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通道侗族织锦技艺的历史沿革及传承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小行 窦宏晨 娄琳 《设计艺术研究》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湖南通道侗族织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通过梳理侗族织锦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其经过历史积淀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传承。依据相关史籍及文献资料,回溯历史,从纵向、横向两个纬... 湖南通道侗族织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通过梳理侗族织锦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其经过历史积淀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传承。依据相关史籍及文献资料,回溯历史,从纵向、横向两个纬度探寻湖南通道侗族织锦的起源、地域性差异和历史变革,分析湖南通道侗族织锦技艺的特点,归纳总结其艺术特征,并对侗族织锦的现代化传承提出新的思考。湖南通道侗族织锦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地缘性的艺术文化特征,为适应现代化的进程,就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新的设计思维方式为湖南通道侗族织锦提供更好保护方式与传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织锦 历史脉络 文化内涵 传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钾连二亚硫酸钠氧化还原体系在蚕丝接枝增重上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江崃 朱小行 +1 位作者 沈一峰 黄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针对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增重蚕丝纤维中采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而出现的增重丝泛黄问题,提出用过硫酸钾(KPS)连二亚硫酸钠(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蚕丝纤维接枝增重以提高增重丝白度,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 针对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增重蚕丝纤维中采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而出现的增重丝泛黄问题,提出用过硫酸钾(KPS)连二亚硫酸钠(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蚕丝纤维接枝增重以提高增重丝白度,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PS-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MAA接枝增重蚕丝纤维较过硫酸钾引发增重蚕丝白度高;当MAA的用量为70%(相对蚕丝重),引发剂KPS-SH用量为5%(相对单体质量)时,其中KPS与SH的物质的量比为10∶3,在pH值为3,70℃接枝反应70 min的工艺条件下,蚕丝纤维接枝增重率与KPS引发增重丝比较基本不变,白度较KPS引发增重丝提高1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纤维 接枝增重 KPS-SH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增重率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微意匠,妙手方圆:从出土宋代丝绸几何纹看宋时丝织品设计观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欣 陈晓风 +2 位作者 单珊珊 高歌 朱小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8,共10页
宋代丝绸对世界丝绸影响深远,几何纹样盛行是宋代丝绸艺术的一大突出特征。文章以出土宋代丝绸几何纹为研究对象,通过数量分析证实其流行程度,经将图形分类汇整获知菱形最为高频;运用黑格尔美学基本观点和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对其展开形式... 宋代丝绸对世界丝绸影响深远,几何纹样盛行是宋代丝绸艺术的一大突出特征。文章以出土宋代丝绸几何纹为研究对象,通过数量分析证实其流行程度,经将图形分类汇整获知菱形最为高频;运用黑格尔美学基本观点和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对其展开形式和意蕴解读,发现总体而言纹样形式超越内涵寓意;结合当时历史文化及染织技术背景,探析与时偕行的丝织品设计观,解读其中所包含的精确化规范设计思维、世俗化抽象设计思维、普适化商业设计思维、文人化致用设计思维。研究旨在为当代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 宋代 丝绸 几何纹 设计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式的女子体型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奉元 张苏豫 +1 位作者 丁笑君 朱小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采用C/S模式,建立女子体型的识别和应用系统。目的在于经过对三维人体数据的研究,生成符合人体尺寸的服装样板,应用于服装企业的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江浙青年女子人体数据,构建人体数据库;再... 采用C/S模式,建立女子体型的识别和应用系统。目的在于经过对三维人体数据的研究,生成符合人体尺寸的服装样板,应用于服装企业的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江浙青年女子人体数据,构建人体数据库;再次,根据企业的服装款式,建立基本的样板数据库;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个体特征参数进行识别分类,形成个性的服装样板图。这一系统通过VB.NET平台的自制软件得以实现,企业试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数据库 BP神经网络 体型分析 C/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丝绸特征元素的调查与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昉 郑燕 朱小行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探讨了杭州丝绸的特征元素及构成,经统计分析得到了杭州丝绸的特征元素。在调查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符号学家皮尔斯的三元理论,对杭州丝绸的形式元素进行归类分析,研究了其中具有丰富文化信息的象征符号及其成因,...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探讨了杭州丝绸的特征元素及构成,经统计分析得到了杭州丝绸的特征元素。在调查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符号学家皮尔斯的三元理论,对杭州丝绸的形式元素进行归类分析,研究了其中具有丰富文化信息的象征符号及其成因,以揭示杭州丝绸的特质,并为丝绸和女装的结合及相关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丝绸 特征 元素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人遗制》所载“罗机子”结构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欣 单珊珊 +2 位作者 陈晓风 薛梅梅 朱小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3,共9页
《梓人遗制》是目前有关“罗机子”的唯一直接文献,狄特·库恩等学者曾深入分析机构,文章从库恩研究的未尽之处切入,旨在破解机构配合问题,为复原织罗技艺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综合文献... 《梓人遗制》是目前有关“罗机子”的唯一直接文献,狄特·库恩等学者曾深入分析机构,文章从库恩研究的未尽之处切入,旨在破解机构配合问题,为复原织罗技艺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综合文献、图像、考古发现、民间遗存等多重证据,论证罗机结构与构件功能,并立足纺织技艺视角,结合织机和织物展开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大泛扇椿子”为平综柱、“小扇椿子”为绞综柱,以单经轴无筘为特征的“罗机子”只能配以斫刀和纹杆用于织无固定绞组的罗,“鸦儿”等构件数量须视具体织物而定,以织制四经绞素罗情况为例图释各机构配合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人遗制》 纺织技艺 织罗 罗机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绒沙发面料笔墨去污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玉玲 蔡豆 +3 位作者 姚惠标 朱小行 郑智毓 周小红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研究具有易去污植绒沙发面料去除笔墨沾污的最佳方法,借助马丁代尔耐磨仪试样夹相对底座进行的圆周运动进行擦洗去污。结果表明:该植绒沙发面料具有易去除圆珠笔和中性笔笔墨沾污的能力,但仍不能去除油性笔笔墨沾污。实验确定了该植绒... 研究具有易去污植绒沙发面料去除笔墨沾污的最佳方法,借助马丁代尔耐磨仪试样夹相对底座进行的圆周运动进行擦洗去污。结果表明:该植绒沙发面料具有易去除圆珠笔和中性笔笔墨沾污的能力,但仍不能去除油性笔笔墨沾污。实验确定了该植绒沙发面料易去除圆珠笔和中性笔笔墨沾污的擦洗条件为:纯棉湿毛巾布的含湿量40%,马丁代尔摩擦转动圈数40转,压力387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去污 沙发面料 笔墨沾污 马丁代尔耐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玲 朱小行 +1 位作者 李继红 祝煜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46,共3页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打破了传统的服装继续教育,根据服装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了大小两个教学模块,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制订了各课程的教学大纲,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延续性。通过学习国内外...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打破了传统的服装继续教育,根据服装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了大小两个教学模块,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制订了各课程的教学大纲,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延续性。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服装继续教育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继续教育 教学改革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绣艺术的历史发展与审美特征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云倩 朱小行 王建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8,共6页
台绣艺术从起源发展至今虽历经百年沉浮,但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仍是目前台州传统特色产业之一。通过对台绣历史发展的研究,探寻台绣艺术的审美特征,台绣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刺绣工艺上独树一帜,凭它的"雕平绣"而称誉海外... 台绣艺术从起源发展至今虽历经百年沉浮,但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仍是目前台州传统特色产业之一。通过对台绣历史发展的研究,探寻台绣艺术的审美特征,台绣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刺绣工艺上独树一帜,凭它的"雕平绣"而称誉海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台绣的发展虽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样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从保护、传承、弘扬台绣艺术的目的出发,对台绣艺术的审美和工艺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消费需求,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与措施,以促进对台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使台绣艺术代代相传和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绣艺术 审美特征 历史发展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氯纶/汉麻纤维阻燃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娄琳 朱小行 +4 位作者 姚惠标 王建芳 许红燕 裴星海 李建亮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2-367,共6页
通过调节腈氯纶在纬纱中的含量及织物组织结构,可获得阻燃性、耐光性、麻型感较好的织物。纬纱中腈氯纶占90%时,织物阻燃性能最好;占80%时,织物达到阻燃要求。织物在垂直于阻燃纱线方向上的阻燃性能优于平行方向。缎纹组织的阻燃能力稳... 通过调节腈氯纶在纬纱中的含量及织物组织结构,可获得阻燃性、耐光性、麻型感较好的织物。纬纱中腈氯纶占90%时,织物阻燃性能最好;占80%时,织物达到阻燃要求。织物在垂直于阻燃纱线方向上的阻燃性能优于平行方向。缎纹组织的阻燃能力稳定性优于平纹和斜纹。腈氯纶在阻燃的同时还可提高织物的耐光性。腈氯纶/汉麻纤维阻燃织物非常适合窗帘、沙发布、车内织物等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氯纶 汉麻纤维 阻燃织物 耐光性 织物开发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浅析扎染艺术之美
11
作者 夏丽丽 朱小行 《美术大观》 2012年第6期78-78,共1页
扎染艺术是我国古代三大传统染缬之一,本文以扎染艺术的水墨美、工艺美、情感美为切入点,剖析它质朴的精神品格。让更多的人领悟这一艺术的自然之美,并共同致力于扎染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扎染艺术 美感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面沙发面料笔迹去除的测试方法探究
12
作者 蔡豆 宋玉玲 +3 位作者 姚惠标 朱小行 郑智毓 周小红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探讨易去污绒面沙发布在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及制成品品质检测的方法,将含有一定水分的纯棉湿布置于马丁代尔耐磨仪的底座上,试样夹具在一定压力下对底座作运动,以擦洗去除试样表面的笔迹污渍。借助试样夹具以李莎茹Lissajous轨... 为了探讨易去污绒面沙发布在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及制成品品质检测的方法,将含有一定水分的纯棉湿布置于马丁代尔耐磨仪的底座上,试样夹具在一定压力下对底座作运动,以擦洗去除试样表面的笔迹污渍。借助试样夹具以李莎茹Lissajous轨迹改变与底座的相对位置,能减轻去除笔迹过程中擦拭布被污染后而再次污染试样;经规定圈数的运动擦洗后的试样与原样作外观对比;以对比后的观感差与去污评价表中某等级所具有的观感差相符为准,对织物去除笔迹性能按5级进行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去污 沙发面料 笔迹 马丁代尔耐磨仪 性能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泡助剂与真丝针织产品质量的工艺试验
13
作者 许红燕 朱小行 《现代纺织技术》 2000年第3期26-27,49,共3页
以用于真丝针织织造的生丝浸泡剂为研究对象 ,对各种泡丝剂的浸泡效果进行了试验和分析。通过织染全过程工艺试验研究 ,表明HV 30 2浸泡剂是一只各类性能均为优良的真丝针织专用浸泡助剂。
关键词 浸泡助剂 真丝针织 产品质量 生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城扎染与南通扎染产业发展差异化比较研究
14
作者 程宇娟 朱小行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6期56-58,共3页
扎染始于秦汉,兴盛于唐,是中国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染布技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云南周城、四川自贡、江苏南通等地区还保留着扎染的制作工艺。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因旺盛的生命力、特殊的资源优势和高产业附加值成为各国经济... 扎染始于秦汉,兴盛于唐,是中国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染布技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云南周城、四川自贡、江苏南通等地区还保留着扎染的制作工艺。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因旺盛的生命力、特殊的资源优势和高产业附加值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扎染也跟随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了产业升级。在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地区间的产业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该文以江苏南通和云南大理周城为例,比较研究两地的扎染产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扎染 周城扎染 产业发展 差异化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