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区级碳排放管控单元构建与低碳优化策略
1
作者 李文婕 郑颖生 +1 位作者 张青芳 曾秋韵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8,共8页
【目的】在“双碳”战略与绿色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街区级碳排放空间评估方法缺失、管控单元传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索将碳排放空间评估和低碳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应用方法与实施路径。【方法】以广州市... 【目的】在“双碳”战略与绿色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街区级碳排放空间评估方法缺失、管控单元传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索将碳排放空间评估和低碳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应用方法与实施路径。【方法】以广州市为例,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框架,运用自下而上结合自上而下的空间分配方法,开展覆盖工业、交通、居住及公共服务、商业、农业五部门的精细化碳排放空间评估,绘制碳排放分级管控单元地图,识别碳排放热点单元。【结果】碳排放热点主要聚集于LCZ分类中的高密度类型区,如LCZ 1(高层高密度区)、LCZ 2(多层高密度区)和LCZ 3(低层高密度区),不同碳排放分级管控单元的LCZ类型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不同部门的碳排放一级管控单元街区提出差异化规划策略:工业街区推进产业集约化与清洁技术集成;交通街区发展公交导向与能源网络重构,构建绿色出行系统;居住及公共服务街区依托建筑能效提升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实施节能更新;商业街区鼓励建筑的混合用途开发与微气候调节;农业街区建议发展循环农业与生态碳汇保育。【结论】提出低碳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层级、编制—审批—修改—实施—监督全流程,以及现状研究—数据建库—规划编制—平台管理的技术路线,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局地气候分区 碳排放 空间评估 街区级 低碳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应对高温的气候适应型街区规划策略
2
作者 郑颖生 缪淑如 +2 位作者 李建军 李文婕 曾秋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107,共9页
高密度城市差异化的建成环境导致局地高温状况呈现出复杂异质特征。为理解“城市形态—局地高温”的空间特征与关联机制,制定气候适应型街区规划策略,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以我国典型的亚热带高密度城市——香港地区为例,基于局地气... 高密度城市差异化的建成环境导致局地高温状况呈现出复杂异质特征。为理解“城市形态—局地高温”的空间特征与关联机制,制定气候适应型街区规划策略,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以我国典型的亚热带高密度城市——香港地区为例,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框架对其高温风险进行评估并识别热岛效应风险街区。进而,选取上环街区这一热岛效应风险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局地气候分区视角下街区的建成环境特征,采用车载移动测量方法开展局地气候监测,量化城市建设引发的热岛效应对城市高温的加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温适应导向下气候适应型街区的规划策略,并探讨将高温适应专项规划策略融入香港地区城市规划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结果可为高密度城市应对高温问题,以及构建气候适应型街区提供策略支持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区 亚热带高密度城市 气候适应 高温问题 香港上环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高密度城市高温适应规划设计策略:局地气候分区框架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郑颖生 李文婕 +2 位作者 曾秋韵 章倩滢 戚路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98,共6页
如何通过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缓解城市夏季高温状况,构建健康城市,对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岭南高密度城市—广州为例,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框架分析城市建设形态与土地覆盖特征,构建局地气候分区城市形态分析... 如何通过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缓解城市夏季高温状况,构建健康城市,对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岭南高密度城市—广州为例,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框架分析城市建设形态与土地覆盖特征,构建局地气候分区城市形态分析地图与局地气候分区分类地图,识别城市高温风险热点区域;基于局地气候分区分类地图的高温风险评估结果,选取高温风险街区—文德路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绿—荫—透—水”4个方面提出岭南高密度城市街区高温适应规划设计策略,并进一步探讨将高温适应规划设计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气候适应规划设计与健康城市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区 国土空间规划 高温风险评估 高温适应 岭南高密度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