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吼出来的戏剧——秦腔
1
作者 本刊记者(整理)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5期22-23,共2页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并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西安)发展壮大起来的,是经历代人民创造而逐渐形成的传统艺术。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并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西安)发展壮大起来的,是经历代人民创造而逐渐形成的传统艺术。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称"梆子腔"。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舞 传统戏剧 表演技艺 梆子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腔 夸张性 中国古代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茶、湿地花 窨制清香好花茶——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
2
作者 本刊记者(整理)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5期18-19,共2页
茉莉花源于中亚细亚,茶则源于中国,它们的结合是两千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是古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江边沙洲种植茉莉花,在海拔600~1000米的高山上种植茶叶,逐渐形成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茉莉... 茉莉花源于中亚细亚,茶则源于中国,它们的结合是两千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是古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江边沙洲种植茉莉花,在海拔600~1000米的高山上种植茶叶,逐渐形成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茉莉花基地(湿地)一茶园(山地)"循环有机生态农业系统。该农业系统既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交流 茉莉花 福建福州 茶文化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当地生态环境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漏斗架葡萄栽培体系——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
3
作者 本刊记者(整理)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2期18-19,共2页
农业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指传承到现在的活态的农业文化系统,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俗话说:“活鱼还要水中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上,更应该让这些在人类历史上所创... 农业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指传承到现在的活态的农业文化系统,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俗话说:“活鱼还要水中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上,更应该让这些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农业生产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并让它们以鲜活的状态传承于民间。本刊《文明新风》栏目将不定期推出“农遗实录”方面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葡萄栽培 河北宣化 农耕文明 葡萄园 文明新风 传承与保护 不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