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贯试验的覆盖层深埋砂土相对密度确定方法
1
作者 王绍崑 杨正权 +4 位作者 刘小生 温彦锋 朱凯斌 赵艺颖 赵剑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0,共6页
覆盖层砂土取样易受扰动,难以确定其原位相对密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操作简便、适于推广的原位砂土相对密度确定方法。基于标准贯入锤击数、上覆有效应力与土体相对密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现场标贯试验成果确定覆盖层深埋砂... 覆盖层砂土取样易受扰动,难以确定其原位相对密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操作简便、适于推广的原位砂土相对密度确定方法。基于标准贯入锤击数、上覆有效应力与土体相对密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现场标贯试验成果确定覆盖层深埋砂土相对密度的思路。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计算覆盖层深埋砂土相对密度的结果稳定且符合对于类似砂层密度特性的基本认识,在难以直接获取砂土原位相对密度时是可行的代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深埋砂土 相对密度 标准贯入试验 上覆应力 经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方法的带结构物溃坝流数值模拟
2
作者 马洪玉 李敬军 +2 位作者 朱凯斌 赵艺颖 杨正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溃坝现象成为水工结构方向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溃坝流的发展会对下游结构物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溃坝流现象的水动力学特性以及溃坝流下游结构物所受到的冲击力影响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溃坝现象成为水工结构方向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溃坝流的发展会对下游结构物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溃坝流现象的水动力学特性以及溃坝流下游结构物所受到的冲击力影响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带有结构物的溃坝流动问题现象,采用CEL方法(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 analysis,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于溃坝流的发展、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中溃坝流自由表面及流体尖端时程变化与文献试验结果拟合较好,CEL方法可应用在溃坝流现象的模拟,并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度。结构物材料性能、高度及与结构物与溃坝流间的位置,均会影响溃坝流的运动状态以及结构物的受力变形状态,在不考虑结构物破坏的情况下,提高结构物弹性模量,增加结构物高度,以及减小结构物与溃坝流间的距离均可提高结构物对于溃坝流的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流 计算流体力学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定地震场地相关反应谱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红军 朱凯斌 +3 位作者 赵剑明 刘小生 杨正权 杨玉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4-941,共8页
结合最新颁布的《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中关于甲类设防重大土石坝工程设计反应谱的规定,重点研究了基于设定地震的场地相关反应谱和一致概率反应谱确定的动参数下高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征。通过240m高长河坝... 结合最新颁布的《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中关于甲类设防重大土石坝工程设计反应谱的规定,重点研究了基于设定地震的场地相关反应谱和一致概率反应谱确定的动参数下高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征。通过240m高长河坝高心墙堆石坝在两种不同反应谱下设计和校核地震动下的计算分析发现一致概率谱得到的坝顶动力响应加速度、动位移、永久变形、坝坡安全系数和塑性滑移等关键安全评价指标均高于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结果,进而探讨了两种反应谱对长河坝高土石坝工程极限抗震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设定地震的场地相关反应谱得到的坝体的极限抗震能力明显高于一致概率谱,采用一致概率谱得到的地震动参数进行长河坝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措施研究易得到较保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设定地震 场地相关反应谱 一致概率反应谱 极限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粉质黏土旁压试验及参数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玉生 刘小生 +3 位作者 彭文明 赵剑明 朱凯斌 朱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55-159,共5页
深厚覆盖层土体具有显著的原位结构效应,如何考虑原位结构效应确定其本构模型参数,关系安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覆盖层深部粉质黏土开展了原位旁压测试,测得了其荷载-位移曲线,确定了相应深度处初始压力、承载力特征值和旁压模量等力... 深厚覆盖层土体具有显著的原位结构效应,如何考虑原位结构效应确定其本构模型参数,关系安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覆盖层深部粉质黏土开展了原位旁压测试,测得了其荷载-位移曲线,确定了相应深度处初始压力、承载力特征值和旁压模量等力学指标特征值。联合原位旁压试验和室内三轴试验结果,采用基于和声算法的PBP3反分析程序,确定了覆盖层深部粉质黏土的本构模型参数。分别采用反分析参数和室内试验参数模拟了旁压试验过程,与实测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对比,论证了反分析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粉质黏土 原位结构效应 旁压试验 参数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凯斌 刘美玲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44-44,47,共2页
沟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它是企业文化变革的促进力,是企业文化个性的立足之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能缺少由众多员工参与的沟通机制。
关键词 沟通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面板坝土工格栅加固机制及抗震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于荣萍 朱凯斌 +2 位作者 杨正权 赵剑明 刘小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53,共9页
现有土石坝震害调查、模型试验以及动力反应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靠近坝顶区的上部坝坡是土石坝抗震的薄弱部位。目前强震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多采用土工格栅来加固上部坝坡,以提高坝顶区抗震稳定性,如何合理评价土工格栅的加固效果是国... 现有土石坝震害调查、模型试验以及动力反应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靠近坝顶区的上部坝坡是土石坝抗震的薄弱部位。目前强震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多采用土工格栅来加固上部坝坡,以提高坝顶区抗震稳定性,如何合理评价土工格栅的加固效果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土工格栅加固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准黏聚力加固机理和等效复合体计算模型模拟土工格栅加固作用,从坝坡抗震稳定、坝体地震永久变形和面板防渗体系安全等方面对土工格栅加固高面板坝的加固机制及抗震加固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格栅和堆石料的相互作用使得堆石料具有了一定的整体性,其刚度和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格栅加固可以限制堆石体侧向移动,提高坝坡整体性和稳定性,减少坝体地震永久变形,从而改善面板应力分布和减少面板接缝位移,提高防渗系统的安全性;(3)土工格栅对高面板坝具有综合的加固效果,需要采用综合性评价方法进行总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面板坝 土工格栅 加固机制 抗震加固效果 等效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机制缺陷所致的逆向效应
7
作者 朱凯斌 刘美玲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0-81,共2页
众多原因造成了目前企业的激励机制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会使激励作用转向负面,产生逆向效应,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激励 缺陷 逆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主滑趋势方向的矢量和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栋 李红军 朱凯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7-2214,2238,共9页
矢量和法安全系数求解的关键在于确定边坡的真实应力状态和主滑趋势方向,其求得的安全系数与边坡的真实应力状态和最终确定的滑动趋势方向紧密相关。现有矢量和法多基于单一抗滑力或滑动力确定滑坡体主滑趋势方向,但边坡的滑动实际上是... 矢量和法安全系数求解的关键在于确定边坡的真实应力状态和主滑趋势方向,其求得的安全系数与边坡的真实应力状态和最终确定的滑动趋势方向紧密相关。现有矢量和法多基于单一抗滑力或滑动力确定滑坡体主滑趋势方向,但边坡的滑动实际上是抗滑力和下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主滑趋势方向的定义中也需要考虑两者的共同作用。因此,将整个滑坡体作为隔离体,基于隔离体上作用的外荷载,滑动体底部法向力和极限抗滑力的整体矢量合力方向确定主滑趋势方向,进而通过矢量和法安全系数的定义确定滑坡体的安全系数。经理论推导及标准考题验证,基于新主滑趋势方向得到的最危险滑动面位置、安全系数和主滑趋势方向均与常规边坡稳定分析结果具备可比性,且基于新主滑趋势方向的边坡安全评价结果更偏于安全和便于工程师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边坡支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矢量和法 安全系数 主滑趋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高心墙坝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郎子樊 李红军 +1 位作者 严祖文 朱凯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65,276,共13页
对于强震区坐落在深厚覆盖层(深度超过50 m)上的高土石坝,通过拟静力稳定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其抗震稳定性是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水平向地震惯性力沿坝基覆盖层至坝顶的动态分布系数是关键。然而,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 对于强震区坐落在深厚覆盖层(深度超过50 m)上的高土石坝,通过拟静力稳定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其抗震稳定性是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水平向地震惯性力沿坝基覆盖层至坝顶的动态分布系数是关键。然而,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中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多基于坐落在基岩上的高土石坝的动力响应规律确定,现有动态分布系数忽略了深厚覆盖层和地震动强度对地震动传播规律的影响。因此,以坐落在深厚砂砾石覆盖层上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为研究对象,结合现行土石坝设计规范和国内已建高土石坝实例,基于统计平均的方法确定了坝顶宽度、坝料分区、坝坡坡比、覆盖层材料的静、动力特性等关键参数,深入探讨了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在小震(0.1 g)、中震(0.2 g)和大震(0.4 g)规范谱地震动作用下不同深度砂砾石料覆盖层的动力响应分布规律,进而总结归纳出不同深度覆盖层下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的动态分布系数,将其引入到拟静力法稳定分析中,最后基于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与现行规范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震(0.1 g)和中震(0.2 g)下采用文中推荐的考虑深厚覆盖层和地震动输入强度影响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时将得到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评价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覆盖层上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高黏土心墙堆石坝 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 砂砾石料 拟静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权的限制使用和法律保障
10
作者 朱凯斌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沉默权规则应当在我国确立,但同时沉默权的使用应当有所限制,否则会出现不良社会效果。本文分析了五种限制使用情形,并提出了确保沉默权落到实处的三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看法。
关键词 沉默权 适用范围 法律保障 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法 举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动力残余变形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翟亦民 刘斌云 +1 位作者 朱凯斌 刘小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562,共8页
地震残余变形是评价土石坝抗震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为土石坝筑坝材料的粗粒土的残余变形特性又是抗震安全评价的基础。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考察了诸如密度、颗粒级配、固结应力状态、动荷载幅值和排水条... 地震残余变形是评价土石坝抗震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为土石坝筑坝材料的粗粒土的残余变形特性又是抗震安全评价的基础。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考察了诸如密度、颗粒级配、固结应力状态、动荷载幅值和排水条件等因素对土石料残余变形特性的影响,指出土的应力历史、颗粒级配、几何形状及母岩强度以及排水条件等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还很缺乏,还有待开展研究;对目前几个应用较为广泛的残余变形模型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残余变形特性 影响因素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