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用·能用·好用:善治模式下村庄规划的动力机制与逻辑框架——以江苏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季 朱之浩 +2 位作者 杨晨 吕倩 陶德凯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3,共12页
从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转向空间管控与治理的村庄规划,愈发凸显其乡村治理的空间政策属性。从乡村善治内涵解读出发,指出在乡村多主体作用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空间治理思维。厘清了新时期治理导向下村庄规划转向“实用性”的三重动力机制:... 从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转向空间管控与治理的村庄规划,愈发凸显其乡村治理的空间政策属性。从乡村善治内涵解读出发,指出在乡村多主体作用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空间治理思维。厘清了新时期治理导向下村庄规划转向“实用性”的三重动力机制:城乡发展方式转型机制、战略规划实施加速机制、要素资源再分配的平衡机制。以江苏省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为实证案例,围绕乡村场域内规划管理部门、乡村精英及村两委、新村民等若干村庄主体,构建善治导向的“管用、能用、好用”实用性村庄规划框架体系。按照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进程中多元主体的定位与特征,及其在特定时空情境下的博弈与互动,诠释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基于不同主体关系的法治、德治和自治的深层逻辑,即规划管理主体以落实上位规划刚性传导、空间资源管控和弹性预控为手段,以管用凸显规划法治思维;乡村精英依托资金、技术、人脉等资源来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和引导乡村产业发展,以能用体现规划德治思维;村民则以读懂规划为前提,引导村民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推动规划落实,以好用彰显其自治逻辑,进而以乡村空间的“善治”逻辑映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村庄规划 乡村善治 空间治理 动力机制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