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纺织品洗后褶裥外观评定方法
1
作者 王维璐 费娅绯 +3 位作者 朱亚冠 袁志磊 徐平华 郭中伟 《印染助剂》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为织物褶裥外观保持性测试提供了一种更客观和精准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使用立体相机获取织物褶裥外观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实现织物外观形态的三维重建,并根据试样与标样的结构相似度评定织物洗后褶裥外观等级...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为织物褶裥外观保持性测试提供了一种更客观和精准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使用立体相机获取织物褶裥外观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实现织物外观形态的三维重建,并根据试样与标样的结构相似度评定织物洗后褶裥外观等级。结果表明,立体相机的三维重建效果较好,比手持式三维扫描仪更快速,其测试结果与主观评级结果的一致率达到96%。该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纺织企业在相关产品的生产中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为检测机构提供更先进、可靠的织物褶裥外观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图像分析 褶裥外观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蒸发热板法测试纺织品的保湿性能
2
作者 张薇薇 朱亚冠 袁志磊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9期58-62,共5页
介绍了纺织品保湿性能的测试方法——蒸发热板法。该方法模拟微气候,测试湿阻和相对湿度。以评价纺织品的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化纤织物的湿阻和相对湿度与天然纤维织物差异不大,但是涂层织物的湿阻和相对湿度明显比一般织物偏大,市场上... 介绍了纺织品保湿性能的测试方法——蒸发热板法。该方法模拟微气候,测试湿阻和相对湿度。以评价纺织品的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化纤织物的湿阻和相对湿度与天然纤维织物差异不大,但是涂层织物的湿阻和相对湿度明显比一般织物偏大,市场上的保湿功能纺织品的相对湿度没有明显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的方向对相对湿度结果的影响较大,朝向亲水透气薄膜,相对湿度明显升高。此外,不同厂家的亲水透气薄膜性能差异较大,应统一亲水透气膜的水分率范围,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保湿性能 湿阻 相对湿度 蒸发热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增氧小型水稻浸种催芽箱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珍珍 汪春 +3 位作者 王宏轩 邹华芬 张皓尘 朱亚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177,共7页
针对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由于通气不良导致水稻芽种有氧呼吸差、水稻芽种出芽率低甚至发生“烧种”、“烂芽”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增氧小型水稻浸种催芽箱,既可以弥补传统的水稻浸种催芽法的设备弊端,又可以满足对自动化和小型化可操... 针对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由于通气不良导致水稻芽种有氧呼吸差、水稻芽种出芽率低甚至发生“烧种”、“烂芽”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增氧小型水稻浸种催芽箱,既可以弥补传统的水稻浸种催芽法的设备弊端,又可以满足对自动化和小型化可操控设备的需求。进行水稻浸种催芽试验,以温度、通气时间、通气频率为影响因素,以出芽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稻浸种催芽最佳技术参数为温度34.8℃、通气时间34.8min、通气频率10.2min/次,此时水稻出芽率为9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芽种 自动增氧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萃取-电化学传感器法快速测定原油和燃料油中硫化氢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继东 赵波 +3 位作者 陈庆东 楚民生 朱亚冠 程欲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0-764,共5页
在室温下能够自由流动的原油或燃料油样品,直接用注射器移取样品;在室温下不能自由流动的原油或燃料油样品,需将样品在密闭状态下放入水浴中加热至可以流动(温度不能超过40℃),或者剧烈搅拌后取样。采集的样品经Ⅱ类基础油稀释,用空气... 在室温下能够自由流动的原油或燃料油样品,直接用注射器移取样品;在室温下不能自由流动的原油或燃料油样品,需将样品在密闭状态下放入水浴中加热至可以流动(温度不能超过40℃),或者剧烈搅拌后取样。采集的样品经Ⅱ类基础油稀释,用空气鼓泡萃取出样品中的硫化氢,空气流中的硫醇和硫醚被吸附剂吸附,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法快速测定空气流中硫化氢的含量。硫化氢的线性范围在200.0mg·kg-1以内,检出限(3s)为0.02mg·kg-1。以空白原油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8.9%~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法 液相萃取 原油 燃料油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防透视性测试方法
5
作者 林立虎 沈润华 +3 位作者 朱亚冠 陈怡清 蔡佳仕 袁志磊 《印染助剂》 CAS 2021年第8期55-60,共6页
目前织物的防透视性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基于织物透视原理,采用织物背衬标准黑板和标准白板的光学指标比值(防透视指数)来表征织物的防透视性。利用550 nm处的反射率、可见光波段平均反射率和明度对织物防透视性进行评价,并... 目前织物的防透视性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基于织物透视原理,采用织物背衬标准黑板和标准白板的光学指标比值(防透视指数)来表征织物的防透视性。利用550 nm处的反射率、可见光波段平均反射率和明度对织物防透视性进行评价,并研究仪器评价结果与人眼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明度的防透视指数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最高,最适用于评价织物的防透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防透视性 测试方法 明度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