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直驱风电系统中3L-NPC变流器中点平衡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曾翔君 李迎 +2 位作者 张宏韬 刘连照 杨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二极管中点箝位三电平变流器构成的风电变换系统,并着重研究其中三电平变流器的中点平衡控制问题。通过比较现有各种不同平衡控制策略的谐波和损耗性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荐的全功率变流器拓扑,通... 提出一种基于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二极管中点箝位三电平变流器构成的风电变换系统,并着重研究其中三电平变流器的中点平衡控制问题。通过比较现有各种不同平衡控制策略的谐波和损耗性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荐的全功率变流器拓扑,通过三电平变流器的并联和串联组合及功率均衡控制,不仅可分摊发电机的功率,而且可自动抵消电容中点的低频脉动及直流漂移,谐波和损耗性能不受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新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 3L—NPC变流器 中点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感模型的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内电磁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曾翔君 王晓宝 +1 位作者 杨旭 王兆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2-786,共5页
研究了大电流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 (IPEM)内功率电路对控制驱动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研究表明 ,功率电路的内部环流通过互感耦合的方式会对IPEM内部的控制和驱动电路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是环流的高频分量为了对环流的EMI进行评估 ,建... 研究了大电流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 (IPEM)内功率电路对控制驱动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研究表明 ,功率电路的内部环流通过互感耦合的方式会对IPEM内部的控制和驱动电路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是环流的高频分量为了对环流的EMI进行评估 ,建立了IPEM的内部环流实验模型另外 ,一种简化的基于局部元等效电路 (PEEC)原理的建模和计算方法被用于计算环流回路与控制和驱动回路之间的互感 ,实验证明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 局部元等效电路 E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内功率电路对驱动保护电路的热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翔君 余小玲 +2 位作者 王晓宝 杨旭 王兆安 《电子器件》 CAS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IPEM)是目前中功率范围内电力电子集成的主要方式。IGBT器件与控制和驱动电路高密度地封装在一起,IGBT的发热对驱动保护电路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模块内...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IPEM)是目前中功率范围内电力电子集成的主要方式。IGBT器件与控制和驱动电路高密度地封装在一起,IGBT的发热对驱动保护电路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模块内的传热模型,对不同发热功率下IGBT的结温以及驱动保护电路PCB的最高温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另外,对功率电路与驱动保护电路PCB之间存在空气隙以及模块完全被密封后模块内的传热问题也进行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 传热 3D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内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余小玲 曾翔君 +1 位作者 杨旭 冯全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采用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热模型对模块内功率电路向驱动保护电路印刷电路板(PCB)的传热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功率器件在不同的发热量下器件和驱动保护电路PCB上的最高温度.实体模块的测试结果与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良好的一致性表明:... 采用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热模型对模块内功率电路向驱动保护电路印刷电路板(PCB)的传热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功率器件在不同的发热量下器件和驱动保护电路PCB上的最高温度.实体模块的测试结果与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功率器件到模块内铜基板底面间的热阻为0 45℃/W;驱动保护电路PCB受功率电路的传热影响显著;在自然对流散热的情况下,功率器件的温度达到85℃左右时,PCB上的最高温度已接近70℃,此时功率器件的发热量为45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 传热 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的变压器油加热设备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耘溢 刘博 +5 位作者 杨鑫 刘焱 胡锟 张磊 张佳伟 曾翔君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2期32-35,45,共5页
针对现有变压器油加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变压器油加热设备,利用ANSYS MAXWELL局部建模推导出电磁线圈的数值模型,谐振电容取2μF时,构成由电磁线圈和谐振电容组成的固有谐振频率为2.66 kHz的等效负载。针对固... 针对现有变压器油加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变压器油加热设备,利用ANSYS MAXWELL局部建模推导出电磁线圈的数值模型,谐振电容取2μF时,构成由电磁线圈和谐振电容组成的固有谐振频率为2.66 kHz的等效负载。针对固有谐振频率为2.66 kHz的等效负载设计了加热设备的工作电路,加热设备工作波形为呈谐振状态的2.5 kHz方波电压和类正弦波电流。加热设备最大输出功率为7.45 kW,温度保护控制策略能够准确控制变压器油加热温度,35 min即可将100L的KI45X型变压器油从20℃加热并稳定至62℃,可有效预防因温度过高导致变压器油品变质的问题,与现有加热技术相比本加热设备具有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均匀和温度控制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加热设备 ANSYS MAXWELL 电磁线圈 谐振 变压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状的电磁感应加热管道流动换热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耘溢 刘博 +5 位作者 马磊 唐亚前 王涛 张磊 施渺 曾翔君 《工业加热》 CAS 2020年第11期32-35,共4页
以变压器油电磁感应加热管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相同加热条件下圆管、椭圆直管和交叉椭圆管三种管道的加热性能。建立了三种加热管道的流动换热模型,以圆管作为电磁感应加热管道搭建了变压器油加热实验装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 以变压器油电磁感应加热管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相同加热条件下圆管、椭圆直管和交叉椭圆管三种管道的加热性能。建立了三种加热管道的流动换热模型,以圆管作为电磁感应加热管道搭建了变压器油加热实验装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了不同入口油温下三种管型的努塞尔数Nu和阻力系数f,并从管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和场协同效应的角度阐明了强化传热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油温下,交叉椭圆管的努塞尔数Nu和阻力系数f大于圆管和椭圆直管;交叉椭圆管的周期性变化截面改善了管内流动换热的场协同效果,因而强化管内对流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加热 变压器油 强化传热 纵向涡 场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