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高比对煤柱型冲击地压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志洁 姚振华 +3 位作者 陈昆 吕飞 韩军 王来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3-1317,共15页
我国深部煤炭开采日趋复杂,区段煤柱在采动、构造或坚硬顶底板影响下极易诱发煤柱型冲击地压,煤柱型冲击地压的防治已成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研究不同宽高比条件下区段煤柱的力学性能及冲击破坏特性对煤柱型冲击地压防治具有积极... 我国深部煤炭开采日趋复杂,区段煤柱在采动、构造或坚硬顶底板影响下极易诱发煤柱型冲击地压,煤柱型冲击地压的防治已成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研究不同宽高比条件下区段煤柱的力学性能及冲击破坏特性对煤柱型冲击地压防治具有积极意义。采用不同宽高比煤样的“岩-煤-岩”组合体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通过分析煤岩组合体的冲击倾向性、动态破坏特征、分形维数和声发射特征参数等,研究了宽高比对煤柱冲击破坏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①煤柱的宽高比对煤岩组合体的冲击倾向性具有显著影响,宽高比不小于2∶1时,其冲击能量指数K_(E)为1.82~2.65,冲击倾向性无明显变化;小于2∶1时冲击倾向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1时K_(E)最大,达到了15.43。②随宽高比减小,煤岩组合体破坏特征依次表现为:拉压破坏—压剪破坏—拉剪破坏。煤柱宽高比为5∶1~3∶1时,煤岩组合体破坏较为缓慢;宽高比为2∶1时开始出现片状煤屑弹出,冲击破坏剧烈程度较低;宽高比为1∶1和0.75∶1时,具有明显的冲击破坏特性;宽高比为0.5∶1时,煤岩组合体整体稳定性下降,相对0.75∶1煤岩组合体煤柱破坏的剧烈程度降低。③峰后声发射能量释放率与分形维数D变化规律相似,均随宽高比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宽高比不小于2∶1时,煤岩组合体破坏过程中能量持续释放时间较长,煤柱破坏平缓;宽高比为1∶1时,能量释放率和D值明显增大,相较宽高比不小于2∶1煤岩组合体的能量释放率增大了约4倍,D值增大了0.18~0.23,煤柱冲击破坏最为剧烈;宽高比0.75∶1煤岩组合体能量释放率与D值分别降低了约10%和0.01,破坏剧烈程度与1∶1煤岩组合体相近;宽高比减小至0.5∶1时,相关参数的降低幅度约为0.75∶1煤岩组合体的6倍,破坏剧烈程度相对较小。研究表明:宽高比对煤柱的冲击破坏具有显著影响,整体上,煤柱冲击破坏剧烈程度随宽高比减小(5∶1~0.5∶1)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煤柱宽高比大于3∶1时,煤柱冲击危险性相对较小,煤柱宽高比为1∶1和0.75∶1时冲击危险性较大,0.5∶1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型冲击地压 煤柱宽高比 煤岩组合体 声发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坚硬顶板综放开采矿压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志洁 王洪凯 +3 位作者 张宏伟 汤国水 兰天伟 高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共6页
针对特厚煤层和多层坚硬顶板赋存条件下,工作面易出现液压支架压死、煤壁片帮和沿空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以同忻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回采巷道和工作面进行矿压显现监测,分析多层坚硬顶板作用下的围岩... 针对特厚煤层和多层坚硬顶板赋存条件下,工作面易出现液压支架压死、煤壁片帮和沿空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以同忻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回采巷道和工作面进行矿压显现监测,分析多层坚硬顶板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和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开采引起的采动应力影响范围较大,多层坚硬顶板作用下覆岩形成了大结构,在其作用下围岩应力和变形表现为"上升突变"和"下降突变"交替出现。研究结果说明了特厚煤层大采出空间和多层坚硬顶板的共同作用是综放工作面强烈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坚硬预裂爆破切顶和沿空巷道恒阻大变形锚杆吸能支护控制技术,可对强矿压进行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多层坚硬顶板 矿压显现 覆岩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煤柱作用下综放采场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志洁 张宏伟 +2 位作者 兰天伟 霍丙杰 陈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1,共6页
针对大同矿区石炭系特厚煤层工作面过上覆侏罗系煤柱时的强矿压显现现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上部重叠煤柱与采动耦合作用下的围岩应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UDEC数值计算软件,对重叠煤柱作用下工作面的回采过程进行模拟,... 针对大同矿区石炭系特厚煤层工作面过上覆侏罗系煤柱时的强矿压显现现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上部重叠煤柱与采动耦合作用下的围岩应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UDEC数值计算软件,对重叠煤柱作用下工作面的回采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至侏罗系煤柱对应区域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32~37 MPa,较非煤柱区域提高了25%~33%;工作面的侧向支承压力与上部侏罗系井田边界煤柱应力相互叠加,工作面的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约为120 m,5105巷道围岩应力达到了27~32 MPa;邻空巷发生冲击性来压是邻近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本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重叠煤柱应力传递的耦合作用的结果。利用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支架工作阻力,分析得到:工作面推进至侏罗系采空区对应区域,来压期间的支架工作阻力变大,支架增阻更为频繁,矿压显现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煤柱 双系煤层 多煤层开采 强矿压显现 采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覆岩大结构作用下的冲击地压形成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志洁 张宏伟 +1 位作者 陈蓥 汤国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9,共6页
覆岩结构影响着煤矿的矿压显现,甚至会引发冲击地压,因此,有必要对覆岩结构形成与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关键层理论提出了综放工作面"板-壳"覆岩大结构模型,分析了大结构作用下围岩应力演化特征。推导出覆岩大结构失稳... 覆岩结构影响着煤矿的矿压显现,甚至会引发冲击地压,因此,有必要对覆岩结构形成与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关键层理论提出了综放工作面"板-壳"覆岩大结构模型,分析了大结构作用下围岩应力演化特征。推导出覆岩大结构失稳能量释放表达式,得到了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能量。采用微震监测方法,研究了矿震的空间分布和能量变化规律,研究得到:基本顶、亚关键层和主关键层组成的"板-壳"覆岩结构逐步演化,结构掩护下的矿震总能量依次程阶梯式上升,结构失稳矿震的总能量跳跃式增加;综放工作面主关键层控制的覆岩大结构失稳易引起的冲击地压。矿压监测表明:围岩应力下降突变由于板-壳结构失稳,上升突变由于结构下部岩层的周期破断引起的;覆岩大结构失稳的动压以及顶煤和直接顶产生的静压共同作用引起支架压力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大结构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围岩应力 支架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隙煤体能量耗散特征与冲击倾向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志洁 李瑞琪 +3 位作者 汤国水 韩军 王来贵 吴云龙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4,共13页
冲击倾向性是煤岩体能否发生冲击地压的自然属性,裂隙的分布对其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煤体原始裂隙对能量耗散特征和冲击倾向性的影响机制,采用PFC2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裂隙类型的煤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测试。研究表明:①随着裂隙倾角... 冲击倾向性是煤岩体能否发生冲击地压的自然属性,裂隙的分布对其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煤体原始裂隙对能量耗散特征和冲击倾向性的影响机制,采用PFC2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裂隙类型的煤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测试。研究表明:①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宏观力学参数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裂隙倾角为30°时,两者都取得最小值。不同裂隙类型宏观力学参数大小关系为:非共面平行双裂隙试件<单裂隙试件<共面断续双裂隙试件。②弹性应变能和总应变能的变化规律与宏观力学参数相似。平行非共面的裂隙试件在裂隙之间形成了能量耗散结构,共面断续双裂隙试件裂隙之间形成了能量集中区,揭示了不同裂隙类型弹性能量大小关系的内在原因。③从煤岩体储存弹性能的能力和破坏后释放弹性能的能力2个角度对冲击倾向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弹性能储存率和弹性能释放率2个冲击倾向性指标。④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弹性能储存率和弹性能释放率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裂隙倾角为30°时,两冲击倾向性指标都取得最小值。不同裂隙类型冲击倾向性大小关系为:非共面平行双裂隙试件<单裂隙试件<共面断续双裂隙试件。裂隙的分布形态对煤体的冲击倾向性具有显著影响,在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评价和冲击地压防治中应考虑裂隙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裂隙煤体 冲击地压 颗粒流模拟 单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工艺参数记录分析仪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志洁 宗培 +1 位作者 彭飞 李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1,共3页
以DOS6.0为操作平台,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高速和低速交替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取和显示,方便快捷地获得焊接过程信号特征和规律分析结果,对电弧焊焊接过程实时动态监测。
关键词 弧焊过程 动态信号 信号检测 数据采集 信号分析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损舰船进坞过程虚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志洁 朱晓军 王政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破损舰船状态信息建立三维模型,在进行浮态稳性调整后,生成船坞布墩方案,并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实现破损舰船虚拟进坞过程,为部队和船厂在战时快速、科学地制定安全可靠的进坞修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战时破损舰船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破损舰船状态信息建立三维模型,在进行浮态稳性调整后,生成船坞布墩方案,并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实现破损舰船虚拟进坞过程,为部队和船厂在战时快速、科学地制定安全可靠的进坞修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战时破损舰船的进坞修理提供了训练平台,解决了破损舰船进坞修理的快速性和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虚拟现实 进坞 MULTI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 被引量:113
8
作者 张宏伟 朱志洁 +2 位作者 霍利杰 陈蓥 霍丙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821,共6页
为了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以同忻煤矿15 m特厚煤层为实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论证。采用关键层理论和材料力学相关理论,对8100工作面回采过程的覆岩破坏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岩破坏高度最大为174.6 m,各亚关... 为了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以同忻煤矿15 m特厚煤层为实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论证。采用关键层理论和材料力学相关理论,对8100工作面回采过程的覆岩破坏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岩破坏高度最大为174.6 m,各亚关键层控制着覆岩破坏的发育,主关键层抑制着覆岩破坏的发育。应用EH-4大地电磁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综合确定了覆岩破坏高度为150~172 m,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理论计算可对覆岩破坏高度有效预计。研究表明:同忻煤矿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为采高的10.0~11.5倍,关键层的破断控制着覆岩破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覆岩破坏高度 关键层 EH-4大地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滦矿区煤岩动力灾害的构造应力环境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军 梁冰 +4 位作者 张宏伟 朱志洁 荣海 张普田 梁和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4-1160,共7页
运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滦矿区地应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开滦矿区地应力场的类型、作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底板突水等煤岩动力灾害与矿区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关系。研... 运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滦矿区地应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开滦矿区地应力场的类型、作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底板突水等煤岩动力灾害与矿区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开滦矿区地应力场属于大地动力场,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且属于高应力区。矿区地应力场的量值和方位受开平向斜的控制,开平向斜轴部区域应力值最高,随着远离轴部,应力值逐渐降低;最大主应力方位与开平向斜轴部走向近似垂直。构造应力场对开滦矿区煤体结构、瓦斯参数、煤体渗透特性等具有控制作用,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发生在地应力值最高的开平向斜轴部区域,底板突水发生在地应力最低的开平向斜翼部区域。开滦矿区煤岩动力灾害具有统一的构造应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平向斜 煤与瓦斯突出 冲击地压 底板突水 构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英-35及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血脂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丽芹 朱志洁 罗胜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9期31-32,35,共3页
目的探讨达英-35及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7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达英-35组),各3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达英-35及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7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达英-35组),各3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P-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促排卵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CP-1、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临床表现如月经稀发、痤疮、多毛及卵巢体积增大、多囊性改变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高,无一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及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为MCP-1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降低血脂而影响PCOS的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达英-35 二甲双胍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综放工作面端头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题正义 张峰 +2 位作者 朱志洁 秦洪岩 陈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6,32,共6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端头顶角受采动影响发生片帮、冒顶事故,超前端头支架移架困难的问题。利用FLAC^(3D)研究了综放工作面端头顶角处围岩破坏演化过程,提出了端头顶角处掏槽、补打加强锚索,改变端头顶角处围岩应力分布,将围岩应力集中区域... 针对综放工作面端头顶角受采动影响发生片帮、冒顶事故,超前端头支架移架困难的问题。利用FLAC^(3D)研究了综放工作面端头顶角处围岩破坏演化过程,提出了端头顶角处掏槽、补打加强锚索,改变端头顶角处围岩应力分布,将围岩应力集中区域向深部转移的方法,提高端头顶角处围岩稳定性。现场观测结果可知:未受采动影响时,应力集中区域位于端头顶角处,应力最大值为28.9MPa;受到采动影响时,端头顶角处围岩应力集中区域向浅部转移,围岩得不到有效控制,发生片帮、冒顶现象;进行掏槽、补打加强锚索后,端头顶角处应力集中区域向深部转移,围岩得到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对端头顶角处围岩掏槽、补打加强锚索,能够避免端头顶角受采动影响时发生片帮、冒顶,保证超前端头支架的顺利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围岩控制 应力转移 应力集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回采巷道冲击地压的卸载滑脱机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韩军 崔露郁 +3 位作者 贾冬旭 惠乾嘉 朱志洁 CAO Che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1-721,共11页
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矿井回采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坚硬顶板和坚硬煤体是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地质特征,水平应力是冲击地压力源,巷帮煤体滑脱是回... 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矿井回采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坚硬顶板和坚硬煤体是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地质特征,水平应力是冲击地压力源,巷帮煤体滑脱是回采巷道冲击的破坏特征。基于弹性地基理论,分析了坚硬顶板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前方和临空侧顶板向上挠曲、导致煤层竖直压力卸载的特性,并与现场监测工程实践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以巷帮煤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顶板-煤层-底板复合结构体的卸载滑移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煤块所受水平应力、煤体拉力及煤-顶板和煤-底板结构面摩擦力之间的力学平衡关系,建立了巷帮煤体冲击启动的临界方程,并对各变量的取值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开采过程中,悬顶使坚硬顶板向下弯沉,坚硬煤体导致工作面前方和侧方顶板向上挠曲,从而使工作面前方或者侧向煤层垂直压力降低,使得顶底板对煤层夹持作用减弱,巷帮煤体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克服顶、底板摩擦力及煤体抗拉力后冲入巷道,形成冲击地压。基于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开采深度、顶板强度、弹模和厚度、煤层强度和弹模等控制要素的影响和作用。最后,以唐山矿“8·2”冲击地压和红阳三矿“11·11”冲击地压为例,应用提出的模型解释了坚硬顶板挠曲、巷帮煤体卸载滑脱的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回采巷道 冲击地压 卸载滑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网络对打击沿海目标的作用
13
作者 朱志洁 杨帅 陈兴福 《国外舰船工程》 2004年第9期44-48,F003,共6页
介绍了美国海军正在研究的水下作战平台的各分系统的功能、任务和目前的研究状况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水下网络 沿海目标 军事打击 美国海军 水下作战平台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宏生 张宏伟 +1 位作者 陈超 朱志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1,23,共6页
为深入研究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以六家煤矿SⅡN_26-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顶板运动规律、围岩应力规律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UDE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上部6-6号煤层开采的影响下,SⅡN_... 为深入研究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以六家煤矿SⅡN_26-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顶板运动规律、围岩应力规律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UDE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上部6-6号煤层开采的影响下,SⅡN_26-7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均有所降低,应力峰值由24.1 MPa降低至17.0 MPa,影响范围由40 m增大至120 m。通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监测,在上部采空区作用下,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偏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29.9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3.6 m,周期来压期间动载系数约为1.13。研究表明:在上部采空区作用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顶板来压步距均有所降低,矿压显现强度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规律 覆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双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与矿压显现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汤国水 朱志洁 +1 位作者 韩永亮 李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218,共7页
以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石炭系特厚煤层8104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部侏罗系煤层群复杂采空区影响下微震事件时空演化特征,得到双系煤层影响下覆岩运动与矿压显现的关系。结果表明:8104工作面... 以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石炭系特厚煤层8104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部侏罗系煤层群复杂采空区影响下微震事件时空演化特征,得到双系煤层影响下覆岩运动与矿压显现的关系。结果表明:8104工作面接近和进入上部侏罗系煤层采空区对应区域,8104工作面覆岩运动加剧,侏罗系煤层的开采是工作面覆岩运动加剧的主要原因;侏罗系煤柱重叠区域微震事件密集分布,在工作面的开采扰动和重叠煤柱应力传递的共同作用下,微震总能量和能量大于10~5J的震动次数均处于较高数值,覆岩运动更加剧烈。临近采空区对8104工作面的强烈覆岩运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临近采空区和侏罗系覆岩共同作用下,工作面超前微震事件集中,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开采扰动、临近采空区覆岩运动和侏罗系重叠煤柱的耦合作用,是石炭系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系煤层 微震监测 覆岩运动 特厚煤层 重叠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人手臂操控规划路径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飞 朱晓军 +1 位作者 朱志洁 闫富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2,共6页
针对狭窄通道中虚拟人手臂操控可拆卸单元的运动路径质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约束条件下高维空间中的路径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双向增量扩展RRT算法并结合虚拟人手臂的前向运动学策略快速规划一条初始路径。在运用修剪算法移除冗余位... 针对狭窄通道中虚拟人手臂操控可拆卸单元的运动路径质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约束条件下高维空间中的路径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双向增量扩展RRT算法并结合虚拟人手臂的前向运动学策略快速规划一条初始路径。在运用修剪算法移除冗余位姿点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步长进行线性插补使路径有效,然后设计了一种位姿点间隙增大算法来增大路径间隙,并通过路径修正来保证其有效性。迭代运行位姿点间隙增大算法和路径修正可使路径间隙持续增大。仿真实验表明:路径优化算法能够规划出狭窄通道中虚拟人手臂操控规划的高质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操控规划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重量重心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国良 王新 +1 位作者 彭飞 朱志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分析舰船重量重心设计中的流程和关键要素,以关系模型为基础,按照规范化理论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利用最新的信息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舰船重量重心设计中的信息集成和智能化控制。
关键词 舰船 重量重心 系统设计 数据库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切割直径法在高速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帅 许晟 +1 位作者 朱志洁 李慧敏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4期61-63,共3页
针对某高速艇在试航过程中出现的船舶主机负荷过重及转速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螺旋桨切割直径法的两种理论计算方法和一种经验公式估算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切割直径计算方法以实测轴功率为计算依据,采用检查图谱确定切割量,... 针对某高速艇在试航过程中出现的船舶主机负荷过重及转速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螺旋桨切割直径法的两种理论计算方法和一种经验公式估算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切割直径计算方法以实测轴功率为计算依据,采用检查图谱确定切割量,同时采用经验公式确定切割量并进行比较。通过对切割螺旋桨后的实船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估算的对比,得出对于高速艇螺旋桨切割量的计算,采用检查图谱理论计算的准确程度要比经验公式估算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切割直径 高速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设计中的大型舱室防火分隔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国 仲晨华 +1 位作者 朱志洁 殷沐德 《船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本着“以防为主、消防结合”、重点在于防的精神 ,本文介绍了采用钢质防火卷帘、无机布基防火卷帘、可收放式柔性防火石棉帘、水幕和气幕等舰船大型舱室防火分隔的方法 ,供优化舰船防火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舰船设计 防火分隔 舱室 优化设计 防火卷帘 防火石棉帘 水幕 气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耐压结构径向初挠度计算方法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晓军 王鹏 朱志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5,135,共5页
针对评定潜艇肋骨初挠度时寻找评定中心不准确的现状,本文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获取母线划分点的二维坐标,并采用评定圆度误差的4种方法的拟合圆心作为初挠度的评定中心对其初挠度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最小区域圆法评定精度最高,最小... 针对评定潜艇肋骨初挠度时寻找评定中心不准确的现状,本文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获取母线划分点的二维坐标,并采用评定圆度误差的4种方法的拟合圆心作为初挠度的评定中心对其初挠度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最小区域圆法评定精度最高,最小外接圆法和最大内接圆法的评定精度次之,最小二乘圆法评定精度最低。不同的工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潜艇耐压结构的建造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结构 径向初挠度 评定中心 最小区域圆 最大内接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