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与乡村学校发展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朱夏瑜
-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2期12-15,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乡村学校呈现出整体衰退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乡村学校体系与不断突出的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之间相互冲突引发师生人数的大量流失、资源分配的内部失衡以及乡土文化的失落背离。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为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新兴的教师发展体系释放教师教学机智、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城乡资源双向流动。随着结构改变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新问题:乡村学校失去话语权,沦为城市学校附庸;乡村学校特色隐没,城乡教育趋于同质;校际教师流动扩增,教师心理负担增重。为更好地实现乡村学校发展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加强利益主体参与,推动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加速多元文化融合,促进乡村学校本土化发展;搭建教师互动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互动式发展。
-
关键词
城乡学校共同体
乡村学校
教育改革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课后服务矛盾化解的区域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朱夏瑜
刘佳
-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8期15-19,共5页
-
基金
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浙江省城乡教育共同体内教师的流动意愿及激励机制研究”(2020KYCX01)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时间错位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教育部明确"双减"政策和课后服务在2021年秋季学期实现全覆盖,各地加紧推行课后服务。然而在推行课后服务之初,地方面临服务的公益性质与资金来源之间的矛盾、教师责任与教师权益之间的矛盾、学生安全与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浙江省作为第一批开展课后服务的省市,在资金筹备、师资供给、内容定位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其他省市应当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的资金渠道,完善师资激励选拔制度,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健全服务监管保障机制,实现课后服务从矛盾频生到井然有序的路径优化。
-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浙江经验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