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的双重体验与双重表现——论阿甲先生关于"戏曲表演的体验与表现都是双重性"的观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文相 王永庆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8,共10页
依据阿甲先生的理论体系和"戏曲表演的体验与表现都是双重性"的论断,作者详尽地分析、诠释了戏曲表演在实践中是如何进行双重体验和双重表现的。指出演员需以程式思维为主导,达到"戏"与"技"的结合,以外... 依据阿甲先生的理论体系和"戏曲表演的体验与表现都是双重性"的论断,作者详尽地分析、诠释了戏曲表演在实践中是如何进行双重体验和双重表现的。指出演员需以程式思维为主导,达到"戏"与"技"的结合,以外在的鲜明形象传达内在的丰富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甲 戏曲表演 双重体验 双重表现 程式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甲先生,魂兮归来!——《舞台深处——阿甲传》读后感
2
作者 朱文相 王永庆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我对中国戏曲体系死不放手。”阿甲先生为此矢志不渝 ,一生不懈探索 ,成为他那一个时代的戏曲文化先驱、中国戏曲表导演理论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关键词 阿甲 中国戏曲体系 戏曲表导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导演制的建立与导演艺术的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文相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53,共8页
从“主角制”到“导演制” “导演”,作为专业职称,并非传统戏曲所固有,而是从话剧引进的。“导演”这一专业职称,即使在西方话剧发展史上出现也较晚。但是,自有戏剧演出以来,即使无导演职称之名,而导演艺术的职能已经存在了。
关键词 导演艺术 西方话剧 传统戏曲 戏剧演出 发展史 专业职称 职能 戏曲艺术 戏曲演员 京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淑贤与龙江剧艺术研讨会
4
作者 曲润海 姚欣 +10 位作者 王育生 曲六乙 李庆成 王安葵 朱文相 林毓熙 安志强 龚和德 黄维钧 赓续华 刘邦厚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8-29,共12页
这两天参加了开幕式,参观了基地,看了两台晚会演出,我有几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是: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建设,第一位的是人才,有了人才能够干事。龙江剧经过几十年推出了以白淑贤为首一批艺术人才,白淑贤是代表,但不只是一个白淑... 这两天参加了开幕式,参观了基地,看了两台晚会演出,我有几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是: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建设,第一位的是人才,有了人才能够干事。龙江剧经过几十年推出了以白淑贤为首一批艺术人才,白淑贤是代表,但不只是一个白淑贤,还有一班管理人员和创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剧团 剧种 演出 京剧 感受 艺术人才 开幕式 晚会 参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的兴与衰
5
作者 谢柏梁 朱文相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3-34,共2页
文相先生大鉴: 顷读《新民晚报》翁思再学兄8月21日报道,得知中国戏曲学院今年招生系建院以来最为丰收的一年,不禁令人精神一振。青年梅花奖得主们成得深造机会,天下英雄尽入戏曲高等学府韬光养晦,这是何等开阔的眼界、气度和胸怀! 确... 文相先生大鉴: 顷读《新民晚报》翁思再学兄8月21日报道,得知中国戏曲学院今年招生系建院以来最为丰收的一年,不禁令人精神一振。青年梅花奖得主们成得深造机会,天下英雄尽入戏曲高等学府韬光养晦,这是何等开阔的眼界、气度和胸怀! 确如先生所言,“这是一批跨世纪的戏曲人材。这种在戏曲不景气情况下的人材储备,对民族文化之回归和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此举一行,此言一出,令我等沪上戏曲文化界同仁深为感备。世纪之末,世风变易,戏曲已叨陪文艺末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鉴 《新民晚报》 古典戏剧 中国戏曲学院 翁思 梵剧 《游园惊梦》 九十年代 时代氛围 柏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