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古铜矿遗址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望兆博 任大军 +4 位作者 肖宇伦 冷琪 张晓晴 张淑琴 陈旺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0-298,共9页
为清楚认识大冶市古铜矿遗址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并为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该地区农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程... 为清楚认识大冶市古铜矿遗址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并为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该地区农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通过Arc GIS绘制出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大冶市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显著。60个样品中,Cu和Cd分别高达35%和32%的重度污染率,特别是由Cd元素引起的潜在生态风险十分严重,35%以上的样品土壤处于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及以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8%的样品土壤处于重度污染,23%的样品土壤处于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及以上。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矿区中心地区高,向外辐射区域逐渐降低,说明矿业活动中采矿粉尘、采矿废水、矿石运输是造成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原因。另外,村民从矿山取回土壤作为农田土壤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核心矿区土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铜矿遗址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调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环境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望兆博 覃阳洁 +4 位作者 江山竹 池汝安 黄胜超 马会娟 李中军 《金属矿山》 2025年第6期293-301,共9页
我国磷石膏(PG)生产量和堆存量极为庞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实现“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模式,将废弃磷石膏化学转化合成为羟基磷灰石(PGHAP),并应用于环境领域,是一条新颖的资源化途径,在磷化工、环境材料、... 我国磷石膏(PG)生产量和堆存量极为庞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实现“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模式,将废弃磷石膏化学转化合成为羟基磷灰石(PGHAP),并应用于环境领域,是一条新颖的资源化途径,在磷化工、环境材料、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文献分析,综述了PGHAP的合成方法及机理,介绍了PGHAP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环境功能,并总结了近年来PGHAP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指出PGHAP可作为一种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环境功能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等离子型污染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主要吸附机理包括静电相互作用、表面络合作用、溶解-沉淀以及重金属与晶格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PGHAP在去除水中酚类、染料、抗生素等方面具有潜力和前景,元素掺杂改性及复合材料是PGHAP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方向,然而现有研究报道较少,未来需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羟基磷灰石 化学转化 水处理 环境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