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木拉德·买尔旦 排尔哈提·亚生 +5 位作者 徐韬 蔡晓宇 牙克甫·阿不力孜 荀传辉 盛伟斌 尔旦·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14-1320,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关于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 目的:系统分析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关于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回顾性研究。语种限中、英文。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价各研究的质量,且将各研究中的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提取整理为电子基线表,并将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论文,191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术后与术前VAS评分的均数差为5.33(95%CI:4.11~6.55);术后与术前Cobb角的均数差为14.47°(95%CI:11.32°~17.61°);术后与术前ESR均数差为40.20 mm/1 h(95%CI:27.80~52.60);术后与术前C-反应蛋白的均数差为30.44 mg/L(95%CI:12.12~48.76)。结论: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级别,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畸形状态和身体状况,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复发 穿刺术 引流术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和化脓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排尔哈提·亚生 木拉德·买尔旦 +1 位作者 盛伟斌 尔旦·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6-993,共8页
目的:评估矢状位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与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CT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病原学证实的40例BS患者[男25... 目的:评估矢状位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与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CT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病原学证实的40例BS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51.6±13.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20,28)kg/m^(2),BS组]和33例PS患者[男13例,女20例;年龄50.8±16.7岁,BMI 23(20,26)kg/m^(2),PS组]的资料。分别在两组患者矢状位CT图像上的每一层面用3D Slicer软件平台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s,ROI)并进行灰度全域直方图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等,找出两种病灶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直方图特征(包括10%百分位值、1%百分位值、25%百分位值、5%百分位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和方差等);使用Logistic回归联合筛选的特征建模,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的鉴别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T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参数中,10%百分位值、1%百分位值、25%百分位值、5%百分位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和方差等8个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百分位值的诊断效能最佳,其AUC值为0.824、特异度为0.893。联合模型AUC值为0.860、特异度为0.946。结论:基于CT灰度直方图10%百分位值及联合模型能有效鉴别PS和BS,可为临床鉴别两种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 CT 影像组学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伊尔夏提·克力木 木拉德·买尔旦 +5 位作者 谷世豪 西尔艾力·赛 尔旦·买 徐韬 盛伟斌 尔旦·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9例上颈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3~70岁。其中10例伴有吞咽困难,24例患者存在双上肢麻木、疼痛、无力,11例存在下...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9例上颈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3~70岁。其中10例伴有吞咽困难,24例患者存在双上肢麻木、疼痛、无力,11例存在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术前给予2~4周标准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12例患者行单纯前路手术治疗;8例患者行单纯后路手术;19例患者行后前路联合手术。术后继续规律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枕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及并发症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且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结核。随访12~30个月(15.5±4.1个月)。单纯前路组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11.1±1.9、13.8±1.3和15.6±1.3分,VAS评分分别为6.8±0.8、3.3±1.0和2.1±1.2分;单纯后路组JOA评分分别为12.9±2.2、14.9±1.8和15.9±1.2分,VAS评分分别为7.1±0.6、3.6±0.7和2.3±1.2分;后前路联合组JOA评分分别为10.0±2.0、12.7±1.4和14.4±1.1分,VAS评分分别为6.5±1.0、3.5±1.0和2.2±1.0分。单纯前路组及后前路联合组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与术后比较亦均有显著改善(P<0.01);单纯后路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后前路联合组中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颈后术区出现窦道、血沉等炎症指标升高,颈椎CT显示术中植骨未完全融合,经清创、换药、调整抗结核药物、延长佩戴颈托时间等治疗1个月后,伤口愈合。单纯前路组患者中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2例、D级5例,末次随访时由1例由C级改善至D级,余患者均恢复至E级;单纯后路组患者中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1例、D级1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E级;后前路联合组患者中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7例,末次随访时1例由B级仅改善至C级,1例由B级改善至D级,2例由C级改善至D级,其余患者均恢复至E级。末次随访39例均达到治愈标准。结论: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核病灶特点以及神经功能情况,个体化采用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或后前路联合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结核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