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引入后土壤大孔隙拓扑结构演变特征
1
作者 杨志强 孟晨 +3 位作者 王兴 朱志昊 宋乃平 杜灵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目的]认识人工柠条种植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从而为人工植被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盐池县典型荒漠草原区风沙土生境的草地(0 a)及9,14,24,35 a生人工柠条林为对象,分别进行原状土柱采集、CT扫描及图像处理分析,获取土壤大... [目的]认识人工柠条种植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从而为人工植被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盐池县典型荒漠草原区风沙土生境的草地(0 a)及9,14,24,35 a生人工柠条林为对象,分别进行原状土柱采集、CT扫描及图像处理分析,获取土壤大孔隙几何分布特征,量化大孔隙表面积、等效直径和连接度等拓扑结构参数,研究了柠条生长过程中土壤大孔隙演变特征。[结果]通过三维图像可以看出,和0 a样地相比,随着林龄增加,各样地在0—200 mm土层大孔隙数量明显增多且结构更加复杂。定量分析表明,和0 a样地相比,不同林龄柠条林地在同一土层,大孔隙数量密度、长度密度、等效直径、连接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在0—100 mm和100—200 mm土层大孔隙数量密度、长度密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林龄增加,表层土壤(0—100 mm)增幅要大于深层土壤(100—200 mm);等效直径在0—100 mm土层显著减小,在100—200 mm土层显著增加(p<0.05),而连接度变化规律恰好相反。进一步分析发现,林龄与大孔隙数量密度、长度密度、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大孔隙等效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大孔隙体积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人工柠条林的引入会促进土壤大孔隙致密网络状结构形成,改善大孔隙表面积、连接度等拓扑结构,且随着林龄增加,对土壤改良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人工柠条 土壤大孔隙 拓扑结构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引入后土壤团聚体几何分布及拓扑结构演变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志昊 孟晨 +4 位作者 王兴 宋乃平 王丽 徐苗苗 杜灵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4,共12页
为深入理解人工柠条林建植后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拓扑结构演变过程,认识柠条引入及生长中的土壤生态过程与功能,指导柠条林及土壤资源管理策略制定,本研究选取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区的5种林龄(0、9、14、24、35年生)的柠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 为深入理解人工柠条林建植后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拓扑结构演变过程,认识柠条引入及生长中的土壤生态过程与功能,指导柠条林及土壤资源管理策略制定,本研究选取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区的5种林龄(0、9、14、24、35年生)的柠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CT扫描、图像处理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林龄柠条林地土壤团聚体几何分布及拓扑结果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柠条引入及林龄增加,土壤团聚体数量、长度、体积、表面积和平均等效直径整体上呈增多的趋势,而团聚体平均球度随之减少;土壤团聚体数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团聚体平均等效直径、平均球度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可见人工柠条林地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更强。柠条引入及持续恢复有利于表层土壤团聚体(尤其是大团聚体)的形成,但团聚体平均球度呈下降趋势,可见柠条林引入后土壤中形成的团聚体形态及稳定性不同于草地土壤团聚体,今后研究需要关注表征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形态特征,这对于充分认识土壤团聚体演变过程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几何分布 拓扑结构 柠条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破碎器国内外发展概况 被引量:7
3
作者 童小冬 王亚军 +1 位作者 朱志昊 张元元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在矿山开采、隧道挖掘、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高频破碎器可以替代传统液压锤进行破碎施工,同时高频破碎器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可靠性强,安全性高,破碎效率高等特点。文中简述高频破碎器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商产品... 在矿山开采、隧道挖掘、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高频破碎器可以替代传统液压锤进行破碎施工,同时高频破碎器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可靠性强,安全性高,破碎效率高等特点。文中简述高频破碎器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商产品的技术特点与技术参数,以及高频破碎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具 液压属具 高频破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