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砂体的成因及其岩石物理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怡翔 田昌炳 +2 位作者 于兴河 何东博 贾爱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9-393,396,共6页
研究苏里格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渗砂体的成因、特征及其相应的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和解释模型,从而得到相对高渗砂体识别的有效方法是苏里格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苏里格气田具有典型的煤系地层特征,因强烈的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损失较多,... 研究苏里格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渗砂体的成因、特征及其相应的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和解释模型,从而得到相对高渗砂体识别的有效方法是苏里格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苏里格气田具有典型的煤系地层特征,因强烈的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损失较多,表现出粗岩相和次生孔隙发育是相对高渗砂体最主要的特征。在此地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建立响应的测井解释模型是识别相对高渗砂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同的测井系列对孔隙结构和岩石相具有不同的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地层密度测井与声波测井虽然同为孔隙度测井系列,但是它们响应的是不同的孔隙结构,由此可以得到储层次生孔隙度指数测井解释模型。在关键井岩性标定下,选择自然伽马、光电截面和地层密度等一组对岩性响应敏感的测井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是岩石相识别的有效方法。基于这种次生孔隙和岩石相测井解释模型所识别的相对高渗砂体,与岩心分析和气井产能测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测井响应 次生孔隙 解释模型 岩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相控建模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怡翔 张明禄 +2 位作者 王根久 李胜利 郭建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1期52-57,共6页
苏里格气田含气面积几千平方千米,储层性质变化大,生产动态反映沉积微相明显控制有利储层的分布。通过研究该区古河流的几何形态参数,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对苏里格地区储层进行预测。建模过程中优选砂体宽厚比参数在45-80范围内变化,河道... 苏里格气田含气面积几千平方千米,储层性质变化大,生产动态反映沉积微相明显控制有利储层的分布。通过研究该区古河流的几何形态参数,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对苏里格地区储层进行预测。建模过程中优选砂体宽厚比参数在45-80范围内变化,河道的主方向在-10°-20°范围内变化,其中盒8下亚段的底部河道的弯曲度小,盒8下亚段的顶部河道的弯曲度较大,砂体的剖面几何形态为半圆柱体。在随机建模过程中考虑砂岩密度、各种厚度砂体比例、旋回性、砂体宽厚比、高效储层空间位置等地质参数为随机地质模型的约束控制条件。相控建模的结果反映出有利储层的分布,并与生产动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预测 相控建模技术 非均质性 含油饱和度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效气藏地质特点和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古莉 于兴河 +3 位作者 李胜利 徐安娜 朱怡翔 田昌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1,共5页
低效天然气藏特指储量丰度低、气井产能低的一类气藏 ,其储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 70 %。在中国的这类气藏储层普遍为陆相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 ,而且埋藏深度较大。这类储层具有连续性差 ,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及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因... 低效天然气藏特指储量丰度低、气井产能低的一类气藏 ,其储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 70 %。在中国的这类气藏储层普遍为陆相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 ,而且埋藏深度较大。这类储层具有连续性差 ,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及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因此 ,勘探和开发的难度较大。为了有效利用这类资源 ,在对国内外低效气藏的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陆相碎屑岩储层低效气藏的特点 ,认为沉积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是导致储层低效的两大地质因素。沉积相类型决定了储集层的物性和连续性 ;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破坏原生孔隙、造成砂岩致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气藏 地质特征 对比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预测与成藏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宏伟 朱怡翔 +1 位作者 李胜利 赵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 ,利用有限的岩心、地震相信息分析含油储集层的成因 ;开展油源对比 ,确认储集层内油气来源 ;在分析储集层成因的基础上 ,运用地震储集层成像手段 ,预测了含油储集层的分布 ,进而剖析油气成藏... 在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 ,利用有限的岩心、地震相信息分析含油储集层的成因 ;开展油源对比 ,确认储集层内油气来源 ;在分析储集层成因的基础上 ,运用地震储集层成像手段 ,预测了含油储集层的分布 ,进而剖析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结果 ,油气并不是在构造最高部位聚集 ,而是受控于储集砂体的分布 ,因此油藏类型为隐蔽性较强的岩性油气藏 ,油气属自生自储成因。在此思路指导下 ,沿古河道走向扩边钻探取得了成功。图 6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西部凹陷 北部地区 隐蔽油气藏 预测 成藏机制 河道砂体 油源对比 地震储集层成像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效气藏资源特征及高效开发战略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昌炳 罗凯 朱怡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我国天然气总资源量构成中有着相当数量的低效天然气藏资源量 ,后者储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 70 %。这些天然气在储量的级别上大多隶属于基本探明的Ⅲ类储量 ,且在各盆地的分布极不均衡 ,同时还具有地质因素复杂、储量级别低、储量... 我国天然气总资源量构成中有着相当数量的低效天然气藏资源量 ,后者储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 70 %。这些天然气在储量的级别上大多隶属于基本探明的Ⅲ类储量 ,且在各盆地的分布极不均衡 ,同时还具有地质因素复杂、储量级别低、储量丰度低、气井产能低等特点。要开发利用好这些低效的气田或气藏 ,在技术和经济层面上都有着较大的难度。但低效气藏毕竟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开发 :第一必须做好开发早期的地质研究 ,搞清其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开发采收率 ;第二对低效气藏应做出客观可行的评价 ,分析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效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 ,差中选优 ;第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 ,以持续的方式使用低效天然气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气藏 开发战略 储量 储层 采收率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效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特点 被引量:16
6
作者 田昌炳 于兴河 +1 位作者 徐安娜 朱怡翔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5-238,共4页
低效天然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是针对我国广泛存在的低孔渗、低丰度、低产能的天然气藏而划分出来的一类气藏。该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天然气藏的基本特征之后 ,总结了低效气藏的资源分布状况 ,从圈闭类型、沉积类型和成岩阶段上提出了... 低效天然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是针对我国广泛存在的低孔渗、低丰度、低产能的天然气藏而划分出来的一类气藏。该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天然气藏的基本特征之后 ,总结了低效气藏的资源分布状况 ,从圈闭类型、沉积类型和成岩阶段上提出了低效气藏的地质特点 ,并围绕导致天然气层低效的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我国低效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的分析和地质模式的建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特点 地质特征 低效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含油饱和度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高严 朱怡翔 宋本彪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2期35-38,86,共4页
储层岩石含流体饱和度的确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确定难度大,在实际油气藏评价中,需要发展一套实用可靠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在阿尔奇公式的应用中,通常把岩石当成岩石骨架、孔隙和孔隙流体(油气和水)3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多数情况下,... 储层岩石含流体饱和度的确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确定难度大,在实际油气藏评价中,需要发展一套实用可靠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在阿尔奇公式的应用中,通常把岩石当成岩石骨架、孔隙和孔隙流体(油气和水)3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油的电性特征与地层的岩石骨架类似,都为电流的不良导体,那么,如果将油成分视为不导电的岩石骨架一部分,则岩石总可认为是充满水的,此时,由阿尔奇公式导出的孔隙度为岩石的含水孔隙度。以该思路为指导,并结合孔隙度测井方法,可以推导出一套岩石饱和度计算公式和可动油评价方法。更进一步,通过实验室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和油藏中自由水面以上的高度,可标定出不同类型储层的含水饱和度,以此作为测井饱和度计算的检验和校正。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中东Mishrif厚壳蛤颗粒灰岩饱和度解释和储层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奇公式 含水导电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Mishrif厚壳蛤颗粒灰岩 可动油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曲线快速预测油藏开发指标——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Upper Shale大型多层砂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勇 李保柱 +3 位作者 田昌炳 朱怡翔 宋本彪 钱其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6-960,977,共6页
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常规油藏工程方法的优点,考虑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开发方式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典型曲线进行油藏开发指标快速预测的方法。选取典型区块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类型储集层在不... 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常规油藏工程方法的优点,考虑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开发方式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典型曲线进行油藏开发指标快速预测的方法。选取典型区块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类型储集层在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开采典型曲线,进一步结合小层平面划分结果、地质储量评价结果、单井产出及注入能力评价结果进行全油藏开发指标预测。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Upper Shale大型多层砂岩油藏的注水开发研究为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在预测精度接近的前提下,该方法可大幅节省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鲁迈拉油田 开采典型曲线 开发指标 快速预测 区块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盆地中残留可容纳空间的识别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军侠 李宏伟 +2 位作者 袁世义 朱怡翔 田昌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2期30-32,38,共4页
由于残留可容纳空间控制着古水流的分布,因此,不整合面之上剥蚀而来的陆源碎屑物主要沿残留可容纳空间发育区向盆地方向搬运,在过路沉积作用面以下的残留可容纳空间发育区保存,因此过路沉积作用面以下的残留可容纳空间发育区成为储集砂... 由于残留可容纳空间控制着古水流的分布,因此,不整合面之上剥蚀而来的陆源碎屑物主要沿残留可容纳空间发育区向盆地方向搬运,在过路沉积作用面以下的残留可容纳空间发育区保存,因此过路沉积作用面以下的残留可容纳空间发育区成为储集砂体发育较为有利的部位。实践表明,识别残留可容纳空间为开展储集砂体预测提供了线索和思路,在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的预测与气田的高效开发中发挥了作用,沿层序界面之上的残留可容纳空间分布区重新布井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层序地层 残留可容纳空间 识别 应用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地层相分异与沉积物体积分配规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宏伟 袁士义 +3 位作者 朱怡翔 田昌炳 范军侠 闫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基准面升降伴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导致沉积物在不同相域发生剥蚀、搬运、过路、沉积或欠补偿作用而形成旋回性沉积地层。陆相地层等时对比中的同期不等厚现象是相分异与沉积物体积分配作用的地层响应。在平行物源的方向上,岩相类型可... 基准面升降伴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导致沉积物在不同相域发生剥蚀、搬运、过路、沉积或欠补偿作用而形成旋回性沉积地层。陆相地层等时对比中的同期不等厚现象是相分异与沉积物体积分配作用的地层响应。在平行物源的方向上,岩相类型可以由辨状河相序向曲流河相序以及三角洲相序迁移;而在垂直物源的方向上,岩相类型可以由河流相的河道充填沉积向河道间的溢岸沉积与漫滩沉积变迁,或者由三角洲相的分流河道沉积相变为分流间湾沉积。相分异过程伴随着沉积物的体积分配,使同一时期发育的地层在不同相域内分配的体积不同。古地貌对河流相产层分布具控制作用。古水流的搬运作用形成沿层序界面之上可容纳空间较大的古地貌低势区展市的各地充填河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对比 相分异 沉积物体积分配 古河道砂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度与油柱高度关系函数综合分析
11
作者 田昌炳 朱怡翔 《世界石油工业》 1997年第2期22-27,共6页
岩石物理学家在对油气饱和度与油柱高度关系函数研究中,往往将所有的缩入数据转化成拟线性函数域,以便能用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导出方程中的系数,其结果是引入了不少人的为的影响及不合理的约束条件。
关键词 含油 饱和度 油柱 综合评价 油井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测井
12
作者 岳宗坤 朱怡翔 《世界石油工业》 1996年第8期22-27,共6页
近70年来,石油工业依靠测井技术揭示了许多地下地质特性,对油气储集层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常规的测井方法有时无法测到某些储集层特性,如: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等重点参数。因此,有的生产层被忽视了,而... 近70年来,石油工业依靠测井技术揭示了许多地下地质特性,对油气储集层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常规的测井方法有时无法测到某些储集层特性,如: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等重点参数。因此,有的生产层被忽视了,而核磁共振测井仪能够测定这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测井 核磁测井仪 测井解释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地区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诚 朱怡翔 +2 位作者 李顺明 石军辉 韩如冰 《复杂油气藏》 2020年第2期6-12,共7页
为揭示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地区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Jake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将早白垩世进一步分为7个三级层序,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 为揭示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地区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Jake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将早白垩世进一步分为7个三级层序,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Jake地区白垩系由于构造活动较为活跃,水深的变化造成快速的沉积相变,其中Abu Gabra组沉积类型由深水沉积变化为浅水沉积,由下至上依次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Bentiu组沉积时构造较为稳定,垂向上从辫状河-曲流河演化为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演化 白垩系 Jake油田 Muglad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