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仰卧位与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邓小林 宋乐明 +3 位作者 彭作锋 钟久庆 黄建荣 朱伦锋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斜仰卧位与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两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82例,其中斜仰卧位47例,截石位35例,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 目的比较斜仰卧位与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两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82例,其中斜仰卧位47例,截石位35例,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盂内压、术后30天清石率、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73例手术一期完成,9例留置DJ管2周后成功行软镜手术。与截石位相比,斜仰卧位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并发症、肾盂内压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位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与传统体位相比,同样安全且碎石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仰卧位 截石位 输尿管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监测和控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的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光华 邓小林 +7 位作者 杨忠圣 宋乐明 朱伦锋 杜传策 彭作锋 钟久庆 金霞 杨佰花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1期32-36,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监测和控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肾盂内压(RPP)的方法,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63例肾结石患者,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6±15.6)岁,结石直径(3.7±1.1)cm。63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MPCNL,术中逆... 目的介绍一种监测和控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肾盂内压(RPP)的方法,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63例肾结石患者,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6±15.6)岁,结石直径(3.7±1.1)cm。63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MPCNL,术中逆行置入F5输尿管导管连接有创监护仪测定肾盂出口压力。应用腔内灌注吸引压力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和可测量压力的经皮肾吸引鞘(以下简称:鞘)监控肾内压,鞘后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及压力监测反馈装置连接至平台,平台设定肾盂内压控制值为-5 mmHg、肾盂内压警戒值为20 mmHg、肾盂内压极限值为30 mmHg。单纯灌注吸引期和灌注吸引碎石期分别给予300、400和500 ml/min流量持续灌注5 min,记录两时期肾盂出口压力和鞘所测压力。结果 6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单纯灌注吸引期和灌注吸引碎石期在300、400和500 ml/min组的肾盂出口压力、测压吸引鞘压力与RPP控制值-5 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具有压力反馈控制功能的灌注吸引平台和可测量压力的经皮肾吸引鞘能准确、实时地监测和控制R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内压 压力反馈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严小健 朱伦锋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9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96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手术后对照组患...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96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和用药后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术后3 d两组患者的血清IL-8、TNF-α、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用药前(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血清IL-8、TNF-α、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切口感染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制清石鞘行微造瘘经皮肾镜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同侧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华 宋乐明 +6 位作者 刘泰荣 朱伦锋 姚磊 朱贤鑫 曾旻 刘生锋 黄永明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可吸引金属清石鞘行微造瘘经皮肾镜一期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并同侧泌尿系结石的36例患者行微造瘘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数据,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可吸引金属清石鞘行微造瘘经皮肾镜一期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并同侧泌尿系结石的36例患者行微造瘘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数据,评价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其中单通道30例,双通道6例;手术时间为48~96 min,平均(68.5±5.3)min;术后3例患者出现发热,予以对症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出现肾动脉出血,予以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术后复查CT结果显示,36例患者肾囊肿均一期成功处理,34例患者结石取净,另外2例鹿角型结石患者术后仍有较多结石残留,采用2期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治疗。结论应用自制金属清石鞘行微造瘘经皮肾镜一期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同侧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单纯性肾囊肿 经皮肾镜 自制清石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