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油气资源分布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阳东 朱伟林 +6 位作者 彭光荣 龙祖烈 汪旭东 石创 陈聪 黄玉平 张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6-996,共11页
基于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已钻井岩心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明确白云凹陷烃源岩发育特征;重构凹陷现今地温场,恢复构造-热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白云凹陷资源类型、规模和分布。研究表明:①白云凹... 基于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已钻井岩心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明确白云凹陷烃源岩发育特征;重构凹陷现今地温场,恢复构造-热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白云凹陷资源类型、规模和分布。研究表明:①白云凹陷发育古近系浅湖相规模烃源岩,沉积期为弱氧化环境,生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藻类等具有一定贡献,为油气兼生型烃源岩;②白云凹陷现今地温场显示地温梯度主体为(3.5~5.2)℃/100 m,整体呈现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增高的趋势,不同洼陷地温梯度差异较大;③新生代以来白云凹陷经历了始新世和中新世两期明显的伸展拉张过程,经受两期加热升温事件,加快烃源岩成熟演化,基底古热流主体在距今13.82 Ma时达到最高值;④盆地模拟结果显示,白云主洼烃源岩成熟度明显高于其他洼陷,始新统文昌组现今整体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始新统恩平组现今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⑤热模拟实验表明,文昌组浅湖相泥岩具有较好的生干酪根裂解气能力,且气产率高,具有宽窗持续生气的特征;恩平组浅湖相泥岩具有较好的生轻质油能力,晚期仍具有一定的干酪根裂解产气能力,但与文昌组浅湖相泥岩和恩平组三角洲煤系泥岩相比,气产率相对偏低;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白云主洼烃源岩生烃较早,生烃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洼陷,平均约为1200×10^(4) t/km^(2),油气资源主体分布在主洼,主力烃源岩层位为文昌组三段和四段;⑦在运聚单元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优选4个有利区带,分别为①号番禺30鼻状构造带、③号流花29鼻隆带和荔湾3鼻隆带、②号白云东凹缓坡带以及⑧号白云1低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古近系 烃源岩评价 构造-热演化 油气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误差对变刚度系数的复合行星轮系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伟林 巫世晶 +3 位作者 王晓笋 周璐 张海波 何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7-85,共9页
以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对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多自由度平移-扭转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综合考虑轴承支承刚度、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齿轮安装误差的基础上,研究安装误差位置及其相位角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 以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对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多自由度平移-扭转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综合考虑轴承支承刚度、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齿轮安装误差的基础上,研究安装误差位置及其相位角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心构件的安装误差对系统产生均等的周期性影响,行星轮的安装误差会导致行星轮出现持续偏载或者均载现象;中心构件安装误差的相位角对系统均载系数没有影响,而行星轮安装误差的相位角对系统有影响,且沿切向分布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行星轮系 轴承支撑刚度 时变啮合刚度 安装误差 均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油气田的发现推动中国海域油气勘探迈向新高峰——2012年中国海域勘探工作回顾 被引量:22
3
作者 朱伟林 米立军 +2 位作者 高阳东 高乐 钟锴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2,共7页
2012年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指导思想,在勘探投入和勘探工作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区域研究,依靠认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勘探成功率,自营勘探再次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渤海发现... 2012年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指导思想,在勘探投入和勘探工作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区域研究,依靠认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勘探成功率,自营勘探再次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渤海发现了蓬莱9-1和秦皇岛29-2两个大型油田,南海西部发现了东方13区大型气田,累计新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再创历史新高。文中总结了2012年中国海域油气勘探主要成果及特点,分析了勘探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当前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对下一步勘探工作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油气勘探 大中型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和技术创新推动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再上新台阶——2013年中国近海勘探工作回顾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伟林 米立军 +2 位作者 高乐 钟锴 高阳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2013年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形势,自营勘探新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再创历史新高。文中回顾了2013年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主要成果及特点,总结了勘探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今后勘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油气勘探 主要成果 突破原因 挑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二五”油气勘探进展及“十三五”展望 被引量:42
5
作者 朱伟林 张功成 钟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共12页
"十二五"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勘探油气储量发现再创历史新高,成熟区勘探拓展连获成功,勘探新区新领域不断开辟。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是中国... "十二五"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勘探油气储量发现再创历史新高,成熟区勘探拓展连获成功,勘探新区新领域不断开辟。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是中国海油"十二五"勘探突破的重要保证。渤海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富集理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油气成藏理论及南海西部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的重大创新,以及针对中国海域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的地球物理采集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重大创新,引领了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南海北部深水领域、高温高压层系获得了一系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十三五"将继续创新地质认识,发展关键技术,为中国海油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油气勘探 南海深水勘探 渤海活动断裂带勘探 高温高压勘探技术 “十二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古生代盆地原型演变与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伟林 陈春峰 +3 位作者 张伯成 万延周 付晓伟 张银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741,共14页
钻井及露头证实下扬子陆区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叠系3套烃源岩。盆地发育时期的动力学环境决定该时期的盆地原型,盆地原型影响盆内岩相及烃源岩展布。幕府山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张裂背景... 钻井及露头证实下扬子陆区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叠系3套烃源岩。盆地发育时期的动力学环境决定该时期的盆地原型,盆地原型影响盆内岩相及烃源岩展布。幕府山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张裂背景下的被动陆缘克拉通盆地,盆地相及深水陆棚相呈环带状围绕古隆起或台地发育,为烃源岩发育优势相带,推测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及北部幕府山组烃源岩发育较好;五峰组-高家边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挤压背景下的前陆盆地,盆地相、斜坡相、深水陆棚相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呈条带状分布,盆地相、深水陆棚相为烃源岩发育优势相带,预测五峰组-高家边组烃源岩主要在南黄海地区中北部发育且有一定厚度;上二叠统龙潭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挤压背景下的活动大陆边缘坳陷型盆地,在该盆地中各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分布,三角洲相、潮坪相、沼泽相为烃源岩发育优势相带,发育龙潭组品质中等-好的烃源岩;预测龙潭组烃源岩在南黄海盆地中部发育,是南黄海盆地古生界的次要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岩相古地理 盆地原型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石油勘探的战略选区研究——以产烃模拟实验及成因法石油资源潜力评价为据 被引量:5
7
作者 朱伟林 黄正吉 +1 位作者 仝志刚 王毓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7-541,共5页
采用加水的密闭产烃模拟实验技术,对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第三系湖相、煤系和海相3类代表性烃源岩的石油生成过程、产出能力、成油规律及其产油率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石油地质条件,用成因法评价了各盆地的石油资源潜力,预测了石... 采用加水的密闭产烃模拟实验技术,对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第三系湖相、煤系和海相3类代表性烃源岩的石油生成过程、产出能力、成油规律及其产油率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石油地质条件,用成因法评价了各盆地的石油资源潜力,预测了石油资源分布,结果是:石油资源最富集者为渤海海域,其后依次为珠江口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可见,湖相烃源岩发育的渤海、珠江口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北部湾盆地应该是中国近海海域石油勘探的首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生成 热模拟实验 成因法 资源评价 勘探选区 中国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500 kV地下变电站超深基坑工程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卫东 朱伟林 +2 位作者 陈峥 翁其平 吴江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64-576,共13页
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是国内首座全埋式大型变电站,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基坑直径为130m,开挖深度为34m,地基土软弱,给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实施;圆... 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是国内首座全埋式大型变电站,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基坑直径为130m,开挖深度为34m,地基土软弱,给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实施;圆形基坑的土压力与计算分析方法;深开挖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及控制。本工程基于全逆作法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了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结合的先进设计理念及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成功实现了超深圆形基坑的设计与实施。上海500 kV地下变电站的成功实践,将为深层地下结构的建造提供经验,为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实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变电站 圆形基坑 逆作法 主体工程与支护结构相结合 铣槽机 一柱一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K-H行星轮系的平移扭转模型建立与非线性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璐 巫世晶 +3 位作者 李景 王晓笋 朱伟林 李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6,116,共7页
为探讨2K-H行星轮系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和齿侧间隙等强非线性因素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系统的无量纲化18自由度运动学微分方程组。通过相轨线、Poincare图和时间历程曲线分析了啮合... 为探讨2K-H行星轮系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和齿侧间隙等强非线性因素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系统的无量纲化18自由度运动学微分方程组。通过相轨线、Poincare图和时间历程曲线分析了啮合频率、啮合阻尼和齿侧间隙对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啮合频率的增大,系统由激变途径进入混沌状态;增大啮合阻尼可以使系统摆脱混沌运动进入周期运动状态;在高速轻载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对间隙非常敏感,而在某些间隙范围内,响应只有幅值的改变,动力学行为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K-H行星轮系 非线性 平移-扭转耦合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充填史及中—深层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华 朱伟林 王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57,61,共4页
莺歌海盆地为前第三系基底上发育的断坳转换伸展盆地。纵向上总体显示海进充填序列。自始新世以来,该盆地经历了3次由快到慢的沉积过程,Tg—T70(280Ma以前)阶段为快速沉降期,最大总沉降率达600m/Ma,T70-T... 莺歌海盆地为前第三系基底上发育的断坳转换伸展盆地。纵向上总体显示海进充填序列。自始新世以来,该盆地经历了3次由快到慢的沉积过程,Tg—T70(280Ma以前)阶段为快速沉降期,最大总沉降率达600m/Ma,T70-T30(28~52Ma)阶段为500m/Ma,T30至现今(52Ma至现今),最大总沉降率又达600m/Ma。构造作用产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1/2~1/4,其他主要为均衡沉降所致。三角洲砂体、海滩砂体和浊积砂体是本区中—深层主要储集层。黄流组沉积时期,分流河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序列 沉降期 沉降速率 莺歌海盆地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南湖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大兵 吴小玲 +2 位作者 周慧 王志坤 朱伟林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49,共4页
根据2002年5月至2003年3月对岳阳南湖营养状态、浮游植物与南湖水质进行的调查分析,指出南湖有浮游藻类101种,其群落结构均为绿藻和蓝藻。优势藻类是绿藻,占总数的63 6%;其次是蓝藻,占总数的28 7%。分析南湖浮游植物的组成,其组成与分... 根据2002年5月至2003年3月对岳阳南湖营养状态、浮游植物与南湖水质进行的调查分析,指出南湖有浮游藻类101种,其群落结构均为绿藻和蓝藻。优势藻类是绿藻,占总数的63 6%;其次是蓝藻,占总数的28 7%。分析南湖浮游植物的组成,其组成与分布随季节变化而变动,春夏两季增多,秋、冬季相对较少。营养状态指数TSIm在54 94~60 86之间,均大于54。南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南湖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丽水凹陷物源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春峰 钟楷 +3 位作者 朱伟林 徐东浩 王军 张伯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3-972,共10页
为确定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物源并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通过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丽水凹陷东、西次洼的物源及源区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物源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经分析,丽水西次洼物源主要来自凹陷西部的闽浙隆起区,以火山岩为主... 为确定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物源并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通过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丽水凹陷东、西次洼的物源及源区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物源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经分析,丽水西次洼物源主要来自凹陷西部的闽浙隆起区,以火山岩为主,含少量侵入岩及变质岩;该物源形成的砂岩塑性物质含量较高、岩石抗压性相对较弱,由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量相对较大。丽水东次洼物源主要来自凹陷东部的渔山隆起区,以沉积岩、侵入岩为主要物源;该物源形成的砂岩塑性物质含量较低、岩石抗压性较强,由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量相对较小。研究表明,物源差异对储层物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定年 碎屑锆石 物源 储层物性 丽水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南湖水体中叶绿素a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葛大兵 吴小玲 +1 位作者 周延凯 朱伟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0,共3页
测定岳阳南湖水环境中叶绿素a并同时分析其水质.结果表明:南湖水域叶绿素a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降低,麦子港水域叶绿素a含量大于湖心水域.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有关,即与水温、水质营养因子、五日生化需氧... 测定岳阳南湖水环境中叶绿素a并同时分析其水质.结果表明:南湖水域叶绿素a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降低,麦子港水域叶绿素a含量大于湖心水域.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有关,即与水温、水质营养因子、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有关.南湖N,P满足藻类生长需要,春季总P对数值与夏季叶绿素a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南湖叶绿素a含量变化在1.75~3.62 mg/m3,说明南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南湖 叶绿素A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雪梅 巫世晶 +2 位作者 朱伟林 赖奇暐 何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3,共6页
针对国产高速剑杆织机可靠性、稳定性、运动精度等急待提高的难题,基于考虑基本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误差及凸轮副表面磨损误差时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的3种计算模型,建立了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求解的精确解析方程式,并运用Mapl... 针对国产高速剑杆织机可靠性、稳定性、运动精度等急待提高的难题,基于考虑基本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误差及凸轮副表面磨损误差时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的3种计算模型,建立了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求解的精确解析方程式,并运用Maple数值分析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揭示了各主要误差因素对高速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高速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凸轮副表面磨损误差、基本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误差,并提出了提高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剑杆织机 打纬机构 运动精度可靠性 共轭凸轮 可靠性指标 MA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晓红 尹忠贵 +2 位作者 王巍 朱伟林 李赵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378-379,385,共3页
目的观察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年龄大于40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33例40眼,分别行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改良组:16例20眼)和标准小梁切除术(对照组:17例20眼),并随访12个月,比较2种手术... 目的观察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年龄大于40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33例40眼,分别行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改良组:16例20眼)和标准小梁切除术(对照组:17例20眼),并随访12个月,比较2种手术前后眼压、手术成功率、术后滤过泡形成和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5d、12个月的平均眼压:改良组(11.47±3.08)mmHg(1kPa=7.5mmHg)、(15.80±2.81)mmHg;对照组(11.32±2.53)mm-Hg、(15.15±2·67)mmHg,均明显低于术前改良组(25.88±12.02)mmHg(P<0.001、0.01);对照组(22.58±12.52)mmHg(P<0.01、0.05)。2组间术前、术后5d、12个月的平均眼压,以及术后12个月的手术成功率(改良组80%、对照组75%)、术后功能滤过泡占各组总例数的比率(改良组85%、对照组7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良组25%、对照组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小梁切除术相比,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效果相同,小切口使术式更安全便捷,且减少了对结膜筋膜囊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小切口 隧道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婆罗洲晚中生代岩浆弧及陆缘俯冲汇聚体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长海 朱伟林 廖宗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1-719,共9页
婆罗洲地处2大构造域结合部,Schwaner岩浆弧和Meratus、Lupar俯冲杂岩是其显著的地质特征,它们与晚中生代特提斯域或/和古太平洋域的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婆罗洲中生代地质现有研究程度不高,缺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研究,... 婆罗洲地处2大构造域结合部,Schwaner岩浆弧和Meratus、Lupar俯冲杂岩是其显著的地质特征,它们与晚中生代特提斯域或/和古太平洋域的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婆罗洲中生代地质现有研究程度不高,缺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研究,缺乏与周边区域地质对比研究,制约了对婆罗洲岩浆弧演变及板块俯冲体制的整体认识。关于婆罗洲晚中生代岩浆弧,或强调与特提斯洋向北西俯冲婆罗洲有关,或认为古南海向南俯冲婆罗洲有关,或作为两者联合俯冲控制的产物。前白垩纪SW婆罗洲的基底属性,或认为亲缘于华夏地块,或归属巽他大陆的东延部分,或认为是冈瓦那大陆裂解而来的外来块体。今后研究应加强海陆结合、多学科大区域综合对比,重点围绕岩浆弧、蛇绿岩和俯冲杂岩、区域大断裂和盆地沉积等内容,形成婆罗洲及邻区晚中生代陆缘汇聚体制和2大构造域关系的综合认识,也是深化认识南海中生界弧盆结构、盆地原型及其油气勘探潜力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弧 晚中生代 俯冲体制 婆罗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Ga_(1-x)In_xSe_2单晶体生长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毅 赵北君 +5 位作者 朱世富 赵国栋 朱伟林 徐承福 万书权 何知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用改进Bridgman法生长出外观完整的尺寸为Φ15 mm×35 mm的AgGa1-xInxSe2(x=0.2)单晶锭。其晶格常数为a=0.60125 nm,c=1.10243 nm,为黄铜矿结构,与标准PDF卡片(No.35-1095)吻合。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的谱峰尖锐,无杂峰,表明得到的Ag... 采用改进Bridgman法生长出外观完整的尺寸为Φ15 mm×35 mm的AgGa1-xInxSe2(x=0.2)单晶锭。其晶格常数为a=0.60125 nm,c=1.10243 nm,为黄铜矿结构,与标准PDF卡片(No.35-1095)吻合。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的谱峰尖锐,无杂峰,表明得到的AgGa1-xInxSe2(x=0.2)单晶锭的结晶状态好。对晶锭沿自然显露面解理取样后经X射线衍射发现晶体的自然显露面为(101)面,并观测到{101}晶面族的四级衍射峰,其回摆峰尖锐且半峰宽窄,表明晶体的结晶性完好并且结构完整,同时证实沿(101)晶面自然显露是AgGa1-xInxSe2(x=0.2)晶体生长习性的一种体现。DSC-TG分析表明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822.67℃和801.58℃,总失重约为2.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铟镓银 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 单晶锭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剪切改性的长链支化聚丙烯流变性能回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祎玮 信春玲 +2 位作者 朱伟林 杨丽含 何亚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利用密炼机对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施加一定的剪切历程,随后利用真空退火和高压二氧化碳(CO_2)饱和退火对剪切改性的样品作后处理。通过熔体流动速率(MFR)、挤出胀大比(SR)以及动态流变数据等表征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剪切改性样品... 利用密炼机对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施加一定的剪切历程,随后利用真空退火和高压二氧化碳(CO_2)饱和退火对剪切改性的样品作后处理。通过熔体流动速率(MFR)、挤出胀大比(SR)以及动态流变数据等表征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剪切改性样品流变性能的回复作用。结果表明,退火使流变性能得到一定回复,包括MFR减小,SR增大,低频下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大。MFR和SR的结果表明,CO_2的存在使得解缠结的支链能更快恢复缠结状态,因此高压CO_2饱和退火法加速了流变性能的回复。通过分析损耗角正切、Cole-Cole曲线,也证明了高压CO_2饱和退火法对剪切改性样品流变性能回复的作用比真空退火法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支化聚丙烯 剪切改性 流变性能 退火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蓄电站上库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伟林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22-26,45,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广蓄上库面板堆石坝的枢纽布置概况,其次介绍坝体分区、断面和填料设计,以及各细部设计,并介绍三维计算的主要坝体变形及应力,坝体变形及面板应力、应变的初期原型观测成果。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面板堆石坝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32
20
作者 何敏 朱伟林 +4 位作者 吴哲 钟广法 任建业 刘丽华 王文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0,共12页
系统描述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断裂活动、主要不整合面、差异构造沉降、古地貌与沉积响应等变形特征,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和成藏特点,明确定义新构造运动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13.8Ma以来发生的构造活动,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其中上新世(5.33Ma... 系统描述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断裂活动、主要不整合面、差异构造沉降、古地貌与沉积响应等变形特征,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和成藏特点,明确定义新构造运动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13.8Ma以来发生的构造活动,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其中上新世(5.33Ma)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研究发现,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以东沙地区的再次隆升为最明显特征,伴随早期断裂继承性发育与坳陷区异常快速沉降,并影响海底古地貌和沉积充填;新构造运动不仅影响了油气成藏体系的各地质要素,而且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宏观格局,导致珠一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时间具有从东往西逐渐变晚的特点;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阶段是大多数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番禺4洼、恩平凹陷、白云凹陷东北部等新构造运动活跃区为浅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而西江主洼、陆丰凹陷、白云凹陷西南部等新构造运动较弱区则是古近系深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新构造运动 变形特征 成因机制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