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赋能、负能与使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审思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基德 李博 +1 位作者 朱书慧 王雨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96,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机遇背后暗含“人机共存”颠覆“以人为师”育人理念、“知识生产异化偏移”挑战知识创生、“高阶应用”挑战“高阶能力”、“主体身份遮蔽、降格”挑战主体情意等挑战。为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从理念认同、知识共创、能力提升、情意升华四个方面“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区冬季大气HONO污染特征及源汇研究
2
作者 周敏 周扬 +2 位作者 吴宇航 乔利平 朱书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00-6607,共8页
2022年11月6日~2023年1月2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HONO及相关污染物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并结合箱模式模拟获得了上海城区冬季HONO的浓度水平、变化特征及来源贡献.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冬季大气中HONO的平均浓度为(1.17±0.82)×10... 2022年11月6日~2023年1月2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HONO及相关污染物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并结合箱模式模拟获得了上海城区冬季HONO的浓度水平、变化特征及来源贡献.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冬季大气中HONO的平均浓度为(1.17±0.82)×10^(-9),浓度范围为(0.078~5.32)×10^(-9),污染天HONO浓度显著高于清洁天,约增加67.2%.HONO的日变化规律与NO_(x)较一致,呈现夜间高、昼间低的变化趋势.基于HONO_(corr)与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NO_(2)的非均相反应可能是夜间HONO的主要来源,而均相与非均相反应(包括光增加反应)均是昼间HONO的主要来源.箱模式模拟显示,HONO昼间来源以NO_(2)在地表面的光增强反应和NO与OH均相反应为主,污染天HONO平均生成速率分别为0.21和0.22×10^(-9)/h,夜间则以NO_(2)的地表面反应和一次源排放为主.污染天由于颗粒物及其组分浓度的上升,导致NO_(2)在不同表面上的非均相光增强反应贡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亚硝酸 污染特征 源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级联互补滤波的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园园 朱书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姿态解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级联互补滤波(CCF)的姿态解算方法——PCCF。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器和线性滤波器级联的滤波结构,前者用于校正陀螺仪零偏,后者用于估计姿...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姿态解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级联互补滤波(CCF)的姿态解算方法——PCCF。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器和线性滤波器级联的滤波结构,前者用于校正陀螺仪零偏,后者用于估计姿态角。采用PSO算法自适应地计算级联互补滤波结构的增益参数,避免人工调节或者基于经验的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滤波方法,本文所提出的姿态解算方法能够获得更为精确、可靠的姿态信息,静态时姿态估计误差小于0.1°,动态时姿态估计误差范围为±1°,满足无人机精准导航和稳定飞行对姿态解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互补滤波 粒子群优化算法 姿态解算 无人机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64
4
作者 朱书慧 汪基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6,共7页
2007年以来,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化建设等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词汇。从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到各省市、地区的实践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007年以来,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化建设等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词汇。从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到各省市、地区的实践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表现为: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应用与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资源 幼儿园教师 信息素养 家园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及其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书慧 汪基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主体,其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效果和质量。文章在界定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以及实证检验的多轮迭代,构建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主体,其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效果和质量。文章在界定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以及实证检验的多轮迭代,构建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模型,包括信息技术使用的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应用实践、行为习惯四个层面。该模型为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探索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素养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ICT应用于早期教育的项目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书慧 汪基德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9,共9页
从1996年全美幼教协会的第一份《技术与年幼儿童》立场声明发布以来,各国就ICT如何更好地为早期教育服务进行实践探索,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外在ICT应用于早期教育方面的不断进步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从1996年全美幼教协会的第一份《技术与年幼儿童》立场声明发布以来,各国就ICT如何更好地为早期教育服务进行实践探索,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外在ICT应用于早期教育方面的不断进步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转变早期教育界对ICT的理解、重视企业与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加强政府投入和科学研究、分步骤制定发展计划、注重提升幼儿园教师ICT素养与能力,是我国在开展ICT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时应予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早期教育 幼儿园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9届亚运会期间杭州市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书慧 来勇 +11 位作者 严仁嫦 高雅琴 沈建东 吴宇航 黄聪艳 叶旭红 金嘉佳 林旭 王蕴赟 张天 费罗兰 帅启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80-5989,共10页
采用气溶胶在线热脱附(TAG)系统对有机气溶胶(OA)中110种有机分子示踪物浓度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亚运会前、会期和会后杭州市OA的化学组成变化和污染特征,评估了减排措施对OA一次和二次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来源有机分子示踪物中... 采用气溶胶在线热脱附(TAG)系统对有机气溶胶(OA)中110种有机分子示踪物浓度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亚运会前、会期和会后杭州市OA的化学组成变化和污染特征,评估了减排措施对OA一次和二次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来源有机分子示踪物中,指示机动车排放的藿烷浓度降幅最为显著,会期平均浓度较会前下降了32%,其与元素碳(EC)的浓度比值表明,会前和会后OA整体受柴油车排放影响较为显著,会期藿烷与EC浓度比值更接近汽油车排放源谱,表明会期针对柴油车排放的管控措施对降低一次OA浓度成效显著.二次来源有机分子示踪物中,羟基羧酸和二羧酸浓度占比最高,其会期平均浓度较会前分别下降了56%和32%.进一步比较其与OA中其它有机分子示踪物、挥发性有机(VOCs)前体物的小时浓度相关性发现,二羧酸与OA中指示工业源、自然源排放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示踪物及其VOCs前体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羟基羧酸仅与OA中苯系物SOA示踪物和蒎烯SOA示踪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二羧酸有机分子主要是由工业排放等人为源以及自然源OA和VOCs经过光化学氧化二次生成,羟基羧酸类OA则是由一次或二次OA在颗粒相中进一步氧化生成.会期羟基羧酸和二羧酸类有机分子示踪物及其VOCs前体物浓度的大幅降低,表明针对工业源、移动源等人为源VOCs排放的管控措施对于降低杭州市OA的二次生成也有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气溶胶 有机分子示踪物 藿烷 羟基羧酸 二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结合GC-MS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英歌 孙谦 +7 位作者 李莉 朱书慧 乔利平 周敏 范军 邓晓丽 李月琪 黄涛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4-1427,共4页
本文建立了热脱附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分析方法.利用Tenax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氘代内标物进行分析,减少了常规半挥发性样品前处理过程及溶剂的消耗,提高了SVOCs... 本文建立了热脱附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分析方法.利用Tenax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氘代内标物进行分析,减少了常规半挥发性样品前处理过程及溶剂的消耗,提高了SVOCs的检测效率.在5—200 ng的浓度范围内,各SVOCs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对10 ng的标准溶液连续加标、热解析分析6次,多数化合物峰面积比的RSD%在5%以下,各SVOCs的最低检出限均小于0.34 ng,可达到对大气中SVOCs的分析要求,为环境空气SVOCs快速检测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TD)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 同位素内标 大气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被引量:83
9
作者 汪基德 朱书慧 张琼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2,共6页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特征,"适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是基础,"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是核心,"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键,"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建设"是保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与发展"是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信息化 学前教育信息化 发展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教育技术学为一级学科的论证与思考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汪基德 朱书慧 韩舒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当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分类或一定科学领域的相对划分的时候,其分类或划分不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但当学科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演变成学科制度,特别是当其沦为一种行政化产物的时候,便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从其诞... 当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分类或一定科学领域的相对划分的时候,其分类或划分不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但当学科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演变成学科制度,特别是当其沦为一种行政化产物的时候,便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我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制度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而且影响学科的发展。因此,适时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很有必要。近年来,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教育技术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具备提升为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适时提升其为一级学科将有利于该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学科制度 教育技术学 一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慧臣 朱书慧 刘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9,共5页
2013年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主题为"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特邀专家报告有徐福荫教授的《"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黄荣怀教... 2013年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主题为"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特邀专家报告有徐福荫教授的《"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黄荣怀教授的《MOOC助力重构学习方式》、祝智庭教授的《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和南国农先生的《当代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角色和使命》。博士生专题包括"自身发展与社会服务: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创新思想与数字产品: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表征形式与信息内容:图像时代的知识建构"和"技术应用与教育提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教育技术 博士生学术论坛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走向——基于学科分化与综合的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基德 朱书慧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3,共8页
分化与综合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学科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从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为始,到对教育学科学化的追求,再到单数、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的出现,最终又以教育学的整合为终。教育技术肇始于社会教育,再融入学校教育,然... 分化与综合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学科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从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为始,到对教育学科学化的追求,再到单数、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的出现,最终又以教育学的整合为终。教育技术肇始于社会教育,再融入学校教育,然后从教学论(教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并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又呈现出与教学论不断交叉融合的趋势。遵循学科分化与综合的规律,教育学门类下可以增设教育管理学与教育技术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教育管理学是从隶属于管理学科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而来,教育技术学是由原来隶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升级而来。原来"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课程论独立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学论重新分化为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原理部分与教育技术融合形成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原则、方法与学科教学融合到教育技术学,形成学科教育技术。升为一级学科后的教育技术学仍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分化 学科综合 教育技术学 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国农先生教育传播思想初探
13
作者 汪基德 朱书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南国农先生不仅为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构建教育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确立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老师就提出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明确... 南国农先生不仅为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构建教育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确立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老师就提出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明确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并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的整体性做了进一步的阐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南先生又进一步论述了教育传播学的体系问题,形成了教育传播的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等"九论"框架;在信息时代,南先生积极鼓励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传播学进行研究,并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未来充满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学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氨气被动采样法的适用性研究及在城市观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韩文叶 周敏 +8 位作者 冯馨蔚 梁波 乔利平 常运华 黄丹丹 朱书慧 杨帆 关杰 黄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4,共12页
以环境NH_(3)为观测对象,对ALPHA被动采样法的采样吸附膜制备、样品保存和采样时间开展适用性研究,并与主动采样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上海市不同功能区开展了实地观测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酸浸渍法制备的吸附膜NH+4含... 以环境NH_(3)为观测对象,对ALPHA被动采样法的采样吸附膜制备、样品保存和采样时间开展适用性研究,并与主动采样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上海市不同功能区开展了实地观测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酸浸渍法制备的吸附膜NH+4含量均值为(0.27±0.13)μg,比未处理吸附膜的NH+4含量高约8%,且可在膜液比(张/mL)为1:4~8:4范围内增加膜的单次浸渍数量以降低制备过程中的溶剂使用量,酸浸渍法的制备流程及不同膜液比处理方式对空白吸附膜的NH+4含量影响不大。当采样温度为20℃,采样时长为168 h时,该被动法测定环境NH_(3)的方法检出限为0.08μg/m^(3)。密实袋双层密封、4℃冷藏、保存时间小于30 d的保存方式未显著增加空白膜的NH+4含量,适用于空白吸附膜和样品膜的保存。采样时间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使用ALPHA被动采样法测定环境NH_(3)时,采样时间不少于6 d且至少在30 d内进行连续采样。使用ALPHA被动采样法与主动采样方法观测NH_(3)浓度时,观测结果变化趋势较一致,测量结果吻合良好(相关系数为0.87,斜率为1.16),进一步证明了该研究采用的被动NH_(3)采样方法对环境NH_(3)浓度的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实际观测结果显示,2022年上海市夏季环境NH_(3)平均浓度为(10.01±5.22)μg/m^(3),受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气候影响,NH_(3)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已有研究结果。不同功能区的NH_(3)浓度排序为农业区[(13.36±5.24)μg/m^(3)]>工业区[(11.22±5.24)μg/m^(3)]>城区[(10.35±4.39)μg/m^(3)]>生态区[(4.28±2.4)μg/m^(3)],说明虽然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监测站点NH_(3)浓度高值显著,但城区和工业区的非农业源排放对NH_(3)浓度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ALPHA被动采样方法能较好地捕捉城市不同功能区的NH_(3)浓度特征,可满足城市环境NH_(3)浓度观测应用,适用性验证及实际应用结果可为区域和城市NH_(3)的精准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 被动采样法 适用性 城市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执行器故障条件下植保无人机的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园园 侯宝顺 朱书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4-261,共8页
针对多执行器故障条件下难以保证植保无人机的高度与姿态的准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多执行器故障条件下植保无人机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算法。在建立植保无人机高度、姿态动力学模型和执行器故障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back‑stepping自适... 针对多执行器故障条件下难以保证植保无人机的高度与姿态的准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多执行器故障条件下植保无人机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算法。在建立植保无人机高度、姿态动力学模型和执行器故障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back‑stepping自适应控制原理,设计一种无需故障检测和隔离机制的非线性高度和姿态自适应容错控制器。通过容错控制器的自适应性保证多个执行器故障下植保无人机在高度与姿态上的跟踪控制性能,利用鲁棒控制保证系统在建模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单执行器故障条件下植保无人机的高度和姿态跟踪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13 m和[±3.26°±2.71°±1.16°],在多执行器故障条件下植保无人机的高度和姿态跟踪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21 m和[±3.11°±4.75°±3.07°],本文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植保无人机的高度和姿态跟踪的跟踪性能,且跟踪误差渐近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执行器故障 鲁棒容错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中本科生使用微信的现状调查——以《理论力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连豪 王振峰 +2 位作者 朱书慧 王恒 李慧琴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第10期52-53,共2页
近年来,微信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学习和资源浏览的主要方式,但目前专门针对工科基础课程的学习资源较少,在实际的教学中仍以课堂上传统的讲授为主,互动较少。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当前工科生在基础课程学习中使用微信的情况展开调... 近年来,微信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学习和资源浏览的主要方式,但目前专门针对工科基础课程的学习资源较少,在实际的教学中仍以课堂上传统的讲授为主,互动较少。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当前工科生在基础课程学习中使用微信的情况展开调查,为后续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堂学习过程中,89.8%的本科生有使用手机的经历,其中使用微信的占50.5%,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仅占14.7%;课后本科生使用微信更为普遍,但与课程相关的占23.8%,其中利用微信软件平台自我学习的占42.7%;通过微信进行师生互动的仅占57.3%。通过座谈表明:52.3%的本科生愿意通过微信平台与任课教师就相关教学内容展开师生互动,期望有专门的基础课程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基础课程 微信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颖颖 朱书慧 +3 位作者 李莉 陈勇航 安静宇 傅子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91,199,共9页
基于2005-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情况随之增加.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长三角地区在SO_2污染控制方... 基于2005-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情况随之增加.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长三角地区在SO_2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ρ(SO_2)较2005年下降了54%;区域ρ(NO_2)居高不下,快速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强度,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污染治理的效果;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实施以来,区域ρ(PM_(10))和ρ(PM_(2.5))逐年下降.长三角北部和腹地区域ρ(SO_2)高于区域平均值,与该地区较高的燃煤密度和工业布局有关;腹地区域和西南部ρ(NO_2)较高,与较高的机动车使用强度有关;颗粒物质量浓度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长三角北部PM_(10)污染突出;PM_(2.5)和O_3的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区域ρ(SO_2)水平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亟需加强,以确保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前提下,取得ρ(NO_x)的改善;区域大气污染特征存在显著空间分异,应当因地制宜制定分区防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演变趋势 空间分异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的典型污染过程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传冠 陶士康 +7 位作者 楼晟荣 朱书慧 周敏 乔利平 贾世超 方文华 黄成 陈长虹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86,共14页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开展浙江省淳安县冬季典型时段大气颗粒物观测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将本次采集到的颗粒物组分分为元素碳-有机碳(14.9%)、铵盐(13.7%)、硫酸盐-硝酸盐(13.6%)、地壳元素(13.1%)、老化元素碳(12.3%)、...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开展浙江省淳安县冬季典型时段大气颗粒物观测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将本次采集到的颗粒物组分分为元素碳-有机碳(14.9%)、铵盐(13.7%)、硫酸盐-硝酸盐(13.6%)、地壳元素(13.1%)、老化元素碳(12.3%)、有机碳(11.6%)和元素碳(8.0%)等共计10种类别。观测期间,捕捉到3次典型的污染过程,分别为污染积累-爆发增长阶段(Case 1)和两次轻度污染过程(Case 2、Case 3)。不同污染过程显示出不同组分粒径增长率的差异性,其中小粒径段(小于0.7μm)组分构成差别不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大粒径段(大于0.7μm)颗粒物类别构成在不同污染过程中差异较大。长距离输送时颗粒物老化严重,硝酸盐等二次组分增多,局地源排放为主时,一次颗粒物元素碳增加,同时铵盐也有增加。研究表明,不利气象条件及区域性外围传输是导致本次高污染的主要原因。高污染期间,颗粒物主要来自北方和西南方向,各占40.2%,其次为长江三角洲本地源贡献,占19.2%。污染爆发增长阶段(Case 1-2),元素碳、元素碳-有机碳和老化元素碳组分明显增多,分别为污染积累阶段(Case 1-1)的2.4倍、3.2倍和3.2倍,表明移动源排放及其老化的二次产物对淳安地区高浓度细颗粒物具有重要贡献。淳安地区富氨现象明显,与本地排放及区域输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 细颗粒物 组分类型 淳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NCI法测定PM2.5中6种硝基多环芳烃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英歌 李莉 +4 位作者 陈长虹 朱书慧 孙谦 范军 黄涛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4-1176,共3页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负化学电离源(GCMS-NCI)测定大气PM_(2.5)中6种硝基多环芳烃(NPAHs)含量的分析方法.大气采样滤膜经快速溶剂萃取仪在线萃取、浓缩后,直接进GCMS分析.在1—100μg·L^(-1)的浓度范围内,6种硝基多环...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负化学电离源(GCMS-NCI)测定大气PM_(2.5)中6种硝基多环芳烃(NPAHs)含量的分析方法.大气采样滤膜经快速溶剂萃取仪在线萃取、浓缩后,直接进GCMS分析.在1—100μg·L^(-1)的浓度范围内,6种硝基多环芳烃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为0.998以上,对1.0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6针进样,峰面积RSD在9%以下.在1 ng的加标含量条件下,加标回收率在63%—76%之间;6种NPAHs的最低检出限均在0.06μg·L^(-1)以下,可满足大气中硝基多环芳烃的科研和监测分析要求,为建立大气PM_(2.5)中的硝基多环芳烃测定建立了一套快速简便、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NCI 大气PM2.5 硝基多环芳烃NPA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