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开采与地表沉陷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系统
被引量:
14
1
作者
朱广轶
王玮
刘晓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100,共2页
煤矿开采影响范围内建筑规划、设计、维护等均离不开对井下开采方案与地表沉陷的分析。文章介绍了一个系统解决开采与沉陷预测的软件,阐述了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开采与地表沉陷分析、坐标系统变换,以及应用VB与CAD二次开发技术进行沉陷...
煤矿开采影响范围内建筑规划、设计、维护等均离不开对井下开采方案与地表沉陷的分析。文章介绍了一个系统解决开采与沉陷预测的软件,阐述了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开采与地表沉陷分析、坐标系统变换,以及应用VB与CAD二次开发技术进行沉陷图形绘制的理论、方法,说明了软件设计框图与系统特点,以及系统输出的三维立体图、二维等值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
VB与CAD二次开发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采区及地表残余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广轶
解陈
+2 位作者
窦明
刘晓群
郭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70-74,共5页
浅部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变形分析是岩层移动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老采空区影响下地表残余变形和地基承载能力变化对地面新建建筑物的影响分析,提出了老采区上方新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计算公式、岩层移动参数、评价方法.应用鹤岗市和...
浅部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变形分析是岩层移动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老采空区影响下地表残余变形和地基承载能力变化对地面新建建筑物的影响分析,提出了老采区上方新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计算公式、岩层移动参数、评价方法.应用鹤岗市和谐花园小区建筑物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区
地表残余变形
地基稳定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表沉陷动态时间函数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朱广轶
朱乐君
郭影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以概率积分法为基础,分析了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实际规律,首次构造、推导出比著名的Knothe时间函数更精确的动态时间函数,并基于动态时间函数建立了地表移动的动态过程计算方法,分析了动态时间函数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实例验证...
以概率积分法为基础,分析了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实际规律,首次构造、推导出比著名的Knothe时间函数更精确的动态时间函数,并基于动态时间函数建立了地表移动的动态过程计算方法,分析了动态时间函数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表沉陷动态时间函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表移动动态特征,解释采动现象,更准确预计出动态地表移动与变形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
动态时间函数
移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水对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朱广轶
马亚丽
+2 位作者
徐征慧
梁振宇
赵锋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通过对老采空区在地下水影响下覆岩移动变化规律的分析,探究了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机理,发现地下水对覆岩顶板、巷道底板及采空区两侧岩体强度均有显著影响.应用概率积分法构造出地下水影响下各残余移动变形影响函数,并将...
通过对老采空区在地下水影响下覆岩移动变化规律的分析,探究了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机理,发现地下水对覆岩顶板、巷道底板及采空区两侧岩体强度均有显著影响.应用概率积分法构造出地下水影响下各残余移动变形影响函数,并将这种残余地表移动变形分为两个阶段.给出了第一阶段残余下沉表达式,以及第二阶段残余下沉、残余水平移动、残余倾斜变形、残余曲率变形、残余水平变形的各种表达式;以矿区实测数据为例,结合FLAC3D分析了采煤沉陷区地下水引起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特征;根据建立的残余移动变形预测模型,应用VB编写残余变形预测程序,绘制了各种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曲线,将软件绘图结果与矿区实际观测数据及FLAC3D模拟情况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函数及其软件ZMS8.0能较好地预测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残余移动变形
影响函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软件开发
被引量:
5
5
作者
朱广轶
吕士华
+2 位作者
赵柏冬
徐征慧
马亚丽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47-150,159,共5页
为解决老采空区地表新建建(构)筑时的地基稳定性评价问题,填补规程空白,基于作者应用随机介质理论构造的老采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函数,采用Visual Basic进行了ZMS8.0软件开发.研究表明,ZMS8.0及其各影响函数可较好地描述地表残余移...
为解决老采空区地表新建建(构)筑时的地基稳定性评价问题,填补规程空白,基于作者应用随机介质理论构造的老采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函数,采用Visual Basic进行了ZMS8.0软件开发.研究表明,ZMS8.0及其各影响函数可较好地描述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软件具有介面友好、计算和图形输出便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残余移动变形
预测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动地表稳定性评价与建筑抗变形工艺
被引量:
3
6
作者
朱广轶
孙传博
+3 位作者
高智广
赵柏冬
刘晓群
郭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
基于作者的预测理论及软件ZMS 9.0和建筑抗变形工艺发明专利,阐述了静态、动态和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和地基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了开采方法、老采区和覆岩注浆与检测的可选方案;给出了建筑物平面位置、外形的规划方法;列举了建筑基础与...
基于作者的预测理论及软件ZMS 9.0和建筑抗变形工艺发明专利,阐述了静态、动态和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和地基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了开采方法、老采区和覆岩注浆与检测的可选方案;给出了建筑物平面位置、外形的规划方法;列举了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抗采动变形刚性与柔性可选措施.结合实例,通过对采区地表稳定性评价与新建建筑若干环节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沉陷区规划治理的6项基本原则和一套严密的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预测理论
地表稳定性评价
抗采动变形建筑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采沉陷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朱广轶
沈红霞
+2 位作者
朱乐君
郭影
赵锋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以矿区实测数据为例,分析了绘制地表移动变形曲线的理论和方法,采用V B调用Matrix进行程序开发,不仅使软件功能强大,而且程序设计变得简单可靠,界面完善.实现了矿区地表移动变形值的快速求解,从而达到了对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移动变形的...
以矿区实测数据为例,分析了绘制地表移动变形曲线的理论和方法,采用V B调用Matrix进行程序开发,不仅使软件功能强大,而且程序设计变得简单可靠,界面完善.实现了矿区地表移动变形值的快速求解,从而达到了对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移动变形的直观性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变形
动态预测
理论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动区建筑抗变形—抗震体系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朱广轶
刘晓群
姜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1,共3页
在前人进行的采动区抗变形建筑和抗震建筑两方面研究基础上,首次进行了抗变形—抗震结构体系综合分析。通过对建筑物保护的建筑措施、刚性措施、柔性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说明了既具有抗变形能力,又具有抗震能力的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措...
在前人进行的采动区抗变形建筑和抗震建筑两方面研究基础上,首次进行了抗变形—抗震结构体系综合分析。通过对建筑物保护的建筑措施、刚性措施、柔性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说明了既具有抗变形能力,又具有抗震能力的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采动区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地基与基础、楼板和屋顶、圈梁、构造柱、基础水平滑动层、变形缝、变形补偿沟之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建筑
抗变形
抗震
结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
被引量:
4
9
作者
朱广轶
秦艳芬
+1 位作者
杨广宁
金春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31-339,共9页
为研究缓倾斜煤层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对全沉陷盆地煤层覆岩弯曲、离层、断裂、冒落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由于缓倾斜煤层残余移动变形造成前工作面四周都存在空洞,所以研究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要综合考虑工作面四...
为研究缓倾斜煤层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对全沉陷盆地煤层覆岩弯曲、离层、断裂、冒落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由于缓倾斜煤层残余移动变形造成前工作面四周都存在空洞,所以研究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要综合考虑工作面四周空洞区和中间未充分压实区的共同沉陷作用.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和等影响原理首次构造了缓倾斜煤层采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理论体系,包括:残余下沉、残余倾斜变形、残余曲率变形、残余水平移动、残余水平变形数学模型.采用预测模型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相对比,对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各数学模型能够定量描述缓倾斜煤层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规律.最后,将数学模型编为ZMS 2020软件.通过把矿区已有岩移参数转化为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参数,软件表现出了很强的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地
缓倾斜煤层
残余移动变形
机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开采与地表沉陷的预计程序
被引量:
4
10
作者
朱广轶
王玮
于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16,共2页
在阐述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煤炭开采与地表沉陷的分析和应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沉陷图形绘制的理论之基础上,介绍了煤岩开采与地表沉陷的预计程序的技术特点·举例说明了该软件最终输出的等值线图以及地表沉陷成果表·
关键词
概率积分
三次样条插值
地表沉陷
预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测量数字化绘图软件设计
被引量:
3
11
作者
朱广轶
王立国
+1 位作者
李伟
郑仰发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结合沈阳大学ZMS 7.8软件系统采用VB调用CAD的过程,提出了工程测量数字化绘图软件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
坐标变换
DTM
等高线
绘图软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PS卫星测量
被引量:
5
12
作者
朱广轶
丛树民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在介绍GPS系统的构成、定位原理之基础上 ,说明了WGS - 84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过程、GPS观测量的误差来源以及GPS网平差。
关键词
GPS
测量误差
全球定位系统
系统组成
定位原理
坐标转换
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采缓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函数
被引量:
3
13
作者
朱广轶
侯杰
+2 位作者
马亚丽
张莉莉
张晓范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于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机制,指出第2阶段地表残余变形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基于单元开采引起地表单元下沉数学模型,分别提出缓倾斜煤层在半无限和有限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的5个数学模型: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
基于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机制,指出第2阶段地表残余变形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基于单元开采引起地表单元下沉数学模型,分别提出缓倾斜煤层在半无限和有限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的5个数学模型: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下沉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移动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曲率变形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变形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倾斜变形函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数学模型对比和矿区实测数据3种方式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学模型达到定量分析精度,可推广性强,可以用来预测开采缓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煤层
倾向开采
倾向主断面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
被引量:
2
14
作者
朱广轶
侯杰
+1 位作者
陈瑞三
吕士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3-675,共13页
目的研究走向长壁冒落式开采的老采区地表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残余移动变形.方法通过对倾向主断面覆岩冒落、断裂、离层、弯曲过程的机理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随机介质理论和等影响原理构造了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并...
目的研究走向长壁冒落式开采的老采区地表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残余移动变形.方法通过对倾向主断面覆岩冒落、断裂、离层、弯曲过程的机理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随机介质理论和等影响原理构造了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对比、不同数学模型分析对比两种方式进行了数学模型的验证.结果缓倾斜煤层和大倾角煤层倾向主断面实际观测数据与预测模型计算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10%以内.得出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下沉、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倾斜变形、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曲率变形、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移动、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变形数学模型.结论各数学模型不仅能够把矿区已有岩移参数转化为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参数,而且可以定量描述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可推广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区
倾向主断面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机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15
作者
朱广轶
贾瑞英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54-56,共3页
结合在测量工程中应用ASHTECH和TRIMBLEGPS接收机的实践 ,本文主要说明了GPS数据处理过程中 ,对基线向量解算的人为干预处理、独立边的选取、闭合环检查、限制GPS网的投影长度变形及其成果的检验问题。
关键词
GPS
数据
基线解算
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田的构造应力及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朱广轶
徐征慧
+2 位作者
刘晓群
郭影
朱慧颖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18-321,共4页
以大隆井田为例,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划分了井田I~V级断裂.以I~V级断裂构成的井田地质断块为基础,采用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平面应变模型,获得了井田构造应力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等值线图.根据大隆矿构造应力分布状况,分析...
以大隆井田为例,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划分了井田I~V级断裂.以I~V级断裂构成的井田地质断块为基础,采用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平面应变模型,获得了井田构造应力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等值线图.根据大隆矿构造应力分布状况,分析了井田井构造应力对巷规划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动力区划
有限元
构造应力
大隆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
2
17
作者
朱广轶
李远鹏
贾瑞英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8-9,共2页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剧烈。根据该矿发生的2 63次冲击地压的显现规律的分析 ,总结出 :井下放炮是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 ;井田的覆岩类型为软岩 ,是弱冲击地压次数较多的地质因素 ;第一分层开采时 ,冲击地压发...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剧烈。根据该矿发生的2 63次冲击地压的显现规律的分析 ,总结出 :井下放炮是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 ;井田的覆岩类型为软岩 ,是弱冲击地压次数较多的地质因素 ;第一分层开采时 ,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最多 ;断层影响 30米的范围内为应力陡变区 ,该范围内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占全部次数的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冲击次数
冲击时间
冲击强度
采幅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的城市防灾减灾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朱广轶
朱乐君
郭鹏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7-29,共3页
在介绍地质动力区划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城市地面楼寓和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问题,以及新构造运动对地下采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问题.指出,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城市建设的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具有时间短、工程评价费...
在介绍地质动力区划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城市地面楼寓和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问题,以及新构造运动对地下采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问题.指出,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城市建设的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具有时间短、工程评价费用低、效果显著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动力区划
城市楼寓
生命线系统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废料用于沉陷治理的途径与原则
被引量:
1
19
作者
朱广轶
高智广
邓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59-61,共3页
把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这些工业废料进行沉陷治理工程归纳为3种途径:用煤矸石或粉煤灰作为造地复田的充填材料,然后回填地表土;用煤矸石充填井下采空区或用粉煤灰充填覆岩离层带;用煤矸石或粉煤灰改善土壤条件.提出了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进行...
把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这些工业废料进行沉陷治理工程归纳为3种途径:用煤矸石或粉煤灰作为造地复田的充填材料,然后回填地表土;用煤矸石充填井下采空区或用粉煤灰充填覆岩离层带;用煤矸石或粉煤灰改善土壤条件.提出了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进行沉陷治理的5条基本原则;全面规划、增强土壤的肥力、消除公害、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建筑密集区下采煤可采用离层带注浆的技术.最后,进行了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料
沉陷治理
途径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
被引量:
5
20
作者
朱广轶
刘伟伟
+2 位作者
朱君安
杨广宁
郭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09-417,共9页
为研究开采大倾角煤层后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对其覆岩移动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开采后,煤层顶板岩石冒落到采空区,并在与底板平行的自重力分量作用下,沿煤层底板向下山方向滚动,使采空区下边界的空洞逐渐被填充、密实,达到...
为研究开采大倾角煤层后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对其覆岩移动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开采后,煤层顶板岩石冒落到采空区,并在与底板平行的自重力分量作用下,沿煤层底板向下山方向滚动,使采空区下边界的空洞逐渐被填充、密实,达到新的平衡,造成采空区下边界煤层顶板岩石冒落减少.而在采空区上边界,由于顶板岩石的冒落和流失而变大,促进了顶板的进一步冒落.除了沿岩层顶板法线方向的破坏外,采空区上边界的岩层破坏宽度也显著增大.基于非连续介质模型和等影响原理,创立了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应用VB编写残余移动变形预测模块,将模块加入ZMS2021软件,绘制了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曲面和二维曲线.将程序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对比的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与实际观测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各数学模型能够定量描述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老采区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机理
三维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采与地表沉陷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系统
被引量:
14
1
作者
朱广轶
王玮
刘晓群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煤业集团煤炭销售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100,共2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95-102)
文摘
煤矿开采影响范围内建筑规划、设计、维护等均离不开对井下开采方案与地表沉陷的分析。文章介绍了一个系统解决开采与沉陷预测的软件,阐述了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开采与地表沉陷分析、坐标系统变换,以及应用VB与CAD二次开发技术进行沉陷图形绘制的理论、方法,说明了软件设计框图与系统特点,以及系统输出的三维立体图、二维等值线图。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
VB与CAD二次开发
可视化
分类号
R642.2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采区及地表残余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广轶
解陈
窦明
刘晓群
郭影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70-74,共5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54)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0379)
文摘
浅部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变形分析是岩层移动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老采空区影响下地表残余变形和地基承载能力变化对地面新建建筑物的影响分析,提出了老采区上方新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计算公式、岩层移动参数、评价方法.应用鹤岗市和谐花园小区建筑物实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老采区
地表残余变形
地基稳定性
影响
Keywords
old mined-out areas
surface residual deformation
foundation stability
effec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表沉陷动态时间函数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朱广轶
朱乐君
郭影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102)
文摘
以概率积分法为基础,分析了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实际规律,首次构造、推导出比著名的Knothe时间函数更精确的动态时间函数,并基于动态时间函数建立了地表移动的动态过程计算方法,分析了动态时间函数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表沉陷动态时间函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表移动动态特征,解释采动现象,更准确预计出动态地表移动与变形值。
关键词
地表沉陷
动态时间函数
移动过程
Keywords
surface subsidence
time function
time dependent surface movement
分类号
TD32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对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朱广轶
马亚丽
徐征慧
梁振宇
赵锋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化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54)
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13229012)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0379)
文摘
通过对老采空区在地下水影响下覆岩移动变化规律的分析,探究了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机理,发现地下水对覆岩顶板、巷道底板及采空区两侧岩体强度均有显著影响.应用概率积分法构造出地下水影响下各残余移动变形影响函数,并将这种残余地表移动变形分为两个阶段.给出了第一阶段残余下沉表达式,以及第二阶段残余下沉、残余水平移动、残余倾斜变形、残余曲率变形、残余水平变形的各种表达式;以矿区实测数据为例,结合FLAC3D分析了采煤沉陷区地下水引起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特征;根据建立的残余移动变形预测模型,应用VB编写残余变形预测程序,绘制了各种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曲线,将软件绘图结果与矿区实际观测数据及FLAC3D模拟情况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函数及其软件ZMS8.0能较好地预测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关键词
地下水
残余移动变形
影响函数
数值模拟
Keywords
groundwater
residu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influence fun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软件开发
被引量:
5
5
作者
朱广轶
吕士华
赵柏冬
徐征慧
马亚丽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大学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47-150,159,共5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54)
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13229012)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0379)
文摘
为解决老采空区地表新建建(构)筑时的地基稳定性评价问题,填补规程空白,基于作者应用随机介质理论构造的老采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函数,采用Visual Basic进行了ZMS8.0软件开发.研究表明,ZMS8.0及其各影响函数可较好地描述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软件具有介面友好、计算和图形输出便捷的特点.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残余移动变形
预测
软件
Keywords
mining subsidence
residual deformation
prediction
software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动地表稳定性评价与建筑抗变形工艺
被引量:
3
6
作者
朱广轶
孙传博
高智广
赵柏冬
刘晓群
郭影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鹤岗市国土资源局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23-01-03-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540651
20170540649)
文摘
基于作者的预测理论及软件ZMS 9.0和建筑抗变形工艺发明专利,阐述了静态、动态和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和地基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了开采方法、老采区和覆岩注浆与检测的可选方案;给出了建筑物平面位置、外形的规划方法;列举了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抗采动变形刚性与柔性可选措施.结合实例,通过对采区地表稳定性评价与新建建筑若干环节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沉陷区规划治理的6项基本原则和一套严密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预测理论
地表稳定性评价
抗采动变形建筑
工艺
Keywords
mining subsidence
prediction theory
evaluation of surface stability
anti-mining de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采沉陷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朱广轶
沈红霞
朱乐君
郭影
赵锋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晋江市规划建设与房产管理局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54)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L2010379)
文摘
以矿区实测数据为例,分析了绘制地表移动变形曲线的理论和方法,采用V B调用Matrix进行程序开发,不仅使软件功能强大,而且程序设计变得简单可靠,界面完善.实现了矿区地表移动变形值的快速求解,从而达到了对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移动变形的直观性描述.
关键词
地表移动变形
动态预测
理论
程序
Keywords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dynamic prediction
theory
program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动区建筑抗变形—抗震体系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朱广轶
刘晓群
姜升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1,共3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95-102)
文摘
在前人进行的采动区抗变形建筑和抗震建筑两方面研究基础上,首次进行了抗变形—抗震结构体系综合分析。通过对建筑物保护的建筑措施、刚性措施、柔性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说明了既具有抗变形能力,又具有抗震能力的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采动区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地基与基础、楼板和屋顶、圈梁、构造柱、基础水平滑动层、变形缝、变形补偿沟之合理运用。
关键词
采动区
建筑
抗变形
抗震
结构措施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
被引量:
4
9
作者
朱广轶
秦艳芬
杨广宁
金春福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31-339,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F02133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540651,2017054649)。
文摘
为研究缓倾斜煤层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对全沉陷盆地煤层覆岩弯曲、离层、断裂、冒落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由于缓倾斜煤层残余移动变形造成前工作面四周都存在空洞,所以研究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要综合考虑工作面四周空洞区和中间未充分压实区的共同沉陷作用.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和等影响原理首次构造了缓倾斜煤层采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理论体系,包括:残余下沉、残余倾斜变形、残余曲率变形、残余水平移动、残余水平变形数学模型.采用预测模型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相对比,对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各数学模型能够定量描述缓倾斜煤层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规律.最后,将数学模型编为ZMS 2020软件.通过把矿区已有岩移参数转化为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参数,软件表现出了很强的可推广性.
关键词
全盆地
缓倾斜煤层
残余移动变形
机理
数学模型
Keywords
whole basin of mining surface
gently inclined coal seam
residu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mathematical mode
分类号
TD32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开采与地表沉陷的预计程序
被引量:
4
10
作者
朱广轶
王玮
于莉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煤业集团煤炭销售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16,共2页
文摘
在阐述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煤炭开采与地表沉陷的分析和应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沉陷图形绘制的理论之基础上,介绍了煤岩开采与地表沉陷的预计程序的技术特点·举例说明了该软件最终输出的等值线图以及地表沉陷成果表·
关键词
概率积分
三次样条插值
地表沉陷
预计程序
Keywords
probability integral
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
surface subsidence
calculating program
分类号
TD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测量数字化绘图软件设计
被引量:
3
11
作者
朱广轶
王立国
李伟
郑仰发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鸭山分公司地测处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L2010379)
文摘
结合沈阳大学ZMS 7.8软件系统采用VB调用CAD的过程,提出了工程测量数字化绘图软件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
坐标变换
DTM
等高线
绘图软件
设计
Keywords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DTM
contour
mapping software
design
分类号
P258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TP30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PS卫星测量
被引量:
5
12
作者
朱广轶
丛树民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文摘
在介绍GPS系统的构成、定位原理之基础上 ,说明了WGS - 84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过程、GPS观测量的误差来源以及GPS网平差。
关键词
GPS
测量误差
全球定位系统
系统组成
定位原理
坐标转换
平差
Keywords
GPS
system
surveying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采缓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函数
被引量:
3
13
作者
朱广轶
侯杰
马亚丽
张莉莉
张晓范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23-01-03-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540651
20170540649)
文摘
基于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机制,指出第2阶段地表残余变形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基于单元开采引起地表单元下沉数学模型,分别提出缓倾斜煤层在半无限和有限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的5个数学模型: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下沉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移动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曲率变形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变形函数、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倾斜变形函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数学模型对比和矿区实测数据3种方式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学模型达到定量分析精度,可推广性强,可以用来预测开采缓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关键词
缓倾斜煤层
倾向开采
倾向主断面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Keywords
gently inclined seam
inclined mining
tend main section plan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surface residue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
被引量:
2
14
作者
朱广轶
侯杰
陈瑞三
吕士华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
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3-675,共13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F02133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540651,2017054649)
文摘
目的研究走向长壁冒落式开采的老采区地表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残余移动变形.方法通过对倾向主断面覆岩冒落、断裂、离层、弯曲过程的机理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随机介质理论和等影响原理构造了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对比、不同数学模型分析对比两种方式进行了数学模型的验证.结果缓倾斜煤层和大倾角煤层倾向主断面实际观测数据与预测模型计算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10%以内.得出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下沉、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倾斜变形、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曲率变形、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移动、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变形数学模型.结论各数学模型不仅能够把矿区已有岩移参数转化为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参数,而且可以定量描述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可推广性强.
关键词
老采区
倾向主断面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机理
数学模型
Keywords
old goaf
inclined main section
residu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surface
mechanism
mathematical models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15
作者
朱广轶
贾瑞英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摘
结合在测量工程中应用ASHTECH和TRIMBLEGPS接收机的实践 ,本文主要说明了GPS数据处理过程中 ,对基线向量解算的人为干预处理、独立边的选取、闭合环检查、限制GPS网的投影长度变形及其成果的检验问题。
关键词
GPS
数据
基线解算
平差
Keywords
GPS
data
baseline calculating
adjustment
分类号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田的构造应力及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朱广轶
徐征慧
刘晓群
郭影
朱慧颖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大学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18-321,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23-01-03-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54)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L2010379)
文摘
以大隆井田为例,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划分了井田I~V级断裂.以I~V级断裂构成的井田地质断块为基础,采用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平面应变模型,获得了井田构造应力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等值线图.根据大隆矿构造应力分布状况,分析了井田井构造应力对巷规划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地质动力区划
有限元
构造应力
大隆井田
Keywords
geological dynamic division
finite element
tectonic stress
Dalong mine field
分类号
TD26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
2
17
作者
朱广轶
李远鹏
贾瑞英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8-9,共2页
文摘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剧烈。根据该矿发生的2 63次冲击地压的显现规律的分析 ,总结出 :井下放炮是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 ;井田的覆岩类型为软岩 ,是弱冲击地压次数较多的地质因素 ;第一分层开采时 ,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最多 ;断层影响 30米的范围内为应力陡变区 ,该范围内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占全部次数的 90 %。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冲击次数
冲击时间
冲击强度
采幅
断层
Keywords
rock burst
rock frequency
rock time
rock strength
mined bed
fault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的城市防灾减灾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朱广轶
朱乐君
郭鹏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7-29,共3页
文摘
在介绍地质动力区划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城市地面楼寓和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问题,以及新构造运动对地下采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问题.指出,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城市建设的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具有时间短、工程评价费用低、效果显著等特点.
关键词
地质动力区划
城市楼寓
生命线系统
煤与瓦斯突出
Keywords
geo-dynamic division
building of city
lifeline system
coal and gas outburst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废料用于沉陷治理的途径与原则
被引量:
1
19
作者
朱广轶
高智广
邓辉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鹤岗市国土资源局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摘
把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这些工业废料进行沉陷治理工程归纳为3种途径:用煤矸石或粉煤灰作为造地复田的充填材料,然后回填地表土;用煤矸石充填井下采空区或用粉煤灰充填覆岩离层带;用煤矸石或粉煤灰改善土壤条件.提出了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进行沉陷治理的5条基本原则;全面规划、增强土壤的肥力、消除公害、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建筑密集区下采煤可采用离层带注浆的技术.最后,进行了效益分析.
关键词
工业废料
沉陷治理
途径
原则
Keywords
industrial flotsam
ground subsidence management
path
principle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
被引量:
5
20
作者
朱广轶
刘伟伟
朱君安
杨广宁
郭影
机构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喀左县农村公路管理段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09-41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23-01-03-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540651).
文摘
为研究开采大倾角煤层后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对其覆岩移动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开采后,煤层顶板岩石冒落到采空区,并在与底板平行的自重力分量作用下,沿煤层底板向下山方向滚动,使采空区下边界的空洞逐渐被填充、密实,达到新的平衡,造成采空区下边界煤层顶板岩石冒落减少.而在采空区上边界,由于顶板岩石的冒落和流失而变大,促进了顶板的进一步冒落.除了沿岩层顶板法线方向的破坏外,采空区上边界的岩层破坏宽度也显著增大.基于非连续介质模型和等影响原理,创立了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应用VB编写残余移动变形预测模块,将模块加入ZMS2021软件,绘制了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曲面和二维曲线.将程序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对比的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与实际观测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各数学模型能够定量描述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老采区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
机理
三维数学模型
Keywords
large inclined coal seam
old mining area
surface residu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开采与地表沉陷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系统
朱广轶
王玮
刘晓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采区及地表残余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朱广轶
解陈
窦明
刘晓群
郭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表沉陷动态时间函数研究
朱广轶
朱乐君
郭影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下水对老采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影响
朱广轶
马亚丽
徐征慧
梁振宇
赵锋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测软件开发
朱广轶
吕士华
赵柏冬
徐征慧
马亚丽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采动地表稳定性评价与建筑抗变形工艺
朱广轶
孙传博
高智广
赵柏冬
刘晓群
郭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开采沉陷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朱广轶
沈红霞
朱乐君
郭影
赵锋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采动区建筑抗变形—抗震体系分析
朱广轶
刘晓群
姜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采动地表全盆地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
朱广轶
秦艳芬
杨广宁
金春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煤岩开采与地表沉陷的预计程序
朱广轶
王玮
于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工程测量数字化绘图软件设计
朱广轶
王立国
李伟
郑仰发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GPS卫星测量
朱广轶
丛树民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开采缓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函数
朱广轶
侯杰
马亚丽
张莉莉
张晓范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数学模型
朱广轶
侯杰
陈瑞三
吕士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应用研究
朱广轶
贾瑞英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井田的构造应力及影响
朱广轶
徐征慧
刘晓群
郭影
朱慧颖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老虎台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规律
朱广轶
李远鹏
贾瑞英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的城市防灾减灾研究
朱广轶
朱乐君
郭鹏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工业废料用于沉陷治理的途径与原则
朱广轶
高智广
邓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大倾角煤层开采后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三维数学模型
朱广轶
刘伟伟
朱君安
杨广宁
郭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