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尼钢轨的降噪性能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曾钦娥 刘林芽 尹学军 《声学技术》 CSCD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研究阻尼钢轨的降噪性能,以标准钢轨和阻尼钢轨为研究对象,采用半消声室法进行室内声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了标准钢轨和阻尼钢轨的时域、自功率谱和1/3倍频程曲线图。试验结果表明:阻尼钢轨产生的声压级幅值随时间迅速降低,并且在... 为研究阻尼钢轨的降噪性能,以标准钢轨和阻尼钢轨为研究对象,采用半消声室法进行室内声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了标准钢轨和阻尼钢轨的时域、自功率谱和1/3倍频程曲线图。试验结果表明:阻尼钢轨产生的声压级幅值随时间迅速降低,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减完毕,衰减时间为标准钢轨的1/16;阻尼钢轨在1250 Hz以下频段范围内降噪效果不明显,在1250 Hz以上频段范围内,阻尼钢轨消耗了大部分能量,总噪声级有很大的降低,降噪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钢轨 降噪性能 半消声室法 噪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轨道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曾钦娥 毛顺茂 雷晓燕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目前高架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型式之一,为分析其结构振动特性,通过建立高架轨道垂向振动解析梁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柔度法计算高架桥速度导纳和轨道速度导纳,并分别考虑桥梁支座刚度、桥梁截面形状对高架桥振动的影响以及... 目前高架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型式之一,为分析其结构振动特性,通过建立高架轨道垂向振动解析梁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柔度法计算高架桥速度导纳和轨道速度导纳,并分别考虑桥梁支座刚度、桥梁截面形状对高架桥振动的影响以及高架桥基础和扣件刚度对轨道结构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桥梁支座刚度和截面形状在低频段对高架桥的振动有较大的影响,在高频段影响较小;高架桥结构对轨道的振动在20 Hz以下有明显的影响,在20 Hz以上基本没有影响;提高扣件刚度有利于减小轨道的竖向振动,但同时增大了轨道的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轨道 速度导纳 支座刚度 截面形状 扣件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轨道轮轨噪声预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曾钦娥 雷晓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4,26,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轨道作为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快速的交通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由此带来的振动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变得十分突出。通过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分...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轨道作为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快速的交通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由此带来的振动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变得十分突出。通过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分析箱型梁、u型梁阻抗,对高架轨道轮轨噪声进行预测分析。讨论了桥梁截面型式、行车速度、轨道扣件刚度、桥梁结构阻尼、桥梁支座刚度对高架轨道轮轨噪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车速度和扣件刚度对轮轨噪声有较大影响,在200Hz以下,轮轨噪声总体上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200-800Hz范围内,轮轨噪声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反而减小;在800Hz以上,扣件刚度对轮轨噪声无明显影响。桥梁截面型式仅在低频部分对轮轨噪声有较大影响,而桥梁结构阻尼、桥梁支座刚度则对高架轨道轮轨噪声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轨道 轮轨噪声 噪声预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沿线高层住宅建筑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钦娥 宋瑞祥 +2 位作者 吴丹 邬玉斌 何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5-3454,共10页
结构噪声是引起地铁临近住宅建筑居民烦恼的最直接原因,结构噪声与室内楼板振动之间相关性是进行地铁临近住宅建筑室内结构噪声预测及控制的关键问题。以某地铁邻近某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点同步测试获得4个不同大小房间的楼板垂... 结构噪声是引起地铁临近住宅建筑居民烦恼的最直接原因,结构噪声与室内楼板振动之间相关性是进行地铁临近住宅建筑室内结构噪声预测及控制的关键问题。以某地铁邻近某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点同步测试获得4个不同大小房间的楼板垂向加速度及室内结构噪声,分析楼板垂向加速度、声压的频率特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干性,对比分析不同房间振动噪声的卓越频段及其相干频段的差异性,结合数值仿真方法,揭示不同房间加速度-声压相干性的差异原因,同时,利用不同列车通过时振动离散性特点对室内结构噪声典型1/3频带处的加速度级与声压级进行线性拟合优化,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房间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楼板振动加速度卓越频段、噪声卓越频段均随房间大小改变而显著变化,4个房间的声压峰值频率分别为49、40和50、49、65 Hz,且振动卓越频段与噪声卓越频段之间非完全重叠;房间振动与噪声的相干频段与振动的卓越频段部分重叠,与噪声的卓越频段基本不重叠,受声腔简正模式的影响,在噪声峰值频率处的相干性较低,相干系数均小于0.5;受房间简正模式的影响,不同尺寸房间4个典型1/3频带处(40、50、63和100 Hz)楼板垂向加速度级与声压级的修正量变化范围为12.0~34.9 dB,对结构噪声的预测建议按房间尺寸及频带进行分类处理。研究成果可为地铁临近住宅建筑室内结构噪声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住宅建筑 振动 结构噪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邻近高层住宅建筑振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钦娥 何蕾 +2 位作者 邬玉斌 宋瑞祥 户文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248,共7页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轨道-隧道-土体-建筑大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轨激励的频率特性,结合源强原位测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建筑不同房间、楼板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振动分布规律,结合楼板的模态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房...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轨道-隧道-土体-建筑大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轨激励的频率特性,结合源强原位测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建筑不同房间、楼板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振动分布规律,结合楼板的模态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房间振动水平差异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同一楼层不同房间振动差异受楼板一阶固有频率与输入源强卓越频率重叠关系影响,不同房间的振动水平仿真结果差异达到15.1 dB;当房间楼板一阶固有频率远低于源强卓越频率时,房间楼板振动极值点出现在房间楼板中央以外的位置,反之则出现在楼板中央;振动随楼层高度的增加表现为波动变化规律,不同房间的最大值可能出现的位置为首层、中间层或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住宅建筑 室内振动 楼板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所致某音乐排练厅室内二次结构噪声测试与仿真 被引量:10
6
作者 邬玉斌 宋瑞祥 +3 位作者 曾钦娥 吴丹 何蕾 户文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120-125,共6页
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室内的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研究室内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方法,以北京地铁某正线邻近二层音乐排练厅为例,首先对建筑墙、楼板的振动及室内噪声状况... 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室内的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研究室内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方法,以北京地铁某正线邻近二层音乐排练厅为例,首先对建筑墙、楼板的振动及室内噪声状况进行多点同步详细测试,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到地铁运行所致建筑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特性;然后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隧道-岩土-建筑-声场三维精细化数值仿真模型,对地铁列车通过时的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建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在63 Hz处出现峰值;在100 Hz以下频率范围内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受模型网格划分尺寸影响,100 Hz以上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计算结果小于实测值,考虑到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频率主要分布在1 Hz至100 Hz范围内,其对100 Hz以上的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认为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科学可靠的,可为类似地铁沿线建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预测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地铁 二次结构噪声 现场实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地铁隧道交叠运行环境振动影响数值分析
7
作者 邬玉斌 曾钦娥 +3 位作者 宋瑞祥 刘金雨 何蕾 吴丹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6期127-130,151,共5页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的逐渐加密,地铁线路布局越发复杂多样,多条地铁线路近距离并行或交叠运行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地铁环境振动影响也更为恶劣和复杂。建立多孔隧道不同列车运行状态下环境振动影响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同相关...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的逐渐加密,地铁线路布局越发复杂多样,多条地铁线路近距离并行或交叠运行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地铁环境振动影响也更为恶劣和复杂。建立多孔隧道不同列车运行状态下环境振动影响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同相关标准规范中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隧道孔数、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及列车不同交汇情况对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上部隧道孔洞对下部隧道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影响较大,且对隧道孔洞近场地表振动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上下隧道水平间距相比垂向间距影响更为显著;不同列车运行状态组合方式对地表振动影响差异较大。研究结论可为地铁环境振动影响评价、地铁线路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交叠隧道 环境振动 传播规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苏立勇 邬玉斌 +3 位作者 滕忻利 曾钦娥 刘巍 宋瑞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分析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成因,对北京某地铁沿线地表振动、隧道壁源强展开现场测试,统计全天所有列车的振动样本数据,对比分析不同车次、不同断面的振动变化规律,总结引起环境振动值离散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 为分析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成因,对北京某地铁沿线地表振动、隧道壁源强展开现场测试,统计全天所有列车的振动样本数据,对比分析不同车次、不同断面的振动变化规律,总结引起环境振动值离散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列车通过时地表测点的振级差异最大可达到14.6 dB,离散程度大,虽然所采集20趟车的振级平均值满足了标准限值要求,但仍有30%~50%的振动值超过了标准限值;(2)隧道壁源强的差异达到22.1 dB,其原因为当天所有列车中存在5辆车的车辆状态存在异常,主要表现为车轮不圆顺,引起的隧道壁最大Z振级平均值达到了90.6 dB;(3)同一列车通过不同断面时,隧道壁振级变化显著,且与车辆状态存在显著关联,当车轮存在显著不圆顺时,不同断面的隧道壁振级差变化更为显著,最大可达到10.7 dB,是“普通车辆”的2倍,表明车轮及轨道状态的变化进一步改变了轮轨耦合作用,加剧了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水平;(4)对“异常车辆”的进行车轮镟修后,地表的振动水平得到了有效降低,振级均降到了70 dB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源强 地表振动 车辆状态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敷设方式对站台噪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曾钦娥 侯博文 +1 位作者 费琳琳 李佳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4-189,共6页
为研究不同车站敷设方式对站台噪声特性的影响,选取同一线路相同站台型式的地下站及高架站展开现场噪声测试,根据列车进、出站时站台噪声水平、站台环境噪声水平及站台背景噪声水平分析车站敷设方式对站台噪声的影响,并根据噪声频谱特... 为研究不同车站敷设方式对站台噪声特性的影响,选取同一线路相同站台型式的地下站及高架站展开现场噪声测试,根据列车进、出站时站台噪声水平、站台环境噪声水平及站台背景噪声水平分析车站敷设方式对站台噪声的影响,并根据噪声频谱特性分析两个站台噪声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站台在列车进(出)站时站台进(出)站端等效连续A声级LAeq存在大于现行标准限值80 dB(A)情况,站台中部噪声则始终低于标准限值。列车进、出站引起的地下站台噪声水平略高于高架站站台,其中列车进、出站时LAeq大约为0.3 dB(A)至2.1 dB(A),环境噪声水平LAeq,1h大约为0.8 dB(A)至1.1 dB(A),但无车无广播时高架站站台背景噪声略大于地下站台,大约为1.9 dB(A)。从列车进、出站站台时噪声频谱特性来看,200 Hz以下,两站台噪声峰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高架站台出现在25 Hz至50 Hz,地下站台出现在50 Hz至100 Hz,主要由站台结构振动引起;200 Hz以上,两类站台噪声频谱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高架站声压级略小于地下站台,平均小2.0 dB(A)至3.8 d B(A)。建议根据不同敷设方式的车站的结构特性及站台空间形式采取噪声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地铁车站 站台噪声 现场测试 高架站 地下站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地下站台低频结构噪声预测及其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钦娥 高亮 +1 位作者 侯博文 马超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8-285,共8页
该研究在对地下车站站台噪声现场试验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站台结构的精细化模拟,建立适用于站台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分析的声场有限元模型,对轨道交通列车荷载作用下站台内低频结构噪声进行预测,分析了站台空间内低频结构噪声的声场分布... 该研究在对地下车站站台噪声现场试验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站台结构的精细化模拟,建立适用于站台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分析的声场有限元模型,对轨道交通列车荷载作用下站台内低频结构噪声进行预测,分析了站台空间内低频结构噪声的声场分布特性,并从声模态的角度揭示了低频噪声传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站台低频噪声在50 Hz~85 Hz内存在显著峰值,主要来源于站台板的结构振动;低频结构噪声在站台不同平面位置的声压级水平表现出显著波动性,声压级大小在68.6 dB~80.4 dB,波动范围为12 dB;站台声腔敏感共振频率对低频结构噪声的影响显著,会显著放大车站低频结构噪声,改变声腔的高度可有效改善低频结构噪声对乘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台 低频噪声 声学模态 声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轮轨耦合振动模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超智 高亮 +1 位作者 曾钦娥 崔日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3,共9页
车轮与钢轨构成了一刚柔耦合、相互约束的系统,传统多关注钢轨自身的模态特征,缺少对系统模态的识别。建立车辆-无砟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摩擦功率及垂向力共振特征,通过分析单/双轮对作用下轮轨共振响应及车轮质点-钢轨梁系统的特征... 车轮与钢轨构成了一刚柔耦合、相互约束的系统,传统多关注钢轨自身的模态特征,缺少对系统模态的识别。建立车辆-无砟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摩擦功率及垂向力共振特征,通过分析单/双轮对作用下轮轨共振响应及车轮质点-钢轨梁系统的特征值,识别导致轮轨系统共振的2类共4种模式的轮轨耦合振动模态:一类是车轮与钢轨作等幅同相振动的P2共振模态,其容易造成振动能量向簧上及轨下的传递;另一类是转向架范围内双车轮约束下钢轨2阶弯曲、3阶弯曲及pinned-pinned振动模态,其主要导致振动沿钢轨纵向在车轮间传递及反射,对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最后对影响轮轨耦合共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轨耦合共振对扣件间距不敏感,但受扣件刚度影响显著,轴距仅对钢轨局部弯曲共振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轨耦合振动 模态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