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胚胎胃肠及胰腺D细胞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曾腊初
陈关林
+2 位作者
盛昆岚
袁国保
龙治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胚胎各时期胃肠胰的D细胞发生及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D细胞最早出现于6周零5天胚的十二指肠,7周零3天胚的胰、胃、空肠,7周零6天胚的回肠,8周零4天胎的结肠及10周零5天胎的阑尾;细...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胚胎各时期胃肠胰的D细胞发生及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D细胞最早出现于6周零5天胚的十二指肠,7周零3天胚的胰、胃、空肠,7周零6天胚的回肠,8周零4天胎的结肠及10周零5天胎的阑尾;细胞密度在胚期低,胎期逐增,至胎晚期又依次在胰、胃窦、十二指肠、胃体、空肠、回肠、升结肠及阑尾中降低,且肠绒毛顶端可见衰老的D细胞。提示胚胎D细胞的发生与胃肠胰的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嗜铬细胞
胃肠系统
胰腺
胚胎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沙高校使用因特网学生中病理性使用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28
2
作者
谭三勤
李增庆
+4 位作者
曾腊初
杨挚英
任翔
吕媛
李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49-651,共3页
目的 :了解高校上网大学生中病理性因特网使用 (Pathologicalinternetuse ,简称PIU)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预防和控制大学生PIU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长沙地区高校中随机抽取 2 0...
目的 :了解高校上网大学生中病理性因特网使用 (Pathologicalinternetuse ,简称PIU)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预防和控制大学生PIU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长沙地区高校中随机抽取 2 0个班级 ,所选班级的上网大学生现场无记名填写问卷。结果 :上网大学生PIU检出率为 14 2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周上网时间多、在网吧上网、上网浏览色情为危险因素 ,上网目的是学习为保护因素。结论 :长沙地区上网大学生PIU的检出率高 ,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
高等院校
因特网
学生
病理性
检出率
网络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胚胎胃肠及胰腺D细胞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曾腊初
陈关林
盛昆岚
袁国保
龙治峰
机构
湖南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出处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533-53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胚胎各时期胃肠胰的D细胞发生及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D细胞最早出现于6周零5天胚的十二指肠,7周零3天胚的胰、胃、空肠,7周零6天胚的回肠,8周零4天胎的结肠及10周零5天胎的阑尾;细胞密度在胚期低,胎期逐增,至胎晚期又依次在胰、胃窦、十二指肠、胃体、空肠、回肠、升结肠及阑尾中降低,且肠绒毛顶端可见衰老的D细胞。提示胚胎D细胞的发生与胃肠胰的发育有关。
关键词
肠嗜铬细胞
胃肠系统
胰腺
胚胎
人类
Keywords
enterochromaffin cells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pancreas
embryo
immunohistochemistry
human
分类号
R329.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沙高校使用因特网学生中病理性使用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28
2
作者
谭三勤
李增庆
曾腊初
杨挚英
任翔
吕媛
李武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49-651,共3页
文摘
目的 :了解高校上网大学生中病理性因特网使用 (Pathologicalinternetuse ,简称PIU)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预防和控制大学生PIU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长沙地区高校中随机抽取 2 0个班级 ,所选班级的上网大学生现场无记名填写问卷。结果 :上网大学生PIU检出率为 14 2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周上网时间多、在网吧上网、上网浏览色情为危险因素 ,上网目的是学习为保护因素。结论 :长沙地区上网大学生PIU的检出率高 ,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关键词
长沙市
高等院校
因特网
学生
病理性
检出率
网络心理学
Keywords
cyber-psychology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ross-sectional studies college students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胚胎胃肠及胰腺D细胞发生的研究
曾腊初
陈关林
盛昆岚
袁国保
龙治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沙高校使用因特网学生中病理性使用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谭三勤
李增庆
曾腊初
杨挚英
任翔
吕媛
李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