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飞灰超声波辅助滤洗试验
1
作者 韩奎华 刘文洋 +6 位作者 宋传林 任科 滕召才 牛胜利 王永征 朱应泉 龙慎伟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1,共8页
生物质发电锅炉产生的飞灰一般用作建筑原料和肥料生产的辅料,然而飞灰中的有害成分会降低建筑材料的稳定性,造成农田重金属富集。因此,飞灰原料的预处理和适用性改善成为关键。以生物质电厂飞灰为原料,筛分得到粒径<0.2 mm的细灰,... 生物质发电锅炉产生的飞灰一般用作建筑原料和肥料生产的辅料,然而飞灰中的有害成分会降低建筑材料的稳定性,造成农田重金属富集。因此,飞灰原料的预处理和适用性改善成为关键。以生物质电厂飞灰为原料,筛分得到粒径<0.2 mm的细灰,将细灰与去离子水配制浆液,采用超声辅助浸出、过滤处理;考察超声时间、浆液温度、固液质量比对宏量金属元素K、Na、Zn、Ca以及4种微量重金属元素Co、Cr、Ni、Pb浸出的影响规律,并探索适宜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细灰富含CaO、SiO_(2)和K_(2)O。对于宏量金属元素,超声时间1~30 min,随时间延长金属元素浸出质量浓度和浸出量增大且趋向恒定,而Ca^(2+)由于发生碳酸化反应而先增大后缓慢减小。浆液温度25~70℃时,浆液浸出生成Ca^(2+)离子和碳酸盐化受温度影响尤其显著,随浆液温度升高,Ca^(2+)浸出质量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他金属元素浸出质量浓度和浸出量均增大。固液质量比1∶3~1∶6时,随固液质量比减小,金属元素浸出质量浓度降低,而金属元素浸出率增大。超声时间20 min、浆液温度50℃、固液质量比1∶5时,钾元素浸出率达到47.22%。超声时间、浆液温度和固液质量比对于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过程存在一定影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重金属浸出率和浸出量维持在很低水平。典型操作参数为:超声时间30 min、浆液温度25℃、固液质量比1∶5时,Co、Cr、Ni和Pb四种重金属元素浸出率分别低于0.10%、0.30%、0.05%和0.10%。综合考虑技术系统实施和运行成本,适宜的超声时间为15~20 min、浆液温度为40~50℃、固液质量比为1∶3~1∶5。通过对比超声处理的浸出液和残渣中关键碱金属元素、硫和氯元素,宏量可溶性元素大量迁移至滤液中,且微量重金属含量极低,浸出液用作肥料和土壤调节剂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可溶性碱金属盐以及氯化物的滤出,残渣中其含量明显减少,有利于将其用作工业建材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飞灰 超声波 碱金属元素 重金属元素 超声波辅助滤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安全距离老空积水区下的采煤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思标 刘忠波 +2 位作者 朱应泉 李光辉 李志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论文以赵坡煤矿的 16 4采区为例 ,对该采区及其上方 12 4采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 16 4采区煤层联合开采的安全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在理论上认为安全后进行了试采 ,取得了成功。临界安全距离老空积水区下... 论文以赵坡煤矿的 16 4采区为例 ,对该采区及其上方 12 4采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 16 4采区煤层联合开采的安全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在理论上认为安全后进行了试采 ,取得了成功。临界安全距离老空积水区下采煤的成功经验 ,不仅为该矿其它采空积水区下煤层的联合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整个滕北煤田乃至具有相似条件的矿井老空积水区下开采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积水区 临界安全距离 裂隙带高度 采动破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垭口煤矿主斜井快速施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思标 朱应泉 《建井技术》 2016年第5期4-7,共4页
石垭口煤矿主斜井长度1266m,倾角25°,掘进断面16.6m°,具有大断面、大坡度、大距离的“三大”特征,采用气腿式凿岩机打眼,大铲斗装载机、大容积侧卸式矿车、大提升机装岩提升等机械化配套作业线施工。井筒施工中,通过... 石垭口煤矿主斜井长度1266m,倾角25°,掘进断面16.6m°,具有大断面、大坡度、大距离的“三大”特征,采用气腿式凿岩机打眼,大铲斗装载机、大容积侧卸式矿车、大提升机装岩提升等机械化配套作业线施工。井筒施工中,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了正规循环作业,正规循环率不低于95%,每月单进100~140m,实现了快速施工;并且工程质量优良,安全无事故,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 机械化作业线 正规循环 快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坡煤矿16煤上覆岩层分析及开采经验总结
4
作者 李志强 黄井武 朱应泉 《山东煤炭科技》 2008年第2期4-4,6,共2页
针对赵坡煤矿16煤顶板特点,运用矿压理论对上覆岩层十下灰属于老顶岩梁进行了论证,对16煤工作面支护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有力的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同时提出16煤工作面一些经验总结。
关键词 老顶 矿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