季善标 朱文耀 熊永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8,共7页
分析了 GPS卫星钟差的变化特性,探讨了利用 GPS地面跟踪站的观测数据估算GPS卫星钟差的可行性.建立了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系统,并把由地面跟踪站的实测数据估算的卫星钟差用于星载 GPS定轨计算,得到优于1m的定轨精度.
关键词 GPS卫星钟 星载GPS测轨 定轨 卫星轨道确定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星载 GPS 伪码测距进行小卫星星座的整网定位 被引量:8
2
作者 郗晓宁 张雅声 +1 位作者 任萱 朱文耀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2-16,共5页
首先针对小卫星星载GPS伪码测距,基于星间差分消除/消弱误差,并引入星座网形约束,论述了星座模式下提高小卫星定位精度的一种整网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算例。然后进一步论述了不依赖GPS的小卫星星座测控,以及提高小卫... 首先针对小卫星星载GPS伪码测距,基于星间差分消除/消弱误差,并引入星座网形约束,论述了星座模式下提高小卫星定位精度的一种整网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算例。然后进一步论述了不依赖GPS的小卫星星座测控,以及提高小卫星星座定位自主性问题的几点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星座 星载GPS 整网平差 定位 伪码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器垂直击中月球的轨道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郗晓宁 朱文耀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1-167,共7页
本文讨论了探测器从低高度圆形地球停泊轨道入轨点出发、在停泊轨道上滑行一段后、沿速度方向加速进入登月轨道、自由飞行击中月球的轨道设计.在着月的速度、角度、时间、区域、停泊轨道和能量限制等约束下,首先借助二体、双二体理论... 本文讨论了探测器从低高度圆形地球停泊轨道入轨点出发、在停泊轨道上滑行一段后、沿速度方向加速进入登月轨道、自由飞行击中月球的轨道设计.在着月的速度、角度、时间、区域、停泊轨道和能量限制等约束下,首先借助二体、双二体理论,不仅提供了轨道初值的近似值,而且说明了轨道的特性.然后利用广义限制性四体动力学模型,进行3点边值搜索,得到高精度的探测器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击中月球 停泊轨道 轨道设计 月球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模糊C均值算法的类别间可分性优化
4
作者 王铭军 朱文耀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7,171,共4页
随着的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可编程性,将向着多核,众核的异质形核的方向继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KFCM算法的类别间可分性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于FCM算法的数据集C划分、FCM算法和HCM算法的理论知识,解释了KFCM算... 随着的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可编程性,将向着多核,众核的异质形核的方向继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KFCM算法的类别间可分性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于FCM算法的数据集C划分、FCM算法和HCM算法的理论知识,解释了KFCM算法,对于样本的特征进行优化,将高维特征空间内的数据映射到内核函数中,将样本的有益特征扩大,到达快而准的聚类效果。经过仿真测试显示,KFCM算法模型聚类效果可以准确区分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算法 类别间可分性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和虚拟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康琳英 朱文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3,共4页
针对传统的景观虚拟设计艺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行基于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并根据搭建的模型进行虚拟景观设计。利用三维虚拟动态空间进行实际景观外形描述,种子点匹配法分析景观纹理表征属性,搭建一个三维虚拟的景观模型。该模型作为... 针对传统的景观虚拟设计艺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行基于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并根据搭建的模型进行虚拟景观设计。利用三维虚拟动态空间进行实际景观外形描述,种子点匹配法分析景观纹理表征属性,搭建一个三维虚拟的景观模型。该模型作为设计基础,从景观室外地形特征和室内建筑构造两方面搭建虚拟景观整体造型,控制虚拟景观动态浏览,以此实现对于三维景观的虚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虚拟设计相比,所设计的三维虚拟景观更加逼真,其艺术效果比传统设计提高的6.56%。由此可见,基于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和虚拟设计更加满足现代虚拟设计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景观 模型搭建 虚拟设计 外形描述 仿真验证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丁砜-芳烃体系液-液平衡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文耀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7期63-66,共4页
本文以现有生产装置的物系为背景,以生产中进抽提塔用的加氢汽油和重整汽油C6~C7馏分为试验原料,及生产中用的环丁砜为溶剂。原料和溶剂以不同的体积比,经充分混合达平衡后静止分层。测定了抽提液和抽余液中芳烃含量,计算了芳... 本文以现有生产装置的物系为背景,以生产中进抽提塔用的加氢汽油和重整汽油C6~C7馏分为试验原料,及生产中用的环丁砜为溶剂。原料和溶剂以不同的体积比,经充分混合达平衡后静止分层。测定了抽提液和抽余液中芳烃含量,计算了芳烃-环丁砜体系中芳烃分配系数,及芳烃在溶剂中的溶解量,并与文献报道值进行了比较。认为测定的数据在生产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丁砚 液-液平衡 芳烃回收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油酸甲酯复配捕收剂浮选南梁煤矿煤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嘉亮 朱文耀 +2 位作者 常梦洁 李会录 刘俊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20-26,共7页
陕西省南梁煤矿现有浮选生产药剂成本较高,占选厂总成本的84.5%;另外试验发现GF、FO等复配捕收剂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浮选效率,但其药剂用量仍然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浮选效率、降低药剂用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系统研究了复配捕收... 陕西省南梁煤矿现有浮选生产药剂成本较高,占选厂总成本的84.5%;另外试验发现GF、FO等复配捕收剂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浮选效率,但其药剂用量仍然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浮选效率、降低药剂用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系统研究了复配捕收剂对煤泥浮选效果。以仲辛醇为起泡剂,煤油分别与正辛胺、正癸酸、十二烷、油酸甲酯复配作为捕收剂,对粒度大于0.0385 mm的煤泥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油酸甲酯与煤油质量比为1∶6时,浮选结果最佳,精煤产率由煤油的43.14%提高到复配捕收剂的61.70%,对应的灰分由9.50%变为9.61%,可燃体回收率由42.98%提高到61.48%。煤油/油酸甲酯复配捕收剂优异的浮选效果可归因于油酸甲酸含氧酯基与煤分子上的含氧官能团作用时较高的润湿热和吸附能、较低的前线轨道能隙,更易吸附在煤表面,提高煤的疏水性。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与煤泥相比,浮选后的精煤中灰分明显减少,只有少量细泥颗粒附着于煤颗粒表面,说明油酸甲酯复配与煤油是一种理想的煤泥浮选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 复配捕收剂 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树皮状ZnO纳米纤维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治纬 孙蒙 +5 位作者 张聪苗 王慧 陈嘉亮 朱文耀 常梦洁 刘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89,94,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一维氧化锌(ZnO)纳米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然而已报道的纳米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光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以硝酸锌为锌源,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一维氧化锌(ZnO)纳米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然而已报道的纳米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光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以硝酸锌为锌源,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混合溶剂,利用静电纺丝和高温煅烧合成了表面和内部同时具有丰富孔洞的树皮状ZnO纳米纤维,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和Cr(Ⅵ)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调节纺丝液中锌源的浓度,得到了不同结构的ZnO光催化剂。X射线衍射仪、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O纳米纤维高度结晶,纤维表面均匀分布有片状结构。光催化测试表明,经过3h紫外光照射后,树皮状ZnO纳米纤维对亚甲基蓝和Cr(Ⅵ)的降解效率分别达93.6%和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光催化 铬(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olar Photogravitation on the Motion of Comet Hale-Bopp
9
作者 ZHENG Xue-tang ZHU Wen-yao YU Li-zho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66-468,共3页
On the basis of photogravitational theory,the influence of solar photogravitation on the motion of comet Hale-Bopp is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for plasma tail of comet Hale-Bopp there is only one collinear point L_(... On the basis of photogravitational theory,the influence of solar photogravitation on the motion of comet Hale-Bopp is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for plasma tail of comet Hale-Bopp there is only one collinear point L_(3) and for a few of dust tail there can be two coplanar points L_(6),L_(7) and three collinear points L_(21),L_(22),L_(3).The regions in which the coplanar points exist and the dust grain of comet Hale-Bopp can move are also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ET HALE BO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