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Kovar合金的可控氧化及其与硼硅玻璃润湿性研究
1
作者
郭宏伟
聂栋
+5 位作者
王毅
刘密
朱南沺
郭首一
高依博
赵志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15-4223,共9页
本文在不同氧化气氛条件下对Kovar合金进行高温氧化处理,优化得到Kovar合金最佳氧化工艺,并与硼硅玻璃进行润湿试验和封接试验,同时运用XRD、XPS、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氧化成分和封接界面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Fe、Co、Ni元素...
本文在不同氧化气氛条件下对Kovar合金进行高温氧化处理,优化得到Kovar合金最佳氧化工艺,并与硼硅玻璃进行润湿试验和封接试验,同时运用XRD、XPS、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氧化成分和封接界面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Fe、Co、Ni元素均参与了氧化反应,Kovar合金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Kovar合金的最佳氧化工艺为:氧化温度850℃、氧化时间11.7 min、N_(2)流量1 L/min、露点30℃。不同气氛氧化处理后,Kovar合金与玻璃封接的气密性变化较小,玻璃与表面氧化物为Fe_(3)O_(4)的Kovar合金封接后抗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var合金
硼硅玻璃
玻璃封接
可控氧化
润湿性
气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配于4J50/Cu引线的Li_(2)O-Zn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封装工艺与机理研究
2
作者
郭宏伟
杨海龙
+4 位作者
高依博
郭首一
聂栋
刘密
朱南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53-159,共7页
在具有恒定热膨胀系数4J50/Cu的金属中形成气密密封封装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可调节的Li_(2)O-ZnO-Al_(2)O_(3)-SiO_(2)(LZAS)微晶玻璃.本文基于非等温析晶动力学测试、XRD和高温烧结成像等研究方法,发现LZAS微晶玻璃烧结前期以烧结致密...
在具有恒定热膨胀系数4J50/Cu的金属中形成气密密封封装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可调节的Li_(2)O-ZnO-Al_(2)O_(3)-SiO_(2)(LZAS)微晶玻璃.本文基于非等温析晶动力学测试、XRD和高温烧结成像等研究方法,发现LZAS微晶玻璃烧结前期以烧结致密化为主,后期以晶体析出为主.采用快速冷却-再加热的封装工艺,快速冷却抑制了LZAS微晶玻璃中方石英相的结晶,保温阶段则生成了大量的锂锌硅酸盐相,提高了微晶玻璃的烧结密度和应力松弛性能.通过SEM和EDS分析,在快速冷却-再加热封装工艺制度下,LZAS微晶玻璃与4J50/Cu引线及钢壳体结合界面平整致密,裂纹和孔隙率得到明显改善,元素互相迁移和压缩密封确保了管壳的气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微晶玻璃
压缩密封
气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ovar合金的可控氧化及其与硼硅玻璃润湿性研究
1
作者
郭宏伟
聂栋
王毅
刘密
朱南沺
郭首一
高依博
赵志龙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15-422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310201)。
文摘
本文在不同氧化气氛条件下对Kovar合金进行高温氧化处理,优化得到Kovar合金最佳氧化工艺,并与硼硅玻璃进行润湿试验和封接试验,同时运用XRD、XPS、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氧化成分和封接界面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Fe、Co、Ni元素均参与了氧化反应,Kovar合金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Kovar合金的最佳氧化工艺为:氧化温度850℃、氧化时间11.7 min、N_(2)流量1 L/min、露点30℃。不同气氛氧化处理后,Kovar合金与玻璃封接的气密性变化较小,玻璃与表面氧化物为Fe_(3)O_(4)的Kovar合金封接后抗拉强度最大。
关键词
Kovar合金
硼硅玻璃
玻璃封接
可控氧化
润湿性
气密性
Keywords
Kovar alloy
borosilicate glass
glass sealing
controllable oxidation
wetting performance
hermeticity
分类号
TQ171 [化学工程—玻璃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配于4J50/Cu引线的Li_(2)O-Zn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封装工艺与机理研究
2
作者
郭宏伟
杨海龙
高依博
郭首一
聂栋
刘密
朱南沺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53-159,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310201-02)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41100210200)。
文摘
在具有恒定热膨胀系数4J50/Cu的金属中形成气密密封封装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可调节的Li_(2)O-ZnO-Al_(2)O_(3)-SiO_(2)(LZAS)微晶玻璃.本文基于非等温析晶动力学测试、XRD和高温烧结成像等研究方法,发现LZAS微晶玻璃烧结前期以烧结致密化为主,后期以晶体析出为主.采用快速冷却-再加热的封装工艺,快速冷却抑制了LZAS微晶玻璃中方石英相的结晶,保温阶段则生成了大量的锂锌硅酸盐相,提高了微晶玻璃的烧结密度和应力松弛性能.通过SEM和EDS分析,在快速冷却-再加热封装工艺制度下,LZAS微晶玻璃与4J50/Cu引线及钢壳体结合界面平整致密,裂纹和孔隙率得到明显改善,元素互相迁移和压缩密封确保了管壳的气密性.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微晶玻璃
压缩密封
气密性
Keywords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
glass-ceramics
compression seal
airtightness
分类号
TQ17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Kovar合金的可控氧化及其与硼硅玻璃润湿性研究
郭宏伟
聂栋
王毅
刘密
朱南沺
郭首一
高依博
赵志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适配于4J50/Cu引线的Li_(2)O-Zn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封装工艺与机理研究
郭宏伟
杨海龙
高依博
郭首一
聂栋
刘密
朱南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