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青海段200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
1
作者 刘兴宇 宋宏利 +1 位作者 李润杰 朱文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9,共9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青海段200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采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模型,结合水文站点实测数据,对研究区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其面积呈逐渐增长趋势,而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 为探究黄河流域青海段200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采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模型,结合水文站点实测数据,对研究区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其面积呈逐渐增长趋势,而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面积持续减小;高等级土壤侵蚀多聚集于东北部人类活动密集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面积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草地>林地>未利用地>耕地,其中耕地的土壤侵蚀情况变化显著,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分别下降了3.63%、3.14%和2.71%;15°~25°坡度是土壤侵蚀相对集中区域,是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黄河流域青海段土壤侵蚀强度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未来应将土地利用结构单一、人类活动频繁或地形坡度较大区域作为土壤侵蚀重点防治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土壤侵蚀 RUSLE 地形因子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施肥对不同植物类土壤肥力与碳库的影响
2
作者 朱文彬 张慧 +4 位作者 张龙江 苏良湖 欧阳爽 刘臣炜 王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4-1028,共15页
为探讨有机施肥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与有机碳库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地区典型稻田、茶园和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机施肥模式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土壤肥力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主要影响0~20 cm土层的土... 为探讨有机施肥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与有机碳库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地区典型稻田、茶园和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机施肥模式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土壤肥力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主要影响0~20 cm土层的土壤性状。相较于无机施肥,有机施肥下,稻田土壤速效磷和铵态氮,以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采用Fuzzy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评价结果表明,有机施肥有助于改善稻田土壤肥力,有机无机配施的菜地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有机施肥对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相较于无机肥处理,有机1处理显著降低土壤NO^(-)_(3)-N(0~20 cm和40~60 cm)、Olsen-P(0~20 cm和40~60 cm)、SOC(40~60 cm)和TN(40~60 cm)含量,而有机3处理显著增加了SOC(0~20 cm和20~40 cm)和TN(0~20 cm)含量。稻田和茶园土壤肥力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次为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而pH是影响菜地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有机质、总氮和速效氮分别是对稻田、茶园和菜地土壤综合肥力贡献最大的因子。此外,不同施肥模式显著增加稻田、茶园和菜地0~20 cm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其中长期施用有机肥(22 a)显著提高茶园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综上所述,有机施肥有助于改善稻田土壤肥力,提升稻田和茶园土壤碳库,但对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仍待进一步探究。此外,有机无机配施的菜地土壤存在酸化风险。因此,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改善与碳库提升需因地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施肥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性状 土壤肥力 有机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白水泥净浆干燥收缩与水分损失关联
3
作者 梁华明 朱文彬 +2 位作者 郭鑫志 卢艺菲 周春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为精确解析干燥条件下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水泥基材料的收缩行为,深入揭示低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下降的机制,利用低场磁共振弛豫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质量与长度测试,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掺与不掺硫铝酸钙类膨胀... 为精确解析干燥条件下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水泥基材料的收缩行为,深入揭示低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下降的机制,利用低场磁共振弛豫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质量与长度测试,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掺与不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白水泥净浆的干燥收缩历程进行10个月的长期监测,从含水量及水分状态角度,定量描述白水泥净浆干燥失水和收缩的演变规律,阐明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导致干燥收缩落差增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75%、43%、11%的环境中干燥,白水泥净浆失水量和干燥收缩均持续增大直至稳定,3类环境中各试件干燥收缩与相对失水量间的关系基本保持一致;随干燥时间延长,单位失水量导致的干燥收缩先降低后升高,干燥进程中净浆内部各级孔隙失水规律不同,且各湿度条件下的干燥收缩机制存在差异;掺入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后,C-S-H凝胶纳米孔结构会发生一定粗化,干燥时易损失更多可蒸发水,且膨胀剂水化生成的钙矾石还会损失2~5个结晶水,二者共同导致净浆水分损失与干燥收缩增大;在低湿度环境中应用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时,需注意这两个因素导致收缩落差增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泥 硫铝酸钙类膨胀剂 干燥收缩 水分损失 低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喷氨的NO_(x)通量获取方法和喷氨格栅阻力特性
4
作者 尚天坤 黄诚 +3 位作者 陈宙 朱文彬 范辰浩 王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不均匀喷氨的方法是根据喷氨格栅建立不同分区的NO_(x)通量,设计分区不同的喷氨量,而NO_(x)通量由两个参数即烟气流速和NO_(x)浓度决定,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是获得这两个参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在实际中难以确... 不均匀喷氨的方法是根据喷氨格栅建立不同分区的NO_(x)通量,设计分区不同的喷氨量,而NO_(x)通量由两个参数即烟气流速和NO_(x)浓度决定,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是获得这两个参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在实际中难以确定,无法较好地模拟流速场,而试验是更优的一种方法。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负荷和煤种下,喷氨格栅截面的流速分布基本不变,某些区域始终高,某些区域始终低。同时得到NO_(x)浓度的不均匀系数相对于流速不均匀系数很小,且考虑喷氨截面到催化剂还有一段扩散距离,可以仅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即烟气流速对不均匀喷氨的喷氨量进行设计,该方法简单有效,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效果较好。同时对喷氨支管的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多孔介质代替该区域可以极大简化数值模拟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喷氨 NO_(x)通量 流速场 浓度场 喷氨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稻季不施磷的农学及环境效应探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文彬 汪玉 +4 位作者 王慎强 赵旭 卢亚男 程谊 司友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9-1135,共7页
以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稻麦季均施磷(PR+W,当前农民施肥习惯)、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稻季施磷麦季不施磷(PR)以及稻麦季均不施磷(Pzero,对照)四种施磷处理,提出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的减磷... 以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稻麦季均施磷(PR+W,当前农民施肥习惯)、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稻季施磷麦季不施磷(PR)以及稻麦季均不施磷(Pzero,对照)四种施磷处理,提出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的减磷措施。四年八季作物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R+W处理相比较,PW处理的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却提高磷肥利用率3.54%,同时降低土壤速效磷累积量10.5%~36.7%,减少径流总磷浓度12.0%。据此推算,如果一个稻季不施磷肥,太湖流域1.02×106hm^2水稻土四年可节约P_2O_5约24万t,估算该流域每年可直接节约肥料投入成本3.06亿元。这表明采取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的减磷措施不仅能够保持稳产,而且可节约磷肥(磷矿)资源,降低水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农学、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的三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季不施磷 作物产量 磷肥利用率 土壤速效磷 径流总磷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GA-DHOA体系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碱土金属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文彬 叶国安 +2 位作者 李峰峰 蒋德祥 李会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8-334,共7页
合成了新型酰胺类萃取剂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研究了以正十二烷为溶剂时,该萃取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碱土金属的萃取行为,考察了萃取体系变化、酸度、金属离子强度、盐析剂离子强度及温度对... 合成了新型酰胺类萃取剂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研究了以正十二烷为溶剂时,该萃取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碱土金属的萃取行为,考察了萃取体系变化、酸度、金属离子强度、盐析剂离子强度及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同时对萃合物的化学组成及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TODGA与M(Ⅱ)形成的萃合物分子为M(NO3)2.2TODGA(org);在293K时,TODGA萃取Sr(Ⅱ)的ΔG=(-2.08±0.06)kJ/mol,ΔH=(-24.30±1.45)kJ/mol,ΔS=(-75.80±4.74)J/(mol.K)。在萃取过程中没有形成三相,提出了从高放废液(HLLW)中分离回收Sr的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GA DHOA 溶剂萃取 碱土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GA-DHOA体系萃取金属离子 Ⅲ.对Am(Ⅲ)和三价镧系离子的萃取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文彬 叶国安 李峰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3,共10页
研究了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对Am(Ⅲ)和三价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主要考察了萃取剂浓度、HNO3浓度、NaNO3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ODGA... 研究了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对Am(Ⅲ)和三价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主要考察了萃取剂浓度、HNO3浓度、NaNO3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ODGA浓度的增加,TODGA/正十二烷和TODGA-DHOA/正十二烷两种萃取体系对Am(Ⅲ)和三价镧系元素的萃取分配比显著增加,DHOA对三价锕系和镧系萃取能力很弱,而DHOA的加入,对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和三价镧系元素具有一定抑制作用。TODGA萃取三价镧系元素的分配比随着镧系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Am的分配比与Eu相近。TODGA萃取稀土元素是放热反应,萃取过程中焓变起主导作用,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变化的规律也表明随着镧系原子序数的增加,TODGA对其萃取能力增强。通过对TODGA萃取Am(Ⅲ)和三价镧系元素机理探讨,得到萃取反应方程式均为:M3+aq+3NO-3,aq+3TODGAorg→M(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GA DHOA 溶剂萃取 Am(Ⅲ) 三价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GA-DHOA体系萃取金属离子 Ⅰ.对Np(Ⅳ,Ⅴ,Ⅵ)的萃取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文彬 李峰峰 +1 位作者 叶国安 李会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268,共7页
次锕系核素(主要为Am、Cm和Np)是放射性废物中长期放射性毒性的最大贡献体,将这些次锕系核素从废物中去除后可以将必要的储存时间由原来的大于106年减少到不到103年。近年来,二甘醇二酰胺(两个酰胺基团之间通过醚基连接)作为三齿试剂与... 次锕系核素(主要为Am、Cm和Np)是放射性废物中长期放射性毒性的最大贡献体,将这些次锕系核素从废物中去除后可以将必要的储存时间由原来的大于106年减少到不到103年。近年来,二甘醇二酰胺(两个酰胺基团之间通过醚基连接)作为三齿试剂与金属离子配位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这类试剂中,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被认为从高放废液(HLLW)中分离三价锕系和镧系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工作以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为萃取剂,研究了以正十二烷为稀释剂,二者对Np(Ⅳ)、Np(Ⅴ)和Np(Ⅵ)的萃取行为,主要考察了萃取剂浓度、HNO3浓度和NaN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ODGA和DHOA对Np(Ⅳ)、Np(Ⅴ)和Np(Ⅵ)的萃取分配比大小顺序均为:D(Np(Ⅳ))>D(Np(Ⅵ))>D(Np(Ⅴ)),并且均对Np(Ⅴ)的萃取能力较小;TODGA/正十二烷体系中加入DHOA时,对Np(Ⅳ,Ⅴ,Ⅵ)萃取具有一定的反协同效应;TODGA萃取Np(Ⅳ,Ⅴ,Ⅵ)的方程式分别为:Np4+(aq)+4NO-3(aq)+3TODGA(org→)Np(NO3)4.3TODGA(org)NpO+2(aq)+NO-3(aq)+TODGA(org→)NpO2(NO3).TODGA(org)NpO2+2(aq)+2NO-3(aq)+2TODGA(org→)NpO2(NO3)2.2TODGA(o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GA DHOA 溶剂萃取 Np(Ⅳ 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介质理论在深基坑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文彬 张家生 刘宝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18,共5页
使用矿业工程中广为应用的随机介质理论和方法,计算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及土体变形,并据此探讨深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关键词 随机介质 基坑开挖 稳定性分析 深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需水管理的多级递阶模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文彬 陈守煜 王本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2-366,共5页
运用大系统递阶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对大连市需水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该市需水与经济发展的三级递阶结构形式;据该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三级递阶优化管理模型并且给出了结合专业知识优化方法的简要步骤.优化该模型获得了大... 运用大系统递阶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对大连市需水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该市需水与经济发展的三级递阶结构形式;据该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三级递阶优化管理模型并且给出了结合专业知识优化方法的简要步骤.优化该模型获得了大连市需水的管理模式,可供管理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管理 多级递阶结构 大连市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炭化物长期还田下农田镉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文彬 王慎强 +1 位作者 赵旭 汪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以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宜兴基地秸秆及生物质炭连续还田试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农艺措施进行7年后对麦季土壤及小麦不同器官中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源的BC0处理相比,秸秆和生物质炭还田增加了土壤中总Cd浓... 以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宜兴基地秸秆及生物质炭连续还田试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农艺措施进行7年后对麦季土壤及小麦不同器官中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源的BC0处理相比,秸秆和生物质炭还田增加了土壤中总Cd浓度(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与7年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对照处理(BC0处理),添加2.25 t·hm-2的秸秆(Straw2.25处理,1/3秸秆全量还田量)与11.25 t·hm-2的生物质炭(BC11.25处理,5倍秸秆全量还田量制备生物质炭)对小麦中Cd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22.5 t·hm-2的生物质炭(BC22.5处理,10倍秸秆全量还田量制备生物质炭)的小麦籽粒、秸秆和根部中Cd含量比BC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88.7%、75.3%和52.8%(P<0.05)。Straw2.25处理、BC11.25处理和BC22.5处理中土壤DGT-Cd含量与不添加秸秆源的BC0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71.2%、74.6%和83.4%(P<0.05);且DGT-Cd含量与小麦Cd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洁农田中秸秆资源还田下土壤总Cd短期内环境风险较小,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质炭 土壤 小麦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深施方式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文彬 曾科 +4 位作者 田玉华 张超 李晓 葛仁山 尹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本研究以太湖地区稻田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CN)、减氮表施(RN)、减氮侧深施(RNS)和减氮穴施(RNP)5种施氮处理,探究不同深施方式对稻田氨挥发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表施处理(CN和... 本研究以太湖地区稻田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CN)、减氮表施(RN)、减氮侧深施(RNS)和减氮穴施(RNP)5种施氮处理,探究不同深施方式对稻田氨挥发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表施处理(CN和RN)相比,RNS和RNP通过降低田面水NH4+-N浓度和pH分别减少30.95%~41.54%和66.71%~72.23%的氨挥发排放(P<0.05)。相较于RN处理,RNP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并增加根区土壤有效氮含量,进而增加水稻产量(6.23%),提高氮肥利用率(50.15%),降低土壤氮盈余(63.92%)(P<0.05)。与CN处理相比,RNS显著降低土壤氮盈余(29.20%)(P<0.05),但水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未显著增加。相较于RNS,RNP进一步降低氨挥发损失(50.84%)和土壤氮盈余(51.07%),提高氮肥利用率(40.40%)(P<0.05)。综上所述,RNP的农学和环境效益最高,但因穴施机械及肥料造粒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尚难应用于实际生产;而侧深施肥在我国水稻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中效益较高且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深施 氨挥发 氮肥利用率 土壤氮扩散 水稻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GA-DHOA体系萃取金属离子 Ⅱ.对Pu(Ⅲ,Ⅳ,Ⅵ)的萃取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文彬 叶国安 +1 位作者 李峰峰 李会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6,共7页
研究了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体系对Pu(Ⅲ)、Pu(Ⅳ)和Pu(Ⅵ)的萃取行为,主要考察了萃取剂浓度、HNO3浓度和NaN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ODGA和DHOA对Pu(Ⅲ)、Pu(... 研究了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N,N-二己基辛酰胺(DHO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体系对Pu(Ⅲ)、Pu(Ⅳ)和Pu(Ⅵ)的萃取行为,主要考察了萃取剂浓度、HNO3浓度和NaN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ODGA和DHOA对Pu(Ⅲ)、Pu(Ⅳ)和Pu(Ⅵ)的萃取分配比大小顺序均为:D(Pu(Ⅲ))>D(Pu(Ⅳ))>D(Pu(Ⅵ)),TODGA/正十二烷体系中加入DHOA时,对Pu(Ⅲ,Ⅳ,Ⅵ)萃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在较高酸度范围内(≥3.0mol/L HNO3),不论体系中Pu的价态为何种形式,TODGA均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TODGA萃取Pu(Ⅲ,Ⅳ,Ⅵ)的方程式分别为:Pu3++3NO-3a+4TODGA。→Pu(NO3)3.4TODGA。Pu4+a+4NO-3a+3TODGA。→Pu(NO3)4.3TODGA。PuO2+2a+2NO-3a+2TODGA。→PuO2(NO3)2.2TOD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GA DHOA 溶剂萃取 Pu(Ⅲ 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GA/正十二烷萃取Sr(Ⅱ)的动力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文彬 叶国安 +1 位作者 李峰峰 李会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8-234,共7页
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在恒界面池中萃取Sr(Ⅱ)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界面面积、萃取剂浓度、金属离子浓度、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并推导了相应的萃... 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在恒界面池中萃取Sr(Ⅱ)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界面面积、萃取剂浓度、金属离子浓度、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并推导了相应的萃取机理。结果表明:(1)搅拌转速在130r/min以下时,0.1mol/LTODGA/正十二烷萃取Sr(Ⅱ)的过程为扩散控制类型,在搅拌转速为150r/min以上时,则可能属于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控制模式;(2)求得了在(170±2)r/min、温度为(25±0.1)℃时0.1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Sr(Ⅱ)的初始速率方程:r0=dcorg(M)dt|t=0=k.SVc0.91aq,0(Sr)c0.73aq,0(HNO3)c0.87org,0(TODGA)在25℃下,求得表观萃取速率常数k=(22.5±2.5)×10-3mol-1.51.L1.51.min-1.cm;(3)0.1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Sr(Ⅱ)的初始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求得表观萃取活化能Ea(Sr(Ⅱ))=(24.3±0.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GA Sr(Ⅱ) 萃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边坡降雨引起的渗流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文彬 刘宝琛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利用饱和 -非饱和土的渗流理论 ,对公路边坡在降雨过程中的渗流规律进行了分析 ,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来模拟雨水在土坡中的渗流过程 ,为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预测提供重要的分析数据 .
关键词 降雨 公路 边坡 饱和-非饱和土 渗流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动力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文彬 叶国安 +1 位作者 李峰峰 李会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在恒界面池中萃取Am(Ⅲ)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两相界面面积、萃取剂浓度、金属离子浓度、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Am(Ⅲ)萃取行为的影响,并推导了... 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在恒界面池中萃取Am(Ⅲ)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两相界面面积、萃取剂浓度、金属离子浓度、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Am(Ⅲ)萃取行为的影响,并推导了相应的萃取机理。结果表明:(1)搅拌转速在130r/min以下时,0.1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过程为扩散控制类型,在搅拌转速为150r/min以上时,则属于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控制模式;(2)求得了在(170±2)r/min、温度为(25±0.1)℃时0.1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初始速率方程:r0=dcorg(M)dtt=0=k·SVc0.94aq,0(Am)c1.05aq,0(HNO3)c1.19org,0(TODGA)在25℃下,求得表观速率常数k=(24.2±3.4)×10-3mol-2.18.L2.18.min-1.cm;(3)0.1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初始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求得表观活化能Ea=(25.94±0.9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GA Am(Ⅲ) 萃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D4003芯片的语音报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文彬 李玉忍 《电声技术》 2007年第6期34-36,40,共4页
介绍了一种语音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语音报警系统针对传统工业报警器中存在的问题,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采用了美国ISD公司的ISD4000系列语音芯片ISD4003-4设计了该系统的语音录放电路,对硬件电路的设计及软件的编程作了较为详... 介绍了一种语音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语音报警系统针对传统工业报警器中存在的问题,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采用了美国ISD公司的ISD4000系列语音芯片ISD4003-4设计了该系统的语音录放电路,对硬件电路的设计及软件的编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系统 单片机 语音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地面水-地下水系统递阶模型与优化算法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文彬 谈为雄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1期42-49,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建模思路,提出了大规模地面水-地下水系统分解的几种方法,如按系统的功能分解方式、按行政管理区划的分解方式和重叠分解方式等。阐述了线性大规模系统递阶模型与非线性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分解-协调技术和...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建模思路,提出了大规模地面水-地下水系统分解的几种方法,如按系统的功能分解方式、按行政管理区划的分解方式和重叠分解方式等。阐述了线性大规模系统递阶模型与非线性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分解-协调技术和分解-聚合技术。文末简单讨论子借助专业知识的优化技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 地下水 递阶结构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金陇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国生 张岩 +7 位作者 郑昊 王大伟 薛爽 朱文彬 金汉帅 周敬 胡世琦 张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
金陇12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和甘肃陇盛种业有限公司以JLNY202为母本、JLNY1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广适等特点。2020-2021年在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986.9 kg/hm2,较对照增产8.0%;2021年吉林省生产试... 金陇12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和甘肃陇盛种业有限公司以JLNY202为母本、JLNY1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广适等特点。2020-2021年在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986.9 kg/hm2,较对照增产8.0%;2021年吉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844.8 kg/hm2,较对照增产6.6%。接种鉴定表现为大斑病R(5级)、灰斑病MR(5级)、丝黑穗病S(16.3%)、镰孢茎腐病MR(18.2%)、禾谷镰孢穗腐病S(5级)。品质分析检测结果,粗淀粉含量55.12%,支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的98.21%,皮渣率5.46%。品味鉴定87.4分,品质等级2级。202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新品种 金陇12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中NCS模型与NSO模型的递阶优化算法
20
作者 朱文彬 周之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5-222,共8页
提出了求解大规模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非凸结构(NCS)模型的进阶优化算法;给出将不可分调度(NSO)模型所构造的拉格朗回函数转化为可分函数的方法及三级递阶优化算法.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库群 优化调度 递阶结构 N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