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ton氧化和生物法结合深度处理硫化黑印染废水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孝霖 殷鹏 +3 位作者 刘苏煜 吴兴可 郭静 蔡志强 《染整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Fenton氧化和生物氧化结合的方法,研究硫化黑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和处理成本。探讨了Fenton氧化的条件包括氧化时间、m(H2O2)∶m(COD)、n(H2O2)∶n(Fe2+)以及Acinetobacter sp.DS-9生物氧化法二级串联处理系统的脱硫和COD去除效果... 采用Fenton氧化和生物氧化结合的方法,研究硫化黑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和处理成本。探讨了Fenton氧化的条件包括氧化时间、m(H2O2)∶m(COD)、n(H2O2)∶n(Fe2+)以及Acinetobacter sp.DS-9生物氧化法二级串联处理系统的脱硫和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pH=3,m(H2O2)∶m(COD)=1∶2,n(H2O2)∶n(Fe2+)=10∶1,反应90 min后,按5%的接种量接入高效硫氧化菌株Acinetobacter sp.DS-9。废水脱硫效率提高了34.5%,COD去除率提高了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黑 FENTON氧化 硫氧化 生物氧化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中心复合法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孝霖 李环 韦萍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6-170,共5页
考察不同的碳氮源和微量离子对基因工程菌1020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影响,并运用statistica 6.0软件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对产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1020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耐热木聚糖酶活力提高... 考察不同的碳氮源和微量离子对基因工程菌1020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影响,并运用statistica 6.0软件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对产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1020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耐热木聚糖酶活力提高了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木聚糖酶 发酵培养基 P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菌1020耐热木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雷 朱孝霖 +2 位作者 李环 姚忠 韦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79,共4页
通过热变性处理和Ni-NTA层析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菌1020耐热木聚糖酶。对热变性条件优化,70℃处理30min效果,纯化倍数4.9;利用木聚糖酶C端6个His标记对Ni-NTA琼脂糖凝胶的结合性,一步层析得到电泳纯的木聚糖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10℃,... 通过热变性处理和Ni-NTA层析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菌1020耐热木聚糖酶。对热变性条件优化,70℃处理30min效果,纯化倍数4.9;利用木聚糖酶C端6个His标记对Ni-NTA琼脂糖凝胶的结合性,一步层析得到电泳纯的木聚糖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10℃,具有高度耐热性,在70℃保温8h,酶活基本不变,100℃保温5h后,酶活残余40%;在pH6.0~10.0范围内都有较高的酶活性和稳定性。低浓度的异丙醇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Hg2+对酶反应有强抑制作用。该酶对燕麦木聚糖的Km为0.55mg/ml,Vmax=14.26μmol/mi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木聚糖酶 热变性 Ni-NTA 分离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冷苯酚降解菌Phe311的分离和降解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广花 蔡志强 +3 位作者 赵希岳 项静英 朱孝霖 李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69-8870,共2页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效耐冷苯酚降解菌,并且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分离6到1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Phe31...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效耐冷苯酚降解菌,并且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分离6到1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Phe311菌株。经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he311在6℃96 h内对300 mg/L苯酚降解率达96.4%。Phe311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30℃,接种量1%。[结论]菌株Phe311在最适条件下72 h内可以完全降解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耐冷菌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法催化胆固醇合成胆固醇棕榈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广花 李亮 +1 位作者 于欢 朱孝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565-13566,共2页
探讨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胆固醇与棕榈酸合成胆固醇棕榈酸酯的反应过程。通过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工艺路线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了转速、反应介质、醇酸比、固定化酶用量、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己... 探讨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胆固醇与棕榈酸合成胆固醇棕榈酸酯的反应过程。通过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工艺路线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了转速、反应介质、醇酸比、固定化酶用量、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为溶剂,在30℃,胆固醇与棕榈酸物质的量比1:1,2%(质量分数)脂肪酶,反应时间为48h的条件下,反应的最高酯化率可达83%以上,产品经HPLC和LC-MS分析的纯度可达98%以上;固定化C.antarctica脂肪酶具有较高的催化稳定性,其半衰期至少达1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胆固醇棕榈酸酯 酯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乙醛耐冷降解菌A27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志强 赵希岳 +3 位作者 王利群 朱孝霖 李尔炀 张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078-12079,共2页
[目的]获得耐冷乙醛高效降解菌株。[方法]从生产聚酯切片污水曝气池中,分离到一株能以乙醛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A27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后用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其降解性能。[结果]A27菌株为巴氏醋杆菌,在24... [目的]获得耐冷乙醛高效降解菌株。[方法]从生产聚酯切片污水曝气池中,分离到一株能以乙醛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A27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后用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其降解性能。[结果]A27菌株为巴氏醋杆菌,在24和48 h内对500 mg/L的乙醛降解率分别为77.4%和100%。[结论]A27菌株是耐冷菌株,其降解乙醛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3、0℃,接种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巴氏醋杆菌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竹浆漂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环 朱宁 +1 位作者 朱孝霖 韦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70,共2页
研究了基因工程菌1020全细胞中嗜热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并考察了含酶全细胞在竹浆漂白中的效果。结果表明,70℃时全细胞木聚糖酶有2个最适pH值,分别为7.0与9.0。该酶湿热稳定性及耐碱性能良好。在90℃,pH值7.0的条件下,全细胞预处理硫... 研究了基因工程菌1020全细胞中嗜热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并考察了含酶全细胞在竹浆漂白中的效果。结果表明,70℃时全细胞木聚糖酶有2个最适pH值,分别为7.0与9.0。该酶湿热稳定性及耐碱性能良好。在90℃,pH值7.0的条件下,全细胞预处理硫酸盐竹浆后,加入用量0.2%的H2O2漂白,白度提高了7%I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 嗜热木聚糖酶 酶学性质 竹浆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柠檬酸裂解酶抑制剂对L-谷氨酸合成的影响
8
作者 余秉琦 蔡志强 +4 位作者 王利群 杨林松 朱劼 朱孝霖 李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844-10845,10870,共3页
[目的]研究琥珀酸和苹果酸对L-谷氨酸合成的影响。[方法]以谷氨酸棒杆菌的典型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为供试菌株,研究琥珀酸和苹果酸对细胞生长、L-谷氨酸的合成、发酵液中的残糖量以及细胞中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的影... [目的]研究琥珀酸和苹果酸对L-谷氨酸合成的影响。[方法]以谷氨酸棒杆菌的典型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为供试菌株,研究琥珀酸和苹果酸对细胞生长、L-谷氨酸的合成、发酵液中的残糖量以及细胞中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琥珀酸对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具有部分抑制作用。在0~5.0 g/L范围内,琥珀酸的添加提高了L-谷氨酸发酵的糖酸转化率,细胞生长和L-谷氨酸分泌受到抑制,残糖量增大。苹果酸的添加降低了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和L-谷氨酸的产量,残糖量和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同时添加琥珀酸和苹果酸各2.0 g/L时,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和细胞生长都有所下降,L-谷氨酸的产量和残糖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添加琥珀酸增加了L-谷氨酸的产量,添加苹果酸则降低了L-谷氨酸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异柠檬酸裂解酶 L-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冷PTA降解菌PTA20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9
作者 杨广花 朱孝霖 +3 位作者 何玉财 沈贵芳 蔡志强 赵希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790-17791,17797,共3页
[目的]研究高效耐冷精对苯二甲酸(PTA)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的降解PTA的性能。[结果]分离出一株能以PTA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菌菌株PTA201,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研究高效耐冷精对苯二甲酸(PTA)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的降解PTA的性能。[结果]分离出一株能以PTA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菌菌株PTA201,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PTA201在6℃,72 h内对500 mg/L的PTA降解率达99.8%以上。PTA201降解PTA的最适条件为pH 7.0,温度30℃,接种量1%。[结论]菌株PTA201在最适条件下96 h内可以完全降解PTA,是耐冷高效降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菌 生物降解 恶臭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