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威宏 陈游 +1 位作者 李桔元 张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7-1048,1058,共3页
目的报告5例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病例,以提高对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自1993年5月至今,该院5例最终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平均随访40个月(2个月~11a),进行疗效观察。结果5例患者... 目的报告5例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病例,以提高对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自1993年5月至今,该院5例最终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平均随访40个月(2个月~11a),进行疗效观察。结果5例患者全部行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治疗,最终病理诊断为滑膜血管瘤。随访期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肿胀、自发性关节内积血消失。结论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临床确诊较困难。但是,随着MRI和关节镜技术的日异完善,为膝关节内滑膜血管瘤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手段。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下或开放手术均可取得优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血管瘤 膝关节 MRI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良性肿瘤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威宏 陈游 +3 位作者 王万春 黄国良 毛新展 唐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提高对膝关节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并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6年3月行关节镜检查并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的20例膝关节内肿瘤患者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膝关节镜检查,并经病理切片确诊。镜检... 目的提高对膝关节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并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6年3月行关节镜检查并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的20例膝关节内肿瘤患者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膝关节镜检查,并经病理切片确诊。镜检后同时行关节镜下手术。平均随访5年(3~7年),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复发。疗效评定:优50%,良30%,可20%。结论膝关节内肿瘤少见,单凭临床诊断较为困难。MRI检查和关节镜技术为膝关节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完善的方法。关节镜下手术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肿块 关节镜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威宏 陈游 +1 位作者 聂彦 谷绍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309-311,315,共4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用BMP充填胫骨隧道入口,对照组未用BMP。其余5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2、4、8、12和24周分别安乐处死6只新西兰大白兔。肉眼观察肌腱移植物生长情况及在胫骨隧道内的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拉伸试验测定其生物力学的性能。结果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肌腱移植物抗拉伸的最大载荷均比正常组要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肌腱移植物;BMP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 腱-骨愈合 肌腱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海涛 朱威宏 +2 位作者 陈游 李辉 窦鹏程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TEF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TEFx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术前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TEF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TEFx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术前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6~53岁,平均27.8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比较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Tegner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0~40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TEFx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1例感染、关节僵硬、伸直受限、复位丢失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VAS评分术前(4.8±1.2)分,最终随访为(1.2±0.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03);Lysholm评分术前为(50.8±6.2)分,最终随访为(90.8±5.4)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00);Tegner评分术前为(4.0±1.0)分,最终随访为(5.1±1.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P=0.005);IKDC主观评分术前为(52.5±7.4)分,最终随访为(91.5±5.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P=0.000)。结论膝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TEFx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固定可靠和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前交叉韧带 空心拉力螺钉 带线锚钉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