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运军 提布 +10 位作者 江次农布 杨建强 斯那劳丁 木艳春 张鹏万 史岩 和雁南 和春菊 扎史品初 马金林 扎巴都吉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人为活动影响。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及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人为活动 白马雪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有效管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木艳春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1期56-58,共3页
该文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做出了简要的阐述与说明,针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探讨对其实施有效管理的相应措施。以期通过该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 白马雪山 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木艳春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作为享誉全球的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多种景观资源保护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围绕滇金丝猴保护构建一个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基于此,阐述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指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中存在... 作为享誉全球的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多种景观资源保护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围绕滇金丝猴保护构建一个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基于此,阐述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指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健康长期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 生态旅游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鸡的人工孵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提布 肖林 +2 位作者 江初农布 木艳春 李新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
采用异亲鸟孵化与机器孵化2种繁殖方法对白马鸡种卵孵化的出雏率、种卵失重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亲鸟孵化成功率达87%以上,机器孵化的出雏率为85%;发育正常的白马鸡种卵在孵化器内正常孵化失重率变化不大,在13%左右;无... 采用异亲鸟孵化与机器孵化2种繁殖方法对白马鸡种卵孵化的出雏率、种卵失重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亲鸟孵化成功率达87%以上,机器孵化的出雏率为85%;发育正常的白马鸡种卵在孵化器内正常孵化失重率变化不大,在13%左右;无发育能力的白马鸡卵在孵化器内正常孵化失重率变化较大,在11% ~ 17%之间变动.在白马鸡人工孵化过程中种卵选择是孵化成功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人工孵化 种卵选择 异亲鸟孵化 机器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人工繁养白马鸡放归野外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提布 李新红 +5 位作者 江初农布 木艳春 都吉 斯那此里 龙华 董霞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2014年,将人工孵化驯养健康成长的白马鸡从海拔3 200 m的德钦饲养场搬迁至海拔3 900m的曲宗贡饲养场,从扩大饲养场至小范围的场外放归实验,最后利用宗教活动进行野外放归。2年时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白马鸡在野外环境下生存状况良好,... 2014年,将人工孵化驯养健康成长的白马鸡从海拔3 200 m的德钦饲养场搬迁至海拔3 900m的曲宗贡饲养场,从扩大饲养场至小范围的场外放归实验,最后利用宗教活动进行野外放归。2年时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白马鸡在野外环境下生存状况良好,虽有些天敌的威胁,但种群数量逐年增多,现已完全适应曲宗贡区域的环境,说明人工繁养白马鸡放归实验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人工繁养 放归野外 跟踪监测 种群数量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大果红杉物候及观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提布 斯那此里 +8 位作者 杨建强 张鹏万 江次农布 木艳春 马运军 和雁楠 斯那劳丁 史岩 和春菊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52-156,共5页
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大果红杉观赏季观赏特征为目标,采用红外相机进行大果红杉物候监测,通过与固定样地结合数据分析,了解观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果红杉叶各阶段的物候变化与海拔、温度、湿度、株密度等有... 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大果红杉观赏季观赏特征为目标,采用红外相机进行大果红杉物候监测,通过与固定样地结合数据分析,了解观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果红杉叶各阶段的物候变化与海拔、温度、湿度、株密度等有直接关系,海拔越高,大果红杉叶变色时间越早,落叶期越短;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少,叶变色时间越晚;株密度对叶变色期影响不显著,但对落叶期影响明显,株密度与落叶期长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 大果红杉 红外线相机 物候变化 观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鸟兽多样性调查
7
作者 提布 木艳春 +5 位作者 马运军 江次农布 张鹏万 史岩 杨建强 习东生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4期22-26,共5页
曲宗贡地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白马雪山保护区重点建设的科研、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但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较少。为了摸清曲宗贡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情况,2016—2020年... 曲宗贡地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白马雪山保护区重点建设的科研、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但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较少。为了摸清曲宗贡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情况,2016—2020年,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通过设置固定监测样线、红外线相机监测样点、社区访谈、日常观察等方式对野生动物(鸟类、兽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分布的兽类有5目、13科、24属、2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5种,即滇金丝猴、金钱豹、林麝、马麝(高山麝)、黑麝;鸟类有12目、26科、47属、5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即金雕、四川雉鹑、斑尾雉鸡。基本掌握了该区域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变化、活动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 鸟类 兽类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曲宗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曲宗贡区域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调查分析
8
作者 江次农布 杨建强 +5 位作者 张鹏万 和雁楠 史岩 马运军 斯那劳丁 木艳春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9-13,共5页
为给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布设的2块植物群落样地为对象,研究分析了2块样地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及植物群落多样性情况。结果表明:2个监测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5种,分属23目27... 为给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布设的2块植物群落样地为对象,研究分析了2块样地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及植物群落多样性情况。结果表明:2个监测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5种,分属23目27科39属,其中,裸子植物2目2科2属,被子植物21目25科27属;由物种重要值分析得出,DQZW04样地中乔木层的急尖长苞冷杉、草本层的蟹甲草属优势明显,DQZW06样地灌木层的窄叶鲜卑花较为突出;物种平均高度与平均盖度、频度相关性总体不显著;DQZW04样地多样性指数为2.29(针阔混交林),DQZW06样地多样性指数为4.05(高山灌丛/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云南白马雪山曲宗贡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