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曾钦旺 石少华 +4 位作者 钱滔 吴承东 潘军华 魏元泵 陈雨林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水的循环逐步转化为含矿热液成矿是难以实现的,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往往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驱动的热水循环。(2)地下卤水不是形成内生多金属矿床的矿源体,其本身不具有形成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条件,产于板缘地热异常带内的热卤水中的多金属元素,是板块活动引起的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所提供,卤水起到了活化、富集和搬运金属元素的作用。(3)MVT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本身说明它们的成矿与岩浆热液有成因关系。(4)根据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所有的变化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难以形成变质热液矿床,其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热液矿床。(5)韧性剪切带是岩浆热力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成矿是岩浆热液在后期脆性断裂中充填交代而成。对矿床成因的正确认识,可有效的指导找矿勘查工作。岩浆成矿作用是最广泛、最强烈的成矿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 地下卤水多金属矿床 MVT铅锌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变质热液矿床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大义山岩体白沙子岭矿区钨锡矿深部找矿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曾钦旺 彭陆军 +4 位作者 田威武 钱滔 游光辉 陈雨林 龙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5-1636,共12页
大义山花岗岩体受"大义山式"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具多次侵位的特点,与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为锡多金属矿。本次补勘的白沙子岭锡矿区有云英岩脉型、蚀变岩体型、矽卡岩型等3类锡多金属矿类型。白沙子岭矿段平行排列的矿... 大义山花岗岩体受"大义山式"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具多次侵位的特点,与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为锡多金属矿。本次补勘的白沙子岭锡矿区有云英岩脉型、蚀变岩体型、矽卡岩型等3类锡多金属矿类型。白沙子岭矿段平行排列的矿脉群在平面上整体呈一椭圆形展布,脉群从中间向两侧单脉的长度、厚度、品位逐渐变小,单个脉体从中间向两端厚度、品位逐渐变低。矿脉两端顶底板断层面上见到产状完全相反的擦痕,推断深部存在着一个椭圆形隐伏母岩体,成矿母岩的上部会形成蚀变岩体型矿体。为此本次补勘工作施工了一坑内深钻,上部见到了蚀变岩体型富锡矿体,下部见钨矿,预测深部找矿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义山花岗岩体 锡多金属矿 椭圆形 隐伏母岩体 深部找矿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隆起带金矿成因新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曾钦旺 刘云华 +5 位作者 钱滔 宁钧陶 王海元 黄宝亮 赵春和 王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4-931,共18页
本文以地球科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矿床实例首次论述了雪峰隆起带内板岩、变质砂岩等浅变质的区域变质作用不能使岩石中的金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断裂构造在动力变质过程中本身并不成矿,断裂破碎带的地层中金只是带内金矿体金金属量的0.1... 本文以地球科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矿床实例首次论述了雪峰隆起带内板岩、变质砂岩等浅变质的区域变质作用不能使岩石中的金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断裂构造在动力变质过程中本身并不成矿,断裂破碎带的地层中金只是带内金矿体金金属量的0.123%;流体包裹体测定的金矿成矿温度主要区间在200~300℃,说明雪峰隆起带岩金矿床不是地下水热液成因;金矿床的一些矿石矿物、伴共生组分、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特征与花岗岩类岩浆岩的相似性也说明了两者间的成因关系;重磁资料推断地表无岩浆岩出露的岩金矿床下部有大面积的隐伏岩体。以上论述和排除法均说明雪峰隆起带上岩金矿床成因类型是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隆起带 金矿成因 隐伏岩体 岩浆热液矿床 矿产勘查工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骑田岭地区锡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65
4
作者 魏绍六 曾钦旺 +3 位作者 许以明 蓝晓明 康卫清 廖兴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75,共9页
骑田岭地区锡矿找矿的突破,是近两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取得的重大成果。区内锡矿产于骑田岭复式花岗岩体南部以及接触带,多呈脉状产出。锡矿类型以云英岩化花岗岩型、蚀变斑状花岗岩型、蚀变构造带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大、蚀变强、品位较... 骑田岭地区锡矿找矿的突破,是近两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取得的重大成果。区内锡矿产于骑田岭复式花岗岩体南部以及接触带,多呈脉状产出。锡矿类型以云英岩化花岗岩型、蚀变斑状花岗岩型、蚀变构造带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大、蚀变强、品位较高、矿石利用性能好的特点。现已估算锡资源量约60万吨,还有成矿条件类似的北部及同一构造岩浆岩带的其他地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将会扩大现有找矿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特征 找矿 前景 湖南 骑田岭地区 锡矿床 岩浆岩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50
5
作者 黄革非 曾钦旺 +3 位作者 魏绍六 许以明 侯茂松 康卫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30-34,共5页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山门口—狗头岭3个北东向锡矿带。本文在介绍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田锡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可望成为世界级锡矿资源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床 控矿因素 湖南 矿床地质特征 岩浆岩 构造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