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肉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光星 昝林森 +2 位作者 张亚冉 辛亚平 王洪宝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4,共5页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部位取样进行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日增重、屠宰率、产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生产性能较传统秦川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过标准化育肥,24月龄时已具备良好的肉用生产性能,达到国际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胴体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差别较大,通过对其10个部位牛肉品质评定,西冷、上脑、里脊、眼肉为高档肉,肋条肉、臀肉、黄瓜条为中档肉,牛腩、胸肉、牛前为低档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产肉性能 胴体部位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IRS-1基因多态性与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向辉 昝林森 +9 位作者 高建斌 杨宁 朱光星 成功 王洪宝 郝瑞杰 付常振 姜碧杰 詹小立 白银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0-1209,共10页
旨在研究秦川牛IRS-1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384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18~24月龄健康秦川牛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IRS-1基因外显子上存在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 旨在研究秦川牛IRS-1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384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18~24月龄健康秦川牛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IRS-1基因外显子上存在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经DNA测序发现,在IRS-1基因外显子的2 346(B1位点)和2 394bp处(B2位点)分别发生了G→A和C→G突变,经分析发现,分别为氨基酸序列第782处Glu和798处Leu的同义突变。通过SSCP带型分析分别出现CC、CD和AA、AB 2种基因型,均未检测出第3种纯合基因型;卡方检验显示,B1位点在所检测牛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B2位点则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且B1处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低度多态状态;B2处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低度多态状态;关联分析表明,B1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体斜长、腰角宽、胸围和眼肌面积方面差异显著(P<0.05),B2位点在腰角宽、胸深和背膘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将2个突变位点合并基因型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双杂合基因型个体(ABCD)除背膘厚和肌间脂肪含量外其他所分析的各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值高于单标记位点。结果提示,IRS-1基因对秦川牛体尺及部分肉质性状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作为秦川肉牛新品系培育早期选择的候选基因,其中组合ABCD可能是影响秦川牛体尺和胴体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IRS-1基因 PCR-SSCP 多态性 合并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SREBP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病毒包装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常振 昝林森 +6 位作者 王虹 姜碧杰 成功 王洪宝 朱光星 李耀坤 王洪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3-1329,共7页
克隆秦川牛的SREBP1基因并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扩繁获得高滴度病毒,拟为在细胞水平上开展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以秦川牛脂肪组织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并反转得到cDNA,以Gen-Bank收录的牛的SREBP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 克隆秦川牛的SREBP1基因并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扩繁获得高滴度病毒,拟为在细胞水平上开展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以秦川牛脂肪组织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并反转得到cDNA,以Gen-Bank收录的牛的SREBP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SREBP1基因与克隆载体pMD19-T Simple连接并测序鉴定。挑选测序正确的SREBP1基因酶切后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上构建pAdTrack-CMV-SREBP1表达载体,用PmeⅠ限制酶酶切线性化,然后转染到含有骨架载体pAdEasy-1的E.coli BJ5183感受态进行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重组载体pAd-SREBP1。用PacⅠ限制酶酶切线性化pAd-SREBP1载体并回收质粒大片段,转染293A细胞包装病毒并扩繁提高病毒滴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法测定腺病毒的滴度。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秦川牛的SREBP1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牛的基因序列比较有2处位点突变,均已排除扩增酶的保真性不高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将SREBP1基因与穿梭载体连接构建了pAdTrack-CMV-SREBP1表达载体,并与骨架载体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SREBP1,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包装病毒,扩繁得到病毒滴度为1.5×109 GFU·mL-1高滴度病毒。本研究成功克隆秦川牛SREBP1基因并重组成病毒重组子,包装扩繁得到高滴度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SREBP1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肉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昝林森 朱光星 +2 位作者 田万强 辛亚平 王洪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秦川肉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经济性状。【方法】选择健康的6月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秦川公牛、秦川阉牛、秦川母牛)、荷斯坦公牛、阉牛(分别简称为奶牛公牛、奶牛阉牛... 【目的】分析比较秦川肉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经济性状。【方法】选择健康的6月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秦川公牛、秦川阉牛、秦川母牛)、荷斯坦公牛、阉牛(分别简称为奶牛公牛、奶牛阉牛)和荷斯坦牛与秦川肉牛新品系杂交后代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奶秦杂公牛、奶秦杂阉牛、奶秦杂母牛)各5头,共8组,进行18个月的标准化育肥,测定7~24月龄的体质量,每隔90d测定1次,计算平均日增质量;至24月龄屠宰实验牛并进行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及各部位肉质量。【结果】各组试验牛在13~18月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荷斯坦牛生长发育速度较秦川肉牛和奶秦杂牛快。秦川肉牛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荷斯坦牛,但与奶秦杂牛差异不显著。【结论】杂交改良牛既遗传了秦川肉牛优良肉质性能,也遗传了荷斯坦牛生长速度快的优点;秦川肉牛新品系已具备肉牛品种的基本特征;荷斯坦牛公犊经过育肥,也表现出良好的肉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肉牛 荷斯坦牛 杂交改良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cAMP对秦川犊牛生长性能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常青 昝林森 +5 位作者 朱光星 钟昕 黄磊 胡怡菲 王洪宝 辛亚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旨在观察外源性cAMP对秦川犊牛生长性能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相近的秦川犊牛公、母各6头(2月龄±10 d)。公母犊牛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组每隔10 d皮下注射cAMP标准注射液10 mL(0.6 mg/kg);对... 旨在观察外源性cAMP对秦川犊牛生长性能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相近的秦川犊牛公、母各6头(2月龄±10 d)。公母犊牛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组每隔10 d皮下注射cAMP标准注射液10 mL(0.6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公犊牛末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8.99%、20.00%(P<0.01),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在240 h内降低26.10%(P<0.05),血糖浓度、生长激素质量浓度在72 h内分别提高6.50%、8.24%(P<0.05),胰岛素质量浓度在48 h内提高7.43%(P<0.05)。母犊牛末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7.94%、19.18%(P<0.01),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在240 h内降低12.18%(P<0.05),血糖浓度、生长激素质量浓度在72 h内分别提高8.30%、6.72%(P<0.05),胰岛素质量浓度在48 h内提高6.15%(P<0.05)。由此可知,注射外源性cAMP可显著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并影响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 秦川犊牛 生产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及其鉴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辛亚平 昝林森 +3 位作者 杜双田 次旦卓玛 田万强 朱光星 《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为秸秆饲料的生产工艺优化奠定基础。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富集培养、分离提纯及玉米秸秆的降解率和CMC酶活性测定方法,对采自新疆的26个土样在25℃±1进行富集培养30 d,初步得到... 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为秸秆饲料的生产工艺优化奠定基础。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富集培养、分离提纯及玉米秸秆的降解率和CMC酶活性测定方法,对采自新疆的26个土样在25℃±1进行富集培养30 d,初步得到能以秸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34株霉菌,并对其进行分离提纯,得到14株霉菌,通过CMC酶活实验选出酶活最强的四株霉菌(M3>M42>M6>M21),并对其作出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为:M6和M42属于青霉属,M3和M21属于曲霉属。试验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都具有较强的降解玉米秸秆所需要的酶系,并有较好的玉米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筛选 酶活力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TNFSF11基因多态性及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
7
作者 马向辉 昝林森 +8 位作者 杨宁 高建斌 朱光星 成功 王洪宝 郝瑞杰 付常振 姜碧杰 詹小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共9页
为研究秦川牛TNFSF1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以399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TNFSF11基因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秦川牛TNFSF1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以399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TNFSF11基因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NA测序发现在TNFSF11基因第3内含子即34 080bp处(C331区域)和第3内含子34 096bp处(C332区域)分别发生C→T突变和T→C突变;PCR-RFLP分析发现,秦川牛TNFSF11基因C331区域经创造酶切位点后可以被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特异切割为有GG、GH和HH 3种基因型,C332区域可以被内切酶BseLⅠ特异切割为MM、MN和NN 3种基因型;与测序结果比对显示,秦川牛TNFSF11基因C331、C332各酶切基因型与测序结果显示相一致。卡方检验显示,C331位点在所检测牛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C332位点则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且C331处GH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状态;C332处基因型MM为优势基因型,M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状态;关联分析表明,C331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腰高、腰角宽和胸围方面差异显著(P<0.05),C332位点在体斜长和腰高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连锁不平衡检测发现,两位点存在一定的连锁特性(r2=0.213),将两突变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可知,HHMM基因型各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值高于单标记位点。说明TNFSF11基因对秦川牛体尺性状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作为秦川肉牛新品系培育早期选择的候选基因,其中组合HHMM可能是影响秦川牛体尺胴体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在选育中应加大其选择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TNFSF11基因 PCR-CRS PCR-RFLP 多态性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师生恋的法律规制路径选择
8
作者 朱光星 罗翔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7,共12页
高校师生之间权力、地位的差异使得学生难以对师生恋作出有效承诺。师生恋的存在容易使教师滥用权力、偏袒与其有恋情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形成潜在不公,同时给学习环境、学校荣誉等带来负面影响,且师生恋与性骚扰的界限模糊使得师生恋极... 高校师生之间权力、地位的差异使得学生难以对师生恋作出有效承诺。师生恋的存在容易使教师滥用权力、偏袒与其有恋情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形成潜在不公,同时给学习环境、学校荣誉等带来负面影响,且师生恋与性骚扰的界限模糊使得师生恋极易转化为性骚扰。美国高校对师生恋规制的不同模式对我国高校规制路径的探索具有启发意义。我国对师生恋的法律规制路径选择应将重点放在高校自治范围内的规制,高校应当在校规中明确禁止存在教学管理、学业指导或考核评价等利益关系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师生恋,对不存在此类关系的师生恋高校则应持强烈不鼓励的立场。同时也应对规制师生恋的具体范围、责任主体、事前预防、事后处理和程序设计等具体方面作出完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恋 性同意 性骚扰 妇女权益保障法 高校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