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多酚对酪氨酸酶的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亚新 陈朝银 赵声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82-385,391,共5页
核桃多酚主要含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它们不仅能通过干扰酪氨酸酶活性而影响黑色素合成及黄褐斑的形成,也有很好的抗紫外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护肤因子。本文就核桃多酚对酪氨酸酶的作用作一综述,为综合... 核桃多酚主要含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它们不仅能通过干扰酪氨酸酶活性而影响黑色素合成及黄褐斑的形成,也有很好的抗紫外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护肤因子。本文就核桃多酚对酪氨酸酶的作用作一综述,为综合利用核桃资源开发天然植物祛斑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多酚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格拉瑟菌的荚膜分型方法及原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亚新 关丽君 +2 位作者 张俊峰 薛云 赵战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12-5422,共11页
副猪格拉瑟菌(GPS)是猪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自1910年被确认为猪格拉瑟病的病原以来,血清型鉴定是GPS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卡脖子”环节。1992年,基于GPS热稳定抗原的凝胶免疫扩散试验(GID)分型方法首次将GPS分为1-15型,但有约25%的菌株不... 副猪格拉瑟菌(GPS)是猪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自1910年被确认为猪格拉瑟病的病原以来,血清型鉴定是GPS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卡脖子”环节。1992年,基于GPS热稳定抗原的凝胶免疫扩散试验(GID)分型方法首次将GPS分为1-15型,但有约25%的菌株不可分型,当时对于其分型抗原的成分也不明确。2003年,基于GPS的“盐水提取物”抗原建立了GPS的间接血凝试验(IHA)分型方法,其敏感性和分型率均高于GID,但仍有约15%的菌株不可分型。IHA和GID方法的分型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能够确定两者的分型抗原是基于相同的GPS表面多糖成分,但仍不能确定是荚膜多糖,或是LPS,甚或是其他多糖物质。2013年,1-15型GPS荚膜多糖的合成基因簇得到成功解析,证实其血清型抗原形成的本质是荚膜多糖。2015年,Howell等基于GPS荚膜的特异性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GPS的PCR分型方法(H-PCR),但不能对血清5型和12型进行鉴别;2017年,Jia等基于GPS荚膜的特异性靶基因也建立了一套PCR分型方法(J-PCR),能对血清5型和12型进行了鉴别。两种PCR分型方法配合使用可对几乎所有GPS菌株分型,并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验证了其与GID和IHA方法的一致性,最终确认三种分型方法的抗原基础均为GPS荚膜。PCR分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成功解决了GID和IHA血清分型方法中的诸多问题,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系统回顾了GPS GID、IHA和PCR分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历史,及其相同抗原基础的发现历程,以期为GPS三种分型方法的免疫学物质基础及原理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副猪格拉瑟菌病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格拉瑟菌 荚膜 血清型 凝胶免疫扩散试验(GID) 间接血凝试验(IHA)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结构动态演化机制的单晶镍基高温合金晶体塑性本构及其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骏 李振环 +1 位作者 朱亚新 黄敏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3-781,共19页
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优异的高温性能来源于其特有的两相微结构.基于代表体胞模型及分块均匀化方法,以位错密度为主要内变量,发展了一个包含两相微结构和... 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优异的高温性能来源于其特有的两相微结构.基于代表体胞模型及分块均匀化方法,以位错密度为主要内变量,发展了一个包含两相微结构和位错演化信息的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塑性行为的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充分考虑了镍基单晶合金中位错在基体相和沉淀增强相中的多种演化机制,例如,基体位错八面体滑移、立方滑移、位错攀移、交滑移、位错弓出、位错切过沉淀增强相以及位错Kear-Wilsdolf(K-W)锁形成与解锁等.在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框架下,编制了UMAT用户材料子程序.利用该用户子程序,对单晶和多晶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加载方向下的单调塑性、循环塑性、蠕变等典型行为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该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能"统一地"刻画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方向下的多种变形行为,并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本构 镍基高温合金 微结构 蠕变 循环塑性 单调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临床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亚新 李旭垚 +1 位作者 张启湲 文雅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
偏身感觉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针灸方法,通过针刺腹部腧穴以治疗疾病。该文介绍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体会,并列举验案1例。
关键词 脑卒中 偏身感觉障碍 薄氏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盐雾腐蚀对AA 6061-T6铝合金冲击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强 高鹏 +5 位作者 何肖 仇振国 刘新 韩康宁 白春玉 朱亚新 《航空科学技术》 2021年第12期107-114,共8页
航空铝合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受到环境腐蚀与重复冲击载荷的联合作用,出现腐蚀损伤并引发冲击疲劳破坏。本文通过盐雾腐蚀试验、落锤冲击试验、SEM扫描表征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盐雾腐蚀时长下AA 6061-T6铝合金的腐蚀损伤,以及不同冲... 航空铝合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受到环境腐蚀与重复冲击载荷的联合作用,出现腐蚀损伤并引发冲击疲劳破坏。本文通过盐雾腐蚀试验、落锤冲击试验、SEM扫描表征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盐雾腐蚀时长下AA 6061-T6铝合金的腐蚀损伤,以及不同冲击能量对AA 6061-T6铝合金缺口三点弯曲试样的冲击疲劳寿命的影响,并探讨了盐雾腐蚀对材料的冲击损伤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试样U形缺口处的损伤程度随着盐雾腐蚀时长的增加而加剧,腐蚀时间越久,点蚀坑越深,并伴随生成大量的腐蚀微裂纹;随着冲击能量增加,缺口三点弯曲试样的冲击疲劳寿命呈明显降低的趋势,并且不同轧制方向的AA 6061-T6铝合金试样的冲击疲劳寿命具有显著差异;盐雾腐蚀48h试样的冲击疲劳寿命略高于未腐蚀试样的寿命,呈现寿命反常现象,但随着盐雾腐蚀时间继续增加,试样的冲击疲劳寿命又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盐雾腐蚀 冲击 疲劳寿命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料微结构演化相场模拟研究和试验验证
6
作者 刘新 汪长炜 +3 位作者 韩康宁 朱亚新 邢睿思 侯传涛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电子封装焊料复杂的微结构特征与其宏观强度、硬度、蠕变和疲劳等性能密不可分,这些特征决定了焊料在承受热-力复杂载荷时的服役性能。为了深入揭示焊料的高温蠕变疲劳机理,必须紧密结合其独特的多尺度微结构特征,对焊料内复杂微结构的... 电子封装焊料复杂的微结构特征与其宏观强度、硬度、蠕变和疲劳等性能密不可分,这些特征决定了焊料在承受热-力复杂载荷时的服役性能。为了深入揭示焊料的高温蠕变疲劳机理,必须紧密结合其独特的多尺度微结构特征,对焊料内复杂微结构的演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构建了考虑热-力耦合作用下SnPb焊料的相场模型,并通过微结构表征试验及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焊料内部真实的微结构分布,将其作为相场模型的初始构型来模拟不同工况下SnPb焊料内部微结构的演化行为,并揭示了焊料内部微结构演化机制。最终,基于相场法的模拟结果和试验表征技术描述了焊料内部微结构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建立具有物理机理的热-力复杂载荷下SnPb焊料宏观有限元本构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SnPb焊料 微结构演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棉富集-脉冲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铅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晓铭 朱亚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131,共1页
运用巯基棉能成功地富集和解吸水中的金属元素,但富集后的水样基体干扰也会相应增加。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无背景校正的情况下,采用少量样品的脉冲进样,由于进样量较少而相应地降低了基体干扰。本文综合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成功测定了水中... 运用巯基棉能成功地富集和解吸水中的金属元素,但富集后的水样基体干扰也会相应增加。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无背景校正的情况下,采用少量样品的脉冲进样,由于进样量较少而相应地降低了基体干扰。本文综合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成功测定了水中的铅。方法的检出限为0.86/μg·L<sup>-1</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 富集 巯基棉 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伸缩视频编码传输的DDPG无人机服务增强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闫俊杰 朱亚新 +3 位作者 冯艳茹 刘汉永 邓钧忆 王欢 《电信科学》 2023年第8期69-81,共13页
无人机(UAV)因其机载存储、通信和计算能力成为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无人机辅助的边缘网络研究总是更多地从网络的视角出发,缺少从用户视角出发带来的变革。为此,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面向可伸缩视频传输的... 无人机(UAV)因其机载存储、通信和计算能力成为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无人机辅助的边缘网络研究总是更多地从网络的视角出发,缺少从用户视角出发带来的变革。为此,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面向可伸缩视频传输的DDPG无人机服务增强机制。首先,结合无人机提出一种基于可伸缩视频编码(SVC)的弹性视频传输方法,提高用户的差异化体验。其次,以最大化用户接收增强层视频的数量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设计,保证UAV对热点区域增强覆盖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深度Q网络(DQN)算法、最短路径(SP)算法相比,在不同的用户分布下得到的增强层数量平均分别可以提高47.9%、76.4%,该研究达到了热点区域覆盖增强和用户差异化体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无人机 可伸缩视频编码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作用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旭垚 朱亚新 +1 位作者 张文静 文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1864-1868,共5页
卒中患者中,因损伤面积和位置不同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腹针作为一种新疗法,有别于传统针灸,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作用于靶器官,在治疗脑卒中... 卒中患者中,因损伤面积和位置不同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腹针作为一种新疗法,有别于传统针灸,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作用于靶器官,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中疗效显著,临床已被证实。文章以脑肠轴理论作为切入点,从肠道菌群,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初步探讨腹针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为腹针治疗提供理论支持,证明其临床价值。同时,中医学从脏腑、经络、四海、腹部全息等多角度、多层次揭示了腹针治疗的基本原理,腹针以治病求本为治疗原则,从脏腑入手,对全身起调节作用,能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作用神经-内分泌通路,修复损伤脑组织,促进兴奋向四肢传导,从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脑肠轴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