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江隧道盾构段施工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学银 李章林 《现代交通技术》 2011年第6期57-59,63,共4页
从盾构选型、进出洞施工、盾构平移掉头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圆隧道段的施工技术,并阐述了Φ14.87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关键施工技术,为类似的大型市政、交通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越江隧道 泥水平衡盾构 施工技术 超大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路隧道斜向穿越防汛墙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学银 《安徽建筑》 201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军工路隧道工程线路与复兴岛运河防汛墙呈25°夹角,盾构机斜向穿越时,切口横断面内覆土不均匀情况下防汛墙沉降控制难度较高。通过对切口泥水压力设定、同步注浆、泥水指标控制等措施研究,分析防汛墙沉降控制的有效技术措施,可为类... 军工路隧道工程线路与复兴岛运河防汛墙呈25°夹角,盾构机斜向穿越时,切口横断面内覆土不均匀情况下防汛墙沉降控制难度较高。通过对切口泥水压力设定、同步注浆、泥水指标控制等措施研究,分析防汛墙沉降控制的有效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 泥水平衡盾构 防汛墙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出洞冻结加固拱棚结构内力分析
3
作者 朱学银 张水宾 熊旺 《山西建筑》 2007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将盾构出洞冻结法加固拱形结构近似为单心固定无铰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力计算和验算,验证了无铰拱模型是该类工程一种可行的计算简化模型,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盾构 冻结加固 拱棚结构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平衡盾构近距离穿越轨交高架桩基施工技术
4
作者 朱学银 《中国市政工程》 2014年第6期41-43,共3页
对φ15.43 m泥水气平衡盾构连续2次近距离穿越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桩基的施工作较详细的叙述,分析施工难点,提出对施工参数的设定及控制。通过施工监测,盾构2次穿越后立柱的最大沉降量控制在15 mm要求范围内。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可... 对φ15.43 m泥水气平衡盾构连续2次近距离穿越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桩基的施工作较详细的叙述,分析施工难点,提出对施工参数的设定及控制。通过施工监测,盾构2次穿越后立柱的最大沉降量控制在15 mm要求范围内。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气平衡盾构 高架桩基 穿越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表土层危险层位冻结温度场实测与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熊旺 岳丰田 +2 位作者 张水宾 朱学银 林艳杰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10期78-80,共3页
介绍了对冻结深度为702 m、表土厚度583.1 m的郭屯煤矿副井危险的深厚粘土层的数值模拟,模拟了冻结壁温度场、平均温度、冻结壁厚度以及井帮温度,结果与实测相符。预测了井筒冻结情况的发展,指导工程的下一步施工。其计算方法和结果为... 介绍了对冻结深度为702 m、表土厚度583.1 m的郭屯煤矿副井危险的深厚粘土层的数值模拟,模拟了冻结壁温度场、平均温度、冻结壁厚度以及井帮温度,结果与实测相符。预测了井筒冻结情况的发展,指导工程的下一步施工。其计算方法和结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冻结壁 温度场分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轴力的监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章林 徐辰春 朱学银 《中国市政工程》 2009年第1期57-58,60,共3页
以军工路越江隧道浦西岸上段基坑工程为背景,经现场监测得出了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围护墙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变化的基本规律。墙体水平变形最大值出现在坑底向上5~7m处;支撑内力5~10d基本稳定。
关键词 深基坑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支撑轴力变化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出洞冻结法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水宾 岳丰田 +1 位作者 朱学银 熊旺 《中国市政工程》 2007年第1期88-90,共3页
以某超大型盾构出洞冻结法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监测为例,介绍了盾构出洞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所受冻胀压力、顶端水平位移和相对弯曲变形的监测方法。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证明用实时监测方法调整冻结和洞门凿除施工可保证盾构安全顺利出洞。
关键词 冻结加固 盾构出洞 地下连续墙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越江隧道岸上段深基坑施工监测研究
8
作者 李章林 朱学银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9年第7期162-164,共3页
该文以军工路越江隧道浦西岸上段基坑工程为背景,研究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围护墙体变形、钢支持轴力的监测结果,得出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墙体水平位移的基本规律,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深基坑 围护结构 支撑轴力 变形 实测 越江隧道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加固融沉注浆作用机理与应用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文勇 石荣剑 +2 位作者 张水宾 朱学银 熊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7-52,共6页
对冻土融沉注浆的机理以及利用强制解冻方法融沉注浆进行土体加固的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某地铁联络通道的融沉注浆施工,说明了对冻结土体进行分区强制解冻融沉注浆是控制地表沉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联络通道 冻结加固 强制解冻 融沉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内部双层装配式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学银 李章林 何炜 《中国高新科技》 2019年第8期10-11,共2页
以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为例,主要从连接构造、安装机械设备等方面阐述了盾构隧道内部双层装配式结构施工的主要节点与工艺,分析了立柱、车道板安装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为提高盾构法隧道快速拼装技术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单管双层 内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双层结构现浇与预制拼装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学银 《安徽建筑》 2019年第6期59-60,90,共3页
针对同一断面型式的盾构法隧道双层结构,从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期、人员设备配置、施工质量和作业环境等方面,对现浇和预制拼装两种工艺进行对比研究,体现了预制拼装工艺的优势,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盾构法 隧道 双层结构 现浇 预制拼装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概括题在2009年中考试题中的类型
12
作者 朱学银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9年第11期43-46,共4页
各地历年中考语文试题中都有材料概括题,这是为了响应《语文课标》中“初步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为了强化对学生这一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在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几种变化。
关键词 中考试题 概括题 材料 中考语文试题 处理信息 语文课标 语文试卷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直了,别趴下——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13
作者 朱学银 《教育家》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中国得有铁骨的教师。”如何才有铮铮铁骨?首先得不跪着教书,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围绕我们的工作对象,我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能跪着。
关键词 教书 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教学的六个辩证统一
14
作者 朱学银 《教育家》 2009年第5期52-52,共1页
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时空内取得较高效率的教学。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注意六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有效教学 辩证统一 价值建构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加固技术在上海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水宾 李文勇 +1 位作者 朱学银 熊旺 《矿产勘查》 2007年第2期51-53,共3页
介绍上海地铁联络通道和泵站合并建设模式下的冻土帷幕结构设计与水平冻结工艺。对土体温度和地表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工程中首次采用强制解冻融沉注浆技术成功地控制了融沉的发生。
关键词 地铁 冻结加固 融沉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GXJ橡胶止水带接头箱变形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流 应卓清 +1 位作者 杨建刚 朱学银 《中国市政工程》 2016年第3期63-65,125,共3页
从GXJ接头箱起重吊装受力、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侧压力作用、接头箱千斤顶侧向剥离时止水带与接头箱共同变形等,对GXJ接头箱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接头箱变形控制标准。结合1.2 m GXJ接头箱工程应用实例,进行千斤顶侧向剥离工况条... 从GXJ接头箱起重吊装受力、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侧压力作用、接头箱千斤顶侧向剥离时止水带与接头箱共同变形等,对GXJ接头箱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接头箱变形控制标准。结合1.2 m GXJ接头箱工程应用实例,进行千斤顶侧向剥离工况条件下,接头箱的变形实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GXJ接头 接头箱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加固方法在超大直径盾构出洞中的应用比较
17
作者 李章林 朱学银 +1 位作者 何国军 周振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上海上中路盾构隧道盾构外径14.87m,南线盾构出洞采用冻结法加固,北线采用深层搅拌桩加固土层、高压旋喷桩+井点降水工法抗渗。从强度安全性、抗渗性能、沉降变形、成本、工艺及设备6个方面,比较了两种盾构出洞加固工法的优缺点。分析... 上海上中路盾构隧道盾构外径14.87m,南线盾构出洞采用冻结法加固,北线采用深层搅拌桩加固土层、高压旋喷桩+井点降水工法抗渗。从强度安全性、抗渗性能、沉降变形、成本、工艺及设备6个方面,比较了两种盾构出洞加固工法的优缺点。分析结果说明,冻结法加固的强度高、密封性好,而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降水工法的沉降小、工艺相对简单、工期短、成本低,并提出可以利用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加固土体,利用液氮冻结密封水的出洞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土层加固 超大盾构 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