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阴极往复运动的TGV电铸铜实心填充工艺
1
作者 刘佳琪 詹晓非 +2 位作者 朱增伟 叶刚 夏晨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51-159,共9页
玻璃通孔(TGV)转接板因其具有优良的高频电学特性,在先进封装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随着TGV深宽比的不断增加,采用传统的阴极定轴旋转式电铸工艺,其填充难度与成本将随之提高。为实现高深宽比TGV的无缺陷填充,减少电铸耗时和成本,提出... 玻璃通孔(TGV)转接板因其具有优良的高频电学特性,在先进封装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随着TGV深宽比的不断增加,采用传统的阴极定轴旋转式电铸工艺,其填充难度与成本将随之提高。为实现高深宽比TGV的无缺陷填充,减少电铸耗时和成本,提出一种基于阴极往复运动的TGV无缺陷镀铜填充新工艺。在仿真和实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阴极运动方式对TGV孔内电铸液传质、离子浓度、填充速率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阴极往复运动能有效地保证TGV孔内各处离子浓度分布的均匀一致性,减缓浓差极化,从而提高沉积速率及其上限值。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体系中,同等沉积电位条件下平均填充速率从阴极定轴旋转式电铸工艺的6.1μm/h提高至9.2μm/h。当电位为0.5 V时,阴极往复运动方式下平均填充速率达到45.2μm/h,且电铸铜填充层中未发现孔隙缺陷。这为在无添加剂电铸铜体系中实现高深宽比TGV的无缺陷电铸铜填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低成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通孔(TGV) 阴极往复运动 电铸铜 填充工艺 封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曼光谱仪测定芳烃装置中各组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增伟 程明霄 +1 位作者 张亮 孔德鸿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844,共6页
为了提高在线喇曼光谱仪在芳烃装置的组分检测中的实时性和精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粒子群算法(PSO)建立了预测模型。对一定的芳烃样品进行试验。先通过光谱仪获得芳烃成分的喇曼光谱,再运用PLS算法对喇曼数据进行主因子提取,从... 为了提高在线喇曼光谱仪在芳烃装置的组分检测中的实时性和精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粒子群算法(PSO)建立了预测模型。对一定的芳烃样品进行试验。先通过光谱仪获得芳烃成分的喇曼光谱,再运用PLS算法对喇曼数据进行主因子提取,从而降低数据间的冗余性,然后应用PSO算法对芳烃组分含量进行快速搜索,找到最优解,最后将样品的真实值与预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喇曼光谱结合PSO算法和PLS算法的模型具有精确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该研究为芳烃装置中组分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偏最小二乘 粒子群优化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粒子扰动下铜电沉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增伟 朱荻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2-415,共4页
使用常规旋转电极电沉积技术,引入陶瓷球等一类硬质粒子,在旋转电极的带动下,使陶瓷球不断磨擦和撞击阴极表面而实现电铸铜.对比酸性溶液电铸铜和碱性溶液电铸铜,发现硬质粒子在电沉积过程中能扰动离子的放电过程,并影响电铸层的组织结... 使用常规旋转电极电沉积技术,引入陶瓷球等一类硬质粒子,在旋转电极的带动下,使陶瓷球不断磨擦和撞击阴极表面而实现电铸铜.对比酸性溶液电铸铜和碱性溶液电铸铜,发现硬质粒子在电沉积过程中能扰动离子的放电过程,并影响电铸层的组织结构.但由于二者放电机理不同,前者形成的电铸层表面布满尖状毛刺,而后者则表面尖刺消失,但脆性大.SEM和XRD测试表明,由碱性电铸液沉积的电铸铜层,表面光亮平整,晶粒致密,大小约为100~300 nm,其结晶形态接近无序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电铸 旋转阴极 硬质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偏置法摩擦辅助硫酸盐电铸铜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建华 朱增伟 +2 位作者 沈春健 唐小聪 朱荻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6-1742,共7页
为了将机械摩擦应用于药型罩的硫酸盐电铸铜,基于铜离子两步还原原理,提出了一种新摩擦辅助方式的电铸铜工艺。将阴极卧式放置,在阴极框内填充适量不导电游离微珠至芯模水平中线左右,同时阳极偏置于没有微珠的上部。电铸过程中,铜离子... 为了将机械摩擦应用于药型罩的硫酸盐电铸铜,基于铜离子两步还原原理,提出了一种新摩擦辅助方式的电铸铜工艺。将阴极卧式放置,在阴极框内填充适量不导电游离微珠至芯模水平中线左右,同时阳极偏置于没有微珠的上部。电铸过程中,铜离子在正对阳极的较强电场区域先沉积,然后芯模的旋转使沉积层被微珠摩擦,从而改善了辅助摩擦的电沉积过程,避免毛刺的产生,提高电铸层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转速下可以更好地利用铜离子两步还原原理及阳极偏置法,让铜离子先沉积,再被硬质微珠摩擦,在无添加剂的硫酸盐溶液中得到表面平整的铜沉积层,同时电铸层的晶粒和微观组织得到细化和改善;当转速为5 r/min时,得到显微硬度为139 HV,抗拉强度为333 MPa的铜电铸层;当采用不溶性阳极时,可进一步增强电铸铜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达到4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工程 电铸铜 力学性能 摩擦辅助 阳极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沉积层的精密电铸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雷卫宁 朱荻 +1 位作者 张文峰 朱增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3,共4页
提高沉积层性能是精密电铸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细化沉积层晶粒或采用合金和复合电铸强化方式是获 取高性能沉积层的有效途径。在综述了沉积层性能强化机理的基础上,对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最新应用进行了评述,并提 出了今后研究重... 提高沉积层性能是精密电铸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细化沉积层晶粒或采用合金和复合电铸强化方式是获 取高性能沉积层的有效途径。在综述了沉积层性能强化机理的基础上,对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最新应用进行了评述,并提 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电铸 沉积层 综述 纳米晶粒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摩擦电铸Ni-Mn合金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学磊 朱增伟 朱荻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0,共6页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摩擦电铸技术进行Ni-Mn合金的电铸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Mn合金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作用和电铸层中的锰元素共同影响着电铸层的力学性能。...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摩擦电铸技术进行Ni-Mn合金的电铸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Mn合金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作用和电铸层中的锰元素共同影响着电铸层的力学性能。随着阴极旋转速率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不断增加,且游离粒子对电铸层的摩擦、挤压作用随之加强,电铸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都不断提高;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也不断增加,电铸层的力学性能发生波动。在一定锰含量范围内,随着电铸层中锰含量的增加,电铸层的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中温退火处理后,当电铸层中锰含量较低时,电铸层将会出现再结晶现象,晶粒尺寸增大,其力学性能下降,当锰含量高于0.2%(质量分数),其力学性能要高于热处理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摩擦 Ni-Mn合金 力学性能 退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粒子辅助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表面质量及锰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学磊 朱增伟 朱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8,共5页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进行镍锰合金的电铸试验。验证了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研磨作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锰含量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进行对比...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进行镍锰合金的电铸试验。验证了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研磨作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锰含量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外观光亮平整,表面粗糙度Ra由0.6μm降到0.05μm,晶粒得到了明显的细化,由微米级尺度降低到150nm以内;电流效率由80%左右增至96%;另外,通过调节阴极旋转速度可以改变电铸层中锰含量,随着阴极转速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增加,当超过一定转速时,锰含量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摩擦 镍锰合金 游离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印电解加工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荻 王登勇 朱增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3-750,共8页
航空发动机机匣是航空发动机重要的连接、承载部件,它结构复杂、刚性弱、材料难加工,目前存在加工变形严重、壁厚精度差等制造难题,已成为制约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的瓶颈。针对薄壁机匣的制造需求,本文提出了旋印电解加工技术,该... 航空发动机机匣是航空发动机重要的连接、承载部件,它结构复杂、刚性弱、材料难加工,目前存在加工变形严重、壁厚精度差等制造难题,已成为制约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的瓶颈。针对薄壁机匣的制造需求,本文提出了旋印电解加工技术,该技术采用回转体电极作为阴极工具,通过工件与工具的同步对转对阳极工件逐层精确溶解去除,实现薄壁机匣的无变形精密加工成形。研究揭示了旋印电解加工阳极成形规律、难加工材料脉动态溶解机理、电解液流场分布特性等基础科学问题,突破了阴极工具设计、钛合金点蚀抑制、流场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旋印电解机床,实现了大型薄壁机匣的高效精密加工,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机匣 变形 精度 旋印电解加工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钱王欢 曲宁松 +1 位作者 朱增伟 朱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9-1064,共6页
为了获得更高强度的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采用脉冲电流进行电沉积,并在电铸液中加入磺酰亚胺类添加剂,获得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硼纤维增强镍复合电铸层晶粒由微米级细化至90 nm时,其显微硬度由219 HV上... 为了获得更高强度的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采用脉冲电流进行电沉积,并在电铸液中加入磺酰亚胺类添加剂,获得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硼纤维增强镍复合电铸层晶粒由微米级细化至90 nm时,其显微硬度由219 HV上升至712 HV,抗拉强度由1 018 MPa提高到1 375 MPa。随着电铸层晶粒的进一步细化,由于纤维与基体结合强度的下降,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抗拉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显微硬度依然上升。200℃时,与硼纤维增强微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相比,纳米晶复合电铸层依然具有很高的强度,但是当温度上升至400℃时,由于晶粒的迅速长大以及界面脆性物质的析出,纳米晶对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已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纤维增强 抗拉强度 显微硬度 中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研究生“特种加工”课程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探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壮 沈理达 +1 位作者 刘志东 朱增伟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年第1期70-73,共4页
针对留学研究生"特种加工"课程全英文授课的教学,笔者探索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从面向航空航天产品制造、与前沿研究相结合、高水平教学团队与开放课程建设3个方面入手,激发留学研究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上的学... 针对留学研究生"特种加工"课程全英文授课的教学,笔者探索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从面向航空航天产品制造、与前沿研究相结合、高水平教学团队与开放课程建设3个方面入手,激发留学研究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上的学习潜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电沉积Ni-Al_2O_3纳米复合层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11
作者 田海燕 田会珍 +1 位作者 潘琦 朱增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2,6,共5页
为了改善纳米复合镀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以电泳-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具有较高纳米Al2O3含量的Ni-Al2O3纳米复合镀层。用SEM、TEM、显微硬度计等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泳液中α-Al2O3微粒浓度... 为了改善纳米复合镀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以电泳-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具有较高纳米Al2O3含量的Ni-Al2O3纳米复合镀层。用SEM、TEM、显微硬度计等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泳液中α-Al2O3微粒浓度、电沉积电流密度对复合镀层表面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α-Al2O3纳米粒子弥散分布于镀层之中,并对基质金属晶粒产生细化作用;电泳液中α-Al2O3微粒浓度对复合镀层表面微观形貌影响较大,电沉积电流密度对微观形貌无明显影响;随着电泳液微粒浓度和电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大,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在电泳液微粒浓度8 g/L,电沉积电流密度0.5A/dm2时,复合镀层具有最大显微硬度442 HV,较纯镍镀层有明显提高。镀层中微粒体积分数约为30%时,镀层的耐磨性能及与基体的结合性能最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α-Al2O3纳米复合镀层 电泳沉积 电沉积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耐磨性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conductivity and Fermi Surface Anisotropy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NbTe_2 被引量:3
12
作者 Xi Zhang Tianchuang Luo +11 位作者 Xiyao Hu Jing Guo Gongchang Lin Yuehui Li Yanzhao Liu Xiaokang Li Jun Ge Ying Xing Zengwei Zhu Peng Gao Liling Sun Jian W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4-89,共6页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eaturing layered structures, have aroused enormous interest as a platform for novel physical phenomena and a wide range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mong them, special interest has be...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eaturing layered structures, have aroused enormous interest as a platform for novel physical phenomena and a wide range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mong them, special interest has been placed upon WTe_2 and MoTe_2, which exhibit non-trivial topology both in single layer and bulk as well as pressure induced or enhanced superconductivity. We study another distorted IT material NbTe_2 through systematic electrical transport measurements. Intrinsic superconductivity with onset transition temperature(T_c^(onset)) up to 0.72 K is detected where the upper critical field(H_c) shows unconventional quasi-linear behavior,indicating spin-orbit coupling induced p-wave paring. Furthermore, a general model is proposed to fit the angledependent magnetoresistance, which reveals the Fermi surface anisotropy of NbTe_2. Finally, non-saturating linear magnetoresistance up to 50 T is observed and attributed to the quantum limit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ONDUCTIVITY and FERMI SURFACE ANISOTROPY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NbT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闸船舶吃水深度检测系统关键技术
13
作者 朱增伟 张劲军 +3 位作者 杜晓啸 张坤 储伟杰 许晨杨 《江苏水利》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立足高港船闸航道实际情况,研究了一套过闸船舶吃水深度检测系统。利用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扫描测距的方法,实现行进船舶的吃水检测。检测架连接2座警示浮筒安装于水下。采用动态压力补偿的方法解决浮筒摆动导致系统稳定性差及水下检测架... 立足高港船闸航道实际情况,研究了一套过闸船舶吃水深度检测系统。利用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扫描测距的方法,实现行进船舶的吃水检测。检测架连接2座警示浮筒安装于水下。采用动态压力补偿的方法解决浮筒摆动导致系统稳定性差及水下检测架弯曲变化导致系统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异常检测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过闸船舶的吃水深度信息。本研究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有效,测量精度较高,满足高港船闸实际运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吃水深度检测 压力补偿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船闸集中输水系统输水过程优化研究
14
作者 朱增伟 储伟杰 《中国水运》 2020年第10期134-135,共2页
本文在梳理内河船闸集中输水系统水动力学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原型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输水过程优化模型,对其设计变量、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等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完成了内河船闸集中输水系统布置及其运行方式研讨,旨在为我国内... 本文在梳理内河船闸集中输水系统水动力学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原型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输水过程优化模型,对其设计变量、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等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完成了内河船闸集中输水系统布置及其运行方式研讨,旨在为我国内河船闸航运体系中集中输水系统输水能力优化与提升带来更多参考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集中输水系统 输水过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YOLOv5+DeepSORT多目标追踪的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晓啸 翁庆龙 +1 位作者 朱增伟 张坤 《大众标准化》 2022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跟踪对象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目标跟踪(SOT)和多目标跟踪(MOT)。SORT算法(全称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是一种实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可以有效进行多目标跟踪。近年来,在此算法基...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跟踪对象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目标跟踪(SOT)和多目标跟踪(MOT)。SORT算法(全称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是一种实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可以有效进行多目标跟踪。近年来,在此算法基础上诞生了DeepSORT算法,它整合了外观信息,提高了算法的性能。借助追踪算法DeepSORT与检测器YOLOv5,可以实现高性能的实时多目标检测和跟踪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多目标跟踪 DeepSORT 目标检测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储伟杰 朱增伟 许晨杨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1期28-29,共2页
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从而保障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进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 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从而保障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进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实际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农业生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管理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增强方法常用方法以及原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晓啸 张坤 +1 位作者 翁庆龙 朱增伟 《长江信息通信》 2022年第6期80-82,共3页
图像增强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手段在原始图像上按照需求变换或者增加一些信息的方法。对于感兴趣特征进行选择性的突出,对于影响图像效果的特征进行抑制或者掩盖,让图像和人的视觉相应特征更加匹配。图像图像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根据... 图像增强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手段在原始图像上按照需求变换或者增加一些信息的方法。对于感兴趣特征进行选择性的突出,对于影响图像效果的特征进行抑制或者掩盖,让图像和人的视觉相应特征更加匹配。图像图像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根据图像在处理过程中所处的空间不同,主要有基于频域的图像增强算法和基于空域的图像增强算法两大类。图像增强算法是图像处理技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图像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目前对图像增强技术的研究在不断推进,新方法不断涌现。例如相关研究者根据模糊映射理论在图像增强方法中进行创新,提出了新的方法包括模糊松弛、模糊类等解决图像增强方法中存在的如何选择映射函数的问题,并且交互式的图像增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了主观控制图像增强效果,同时直方图均衡图像增强算法也有新进展,效果较为突出的就有结合多层直方图的亮度保持均衡算法和动态分层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 GAMMA校正 图像增强 直方图 滤波器 像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类船闸工程观测管理实践
18
作者 许晨杨 郭丹 朱增伟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水工建筑物观测是工程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观测项目通常有垂直位移、引河河床变形、伸缩缝变形以及测压管水位观测等。以高港船闸观测工作为例,对常规观测项目的观测点布设、观测频次、观测方法、观测线路以及观测资料整编进行分析,... 水工建筑物观测是工程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观测项目通常有垂直位移、引河河床变形、伸缩缝变形以及测压管水位观测等。以高港船闸观测工作为例,对常规观测项目的观测点布设、观测频次、观测方法、观测线路以及观测资料整编进行分析,提出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开展水利类船闸观测工作,进一步推动工程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工程观测 高港船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conductivity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h and F Codoped Sm1-xThxFeAsO1-yFy
19
作者 李玉科 林效 +8 位作者 陶前 陈航 王操 李林军 罗永康 何咪 朱增伟 曹光旱 许祝安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03-306,共4页
A series of Th and F co-doped superconductors Sm1-xThxFeAsO1-yFy are synthesized and the vari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with the doping level is investigated. At the fixed Th doping level x = 0.1, the superconducting ... A series of Th and F co-doped superconductors Sm1-xThxFeAsO1-yFy are synthesized and the vari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with the doping level is investigated. At the fixed Th doping level x = 0.1, the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F content, and finally Tc reaches a maximum of about 55K around y = 0.1, and saturates for even more F content the normal state thermopower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overdoped' regime is not observed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 (y = 0.15). Similar to the SmFeAsO1-y Fy system, the doping level. However the decrease of Tc in the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