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尾寒羊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永祥 刘艳丽 +1 位作者 朱宽佑 杜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33-2234,2237,共3页
[目的]为小尾寒羊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5个微卫星位点(OarHH55、OarJ1A、McM53、BM1329、BM143),分析其在小尾寒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初步探索其与小尾寒羊高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5个微卫星... [目的]为小尾寒羊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5个微卫星位点(OarHH55、OarJ1A、McM53、BM1329、BM143),分析其在小尾寒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初步探索其与小尾寒羊高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5个微卫星位点在小尾寒羊群体中的平均纯合度为0.37,平均杂合度为0.63,说明小尾寒羊微卫星位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McM53的纯合度最小、杂合度最大,而OarHH55的纯合度最大、杂合度最小。5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其中OarHH55、OarJ1A、McM53和BM143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大于0.6,接近0.7,是较理想的基因选择标记。[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小尾寒羊和其他绵羊繁殖性能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微卫星标记 多态性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发酵物、凝结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崔锦 杨倩茹 +3 位作者 章喻青 朱宽佑 刘永祥 徐秋良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9-54,共6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发酵物、凝结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大约克纯种母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为:酿酒酵母发酵物组是基础日粮+...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发酵物、凝结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大约克纯种母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为:酿酒酵母发酵物组是基础日粮+酿酒酵母发酵物(5000 g/t)、凝结芽孢杆菌组是基础日粮+凝结芽孢杆菌(50 g/t)、丁酸梭菌组是基础日粮+丁酸梭菌(20 g/t)。试验时间从妊娠(86±1)d至哺乳21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各试验组母猪在哺乳期背膘损失显著降低(P<0.05),酿酒酵母发酵物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提高(P<0.05);(2)酿酒酵母发酵物组母猪生产后4~21 d采食量显著提升(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产后13~15 d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并且酿酒酵母发酵物组产后7~18 d采食量显著高于丁酸梭菌组(P<0.05),产后7~9 d采食量显著高于凝结芽孢杆菌组(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产后13~15 d采食量显著高于丁酸梭菌组(P<0.05);(3)酿酒酵母发酵物组哺乳母猪粪便含水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哺乳母猪粪便酸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4)酿酒酵母发酵物组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仔猪血清中总蛋白显著提高(P<0.05),丁酸梭菌组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发酵物对减少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快速恢复哺乳母猪采食量,提高粪便含水率,降低粪便酸溶蛋白含量,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效果最好;添加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对母猪产后采食量尽快恢复,提高粪便含水率,促进仔猪生长等方面的效果不及添加酿酒酵母发酵物的效果,但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两组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母猪 酿酒酵母发酵物 凝结芽孢杆菌 丁酸梭菌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崔锦 秦朋云 +1 位作者 朱宽佑 徐秋良 《现代畜牧科技》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发酵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0头妊娠86天左右的大约克妊娠母猪,分成Ⅰ、Ⅱ、Ⅲ、Ⅳ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胎次结构相近。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Ⅱ...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发酵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0头妊娠86天左右的大约克妊娠母猪,分成Ⅰ、Ⅱ、Ⅲ、Ⅳ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胎次结构相近。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Ⅱ组(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g/t丁酸梭菌,Ⅲ组(凝结芽孢杆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g/t凝结芽孢杆菌;Ⅳ组(酿酒酵母发酵物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00g/t酿酒酵母发酵物。试验期为3周。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组背膘差均有增大趋势,且Ⅲ组差异显著(P<0.05)。(2)Ⅱ组和Ⅲ组出生个体重分别降低2.01%(P>0.05)、5.37%(P>0.05),Ⅳ组提高14.09%(P>0.05);Ⅱ组出生窝重显著降低(P<0.05)。(3)Ⅱ、Ⅳ组粪便含水率分别升高1.57%(P>0.05)、2.68%(P<0.01),Ⅲ组极显著降低2.11%(P<0.01)。(4)Ⅲ、Ⅳ组粪便酸溶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1.11%(P>0.05)、49.38%(P<0.05),Ⅱ组酸溶蛋白含量提高1.23%(P>0.05)。(5)Ⅳ组血清中尿素含量显著增加61.23%(P<0.05),Ⅱ、Ⅲ组尿素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Ⅱ、Ⅲ、Ⅳ组血清中总蛋白、葡萄糖、T3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丁酸梭菌对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凝结芽孢杆菌有助于母猪妊娠后期背膘增长,但其繁殖性能有降低趋势,效果不如酿酒酵母发酵物组效果好;酿酒酵母发酵物有提高仔猪出生个体重和出生窝重的趋势,显著降低粪便酸溶蛋白含量,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并极显著增高粪便中的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凝结芽孢杆菌 酿酒酵母发酵物 妊娠母猪 繁殖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高职高专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4
作者 李梦云 朱宽佑 +1 位作者 刘延贺 郭金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根据实验教学的要求,分析了高职高专饲料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