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曾绍敏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0-95,共6页
-
文摘
一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在近代,基督教之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政府所唆使和推动的。它自始至终与殖民侵略紧密相连,是殖民侵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由于种种原因,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侵略四川的活动极为猖獗,重庆则是西方教会势力侵略四川的重点地区之一。他们派遣大批传教士入川,采取各种手段扩张教会势力。
-
关键词
重庆教案
西方殖民主义
外国传教士
殖民侵略
清政府
教会势力
宗教侵略
述论
文化原因
四川人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平民教育的起点─—晏阳初在法国华工中的教育活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曾绍敏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0-134,共5页
-
文摘
平民教育的起点─—晏阳初在法国华工中的教育活动曾绍敏晏阳初是闻名于海内外的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又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平民教育事业。他从事的平民教育事业不仅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世界各地也有较广泛的影响。1...
-
关键词
晏阳初
平民教育
教育活动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文化教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周报
劳动力
官僚资本家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试论余栋臣起义的性质
- 3
-
-
作者
曾绍敏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3期105-111,共7页
-
文摘
十九世纪末在四川大足县爆发的余栋臣起义,是我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反洋教运动的深入和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太平天国革命之后,在义和团运动爆发以前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关于余栋臣起义的性质,历来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起义不仅是反帝爱国的,而且含有反封建的因素和内容。本文着重对余栋臣起义所含的反封建因素和内容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
关键词
余栋臣
帝国主义列强
两次起义
帝国主义侵略
清政府
起义军
反洋教斗争
太平天国革命
反封建斗争
六十年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首届杨锐、刘光第学术讨论会综述
- 4
-
-
作者
王文
曾绍敏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
文摘
由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等1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杨锐、刘光第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底在四川绵竹县和自贡市举行。这是以研讨“戊戌六君子”中的两位川籍志士——杨锐、刘光第为中心议题的一次盛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划分资产阶级维新派标准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过去,我国学术界以是否主张设议院作为区别维新派与洋务派的重要标志,
-
关键词
刘光第
学术讨论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
洋务派
设议院
中心议题
中体西用
梁启超
康有为
戊戌维新运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郭沫若和四川革命同志会
- 5
-
-
作者
曾绍敏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79年第5期34-36,共3页
-
文摘
一九二六年三月底,郭沫若从上海到达广州,七月底参加北伐。在这段时间里,郭沫若除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文科院长和在毛主席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外,还在国民革命军中担负繁重的工作。尽管如此,郭沫若还是十分关心四川革命运动的发展,并同陈启修(豹隐)等人发起组织四川革命同志会,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组织。一九二六年的广州是革命的根据地,许多革命者和爱国青年云集在这里。当时从四川到广州的人也日益增多。可是,“四川同乡在粤从无同乡会学会的组织,亦无革命份子的集团”。“
-
关键词
农民运动讲习所
同乡会
革命者
郭沫若
毛主席
四川人民
国民革命军
广州
中国共产党领导
革命运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邹容革命思想的渊源
- 6
-
-
作者
曾绍敏
-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6-71,共6页
-
文摘
邹容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写的《革命军》,是我国较早的、比较鲜明地阐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邹容以炽热的革命激情,竭力鼓吹革命,“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并无情地揭露了清朝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压迫,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的种种罪行。他大声疾呼:“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他还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反对外来干涉者,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的政治纲领。除《革命军》外,邹容还写了一些阐发革命思想的诗文。1903年6月,他为章太炎《驳〈革命驳议〉》续写的最后一段文字。
-
关键词
民主革命思想
邹容
革命军
清朝政府
西方资产阶级
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时期
专制政体
启蒙思想家
资产阶级革命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