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虫组学研究在新药研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效伟 韩秀敏 张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范围内脑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因素,成为包虫病重灾区。目前针对包虫的药物主要为苯... 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范围内脑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因素,成为包虫病重灾区。目前针对包虫的药物主要为苯并咪唑类,但是由于该类药物药效不明显及副作用大,我们急切需要研制新药品。文章将基因组学、干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包虫新药研制现状做一概述,旨在深入理解目前包虫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总结新药研究的进展,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促使新药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绦虫 基因组学 干细胞 信号通路 靶点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与线粒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效伟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线粒体是细胞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腺苷三磷酸(ATP)的主要场所,还参与细胞周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将影响细胞许多重要的活动,并且颅脑损伤(TBI)后的功能障碍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最新的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t DNA... 线粒体是细胞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腺苷三磷酸(ATP)的主要场所,还参与细胞周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将影响细胞许多重要的活动,并且颅脑损伤(TBI)后的功能障碍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最新的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t DNA)的基因多态性以及mt DNA的表观遗传学的变化与TBI的病理生理过程或预后相关。文章从线粒体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来介绍线粒体与TBI可能存在的重要关系,并将目前有关线粒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线粒体表观遗传学改变与TBI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基因多态性 表观遗传学 线粒体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