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塔里木盆地构造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控制 |
曾联波
宋逸辰
韩俊
韩剑发
姚迎涛
黄诚
张银涛
谭笑林
李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深层-超深层致密储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 |
曾联波
巩磊
宿晓岑
毛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3
|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4
|
致密砂岩储层注水诱导裂缝动态识别及演化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L井区长8油藏为例 |
吕文雅
安小平
刘艳祥
李德生
曾联波
皇甫展鸿
唐英航
张克宁
张玉银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层系层理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
卢晧
张皎生
李超
曾联波
刘艳祥
吕文雅
李睿琦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6
|
基于成像测井的深层陆相页岩油储层天然裂缝有效性评价 |
杜晓宇
金之钧
曾联波
刘国平
杨森
梁新平
陆国青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藏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对水侵的影响 |
徐小童
曾联波
董少群
第五鹏祥
李海明
刘剑忠
韩高松
徐辉
冀春秋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8
|
涪陵页岩气田白马构造带变形特征及页岩气成藏模式 |
周杨帆
罗良
曾联波
刘超
刘世强
犹钰玲
莫娟
|
《石油科学通报》
CAS
|
2024 |
2
|
|
9
|
致密低渗透储层多尺度裂缝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
曾联波
吕鹏
屈雪峰
樊建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6
|
|
10
|
邛西构造须二段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裂缝的分布特征 |
曾联波
李跃纲
王正国
陈古明
李梅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11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储层裂缝分布规律 |
曾联波
周天伟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2
|
|
12
|
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油田开发 |
曾联波
田崇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9
|
|
13
|
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 |
曾联波
康永尚
肖淑容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8 |
25
|
|
14
|
低渗透储集层中的泥岩裂缝储集体 |
曾联波
肖淑蓉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4
|
|
15
|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分布特征 |
曾联波
王贵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16
|
利用岩石磁组构恢复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方法的探讨 |
曾联波
漆家福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7
|
松辽盆地南部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
曾联波
田崇鲁
刘刚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10
|
|
18
|
辽河坳陷边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分布特征 |
曾联波
张吉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26
|
|
19
|
伸展构造区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 |
曾联波
田崇鲁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9
|
|
20
|
构造成岩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曾联波
朱如凯
高志勇
巩磊
刘国平
|
《石油科学通报》
|
2016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