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渣发酵酱油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梦茹 刘美蓉 +2 位作者 朱娜丽 全明明 张宝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以豆渣代替豆粕为原料,在传统低盐固态发酵法的基础上,利用米曲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原料配比、菌种配比、高压蒸煮时间、盐水浓度和冷热杀菌这5个单因素进行探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最终得到豆渣发酵生产酱... 以豆渣代替豆粕为原料,在传统低盐固态发酵法的基础上,利用米曲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原料配比、菌种配比、高压蒸煮时间、盐水浓度和冷热杀菌这5个单因素进行探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最终得到豆渣发酵生产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m(豆渣)∶m(麸皮)=6∶4、菌种配比:米曲霉∶黑曲霉=4∶1、高压蒸煮时间30 min、盐水浓度10%、利用冷热混合杀菌。成品的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定都符合国标,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酱油 米曲霉 黑曲霉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冠的形成、分析及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2
作者 汤杰 张相 +2 位作者 朱娜丽 李灵香玉 王亚韡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10,共16页
纳米颗粒被生物体摄入到体内后不可避免地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冠。根据蛋白质与纳米颗粒表面的亲和程度与相互作用方式,蛋白冠通常被分为软蛋白冠和硬蛋白冠。蛋白冠的形成使得纳米颗粒具有新的生物学特征,进而影响纳米颗粒在生... 纳米颗粒被生物体摄入到体内后不可避免地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冠。根据蛋白质与纳米颗粒表面的亲和程度与相互作用方式,蛋白冠通常被分为软蛋白冠和硬蛋白冠。蛋白冠的形成使得纳米颗粒具有新的生物学特征,进而影响纳米颗粒在生物体或环境体系中的吸收/吸附、分布、转化与归趋。蛋白冠的结构与组成主要受纳米颗粒、蛋白质和介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在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入和生物分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本文重点对蛋白冠的形成与影响因素、蛋白冠的表征分析方法和蛋白冠对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潜在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蛋白冠的应用和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蛋白冠 生物效应 形成机制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