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过程——来自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年代学证据
1
作者 张圣超 朱政坤 +6 位作者 江小均 黄应才 刘小青 刘凤泽 李雨健 韩嶂 严清高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76,共17页
金沙江造山带俯冲消减-碰撞造山时限研究有助于了解古特提斯东段造山演化过程,更能为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诸如羊拉铜矿)提供准确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开展野外和显微构造几... 金沙江造山带俯冲消减-碰撞造山时限研究有助于了解古特提斯东段造山演化过程,更能为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诸如羊拉铜矿)提供准确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开展野外和显微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解析,并利用变形花岗质片麻岩和未变形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 MS U-Pb、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构造-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厘定该韧性剪切带岩浆侵位-变质变形时限。研究认为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走向NEE-SWW向,产状平缓,近S-N向剪切,野外和显微组构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右行伸展性质。剪切带内变形花岗质片麻岩、茂顶弱变形花岗闪长岩和加仁未变形花岗闪长岩分别获得锆石^(206)Pb/^(238)U结晶年龄为285 Ma、259.5 Ma和226.4 Ma,另外花岗质片麻岩中黑云母获得^(40)Ar/^(39)Ar同位素变质-变形坪年龄为(223.75±2.18)Ma,指示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为晚三叠世。综合前人研究,认为金沙江造山带中段经历了裂谷盆地(D)、洋盆扩张(C_(1)-P_(1))、洋壳扩张-俯冲消减(285~279 Ma)、碰撞造山(269~259 Ma)、晚碰撞伸展造山(233~223 Ma)和碰撞后(215~200 Ma)演化过程。其中旭龙韧性剪切带活动为金沙江陆-陆碰撞造山带晚碰撞挤压-伸展构造转换阶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缝合带中段 旭龙韧性剪切带 印支期 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 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拜其铅锌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矿石矿物S-Pb同位素、微量元素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新雨 祝新友 +4 位作者 朱政坤 臧文栓 周志广 姚图 闫鹏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32-2248,共17页
乌兰拜其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铅锌储量约27万吨,其中Ⅰ号矿段为主要的组成矿段。本文以乌兰拜其矿床Ⅰ号矿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讨论乌兰拜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 乌兰拜其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铅锌储量约27万吨,其中Ⅰ号矿段为主要的组成矿段。本文以乌兰拜其矿床Ⅰ号矿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讨论乌兰拜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类型。乌兰拜其矿床Ⅰ号矿段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白音高老组地层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根据矿物的组构和穿插关系,初步将I号矿段成矿作用划分为:毒砂-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绢云母-绿泥石阶段等三个主要成矿阶段。其中矿床中主成矿阶段的石英、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Ⅱ型)两类。石英中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5~481℃,盐度为2.74%~7.02%NaCleqv;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10~327℃,盐度为2.90%~7.02%NaCleqv。分析计算得出的包裹体形成时的成矿压力为8.27~37.43MPa,平均压力为21.26MPa;成矿深度为0.28~1.25km,平均深度为0.71km。这表明乌兰拜其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密度、低盐度的特征,其形成于压力较低,深度较浅的环境下。矿床主成矿阶段的多金属硫化物具有较小的δ34S值变化范围(-6.73‰~0.17‰,均值为-4.10‰),指示硫来源于深源岩浆。闪锌矿、黄铜矿Pb同位素(206Pb/204Pb为18.130~18.267,207Pb/204Pb为15.488~15.545,208Pb/204Pb为37.920~38.104)组成较为稳定。其μ值为9.27~9.28,ω值为33.46~34.02,暗示乌兰拜其矿床铅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特征。乌兰拜其硫铅同位素组成与大兴安岭地区成矿物质为岩浆来源的金属矿床特征相似,与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是深部岩浆热液逐步演化的产物。结合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本次研究初步认为乌兰拜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受燕山晚期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和断裂控制的,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矿石微量元素 S-Pb同位素 铅锌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曾瑞垠 祝新友 +6 位作者 王蓉 朱政坤 蒋斌斌 张雄 孙宁 郑长友 岳鹏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9-731,共13页
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位于加丹加铜钴成矿带中,属于沉积岩容矿层状铜钴矿床,主要发育顺层的层状矿脉和穿层的高角度矿脉。本文通过对2种矿脉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发现,2种矿脉均存在气液两相包裹体... 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位于加丹加铜钴成矿带中,属于沉积岩容矿层状铜钴矿床,主要发育顺层的层状矿脉和穿层的高角度矿脉。本文通过对2种矿脉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发现,2种矿脉均存在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晶三相包裹体等2类,气液两相包裹体中存在一套深色包裹体。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含丰富的盐类及硬石膏子晶,代表了氧化性含矿卤水,具中高温(200~360℃)、高盐度(33%~49%)的特征。高角度矿脉的均一温度和盐度略高于层状矿脉,均属于Na^(+)、K^(+)、Ca^(2+)-Cl^(-)、SO_(4)^(2-)型盆地卤水,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的溶解。深色气液两相包裹体代表了还原性流体,具有中高温(200~360℃)中低盐度(16%~23%)的特征,来源于碳质页岩和沉积物中藻类生物分解。氧化性含矿卤水通过断裂构造迁移至流体封闭的还原环境中,向两侧渗透率较高的砂质白云岩和碎屑岩侧向流动,与还原性流体、含有机质地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矿山组多层位的层控铜钴矿体,成矿机制为盆地卤水交代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含矿卤水 还原性流体 成矿机制 流体混合 氧化还原反应 Luiswishi铜钴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